主题: 四川长虹“造假门”结局四大猜想
2010-03-01 07:39:0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灰太狼
发帖数:2107
回帖数:134
可用积分数:214949
注册日期:2010-03-01
最后登陆:2010-11-10
主题:四川长虹“造假门”结局四大猜想


  四川长虹“造假门”近日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举报人及长虹方面各执一词,并各自向媒体出示证据。但这起假账风波,却似乎并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词而平息,相反引来了业内更多的猜测。

  事件回放

  上周,长虹前员工范德均举报长虹业绩造假,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长虹随即发布公告予以澄清,称一切均属“子虚乌有”。

  然而,此次举报事件也令长虹与举报人范德均之间的历史恩怨曝光。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1999年期间,范德均任长虹公司销售处湖南管委会主任。但在其任职长虹期间,因构成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处以7年刑罚,并没收非法所得77万余元。

  长虹方面表示:“范德均出狱后多次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方式反复纠缠公司,要求公司为其‘平反’,并‘退还’全部赔偿款77万余元。”长虹的声明还称,范德均正是在要挟不成的情况下,开始了四处散布不实言论,重伤、诋毁长虹公司声誉。

  据媒体上周末报道,四川证监局证实,目前已接到范德均的实名举报信,正在按相关程序办理。

猜测一:双方和解

  “我举报四川长虹并不是为图钱,而只是希望四川长虹向广大投资者还原事实真相。”范德均说。

  据悉,范德均目前已向国税总局、全国人大、四川省公安厅、四川国税等部门举报,在举报的同时,范德均还称自己“手中还有重要的资料未公布”。

  “要看四川长虹的态度。” 范德均在面对媒体时表示,他现在人在上海,从事手机销售工作。他最想的是,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并且“拿回”属于自己的77万余元。

  范德均举报的目的遭到质疑,而长虹也可能极力想平息风波。有业内人士猜测,此事可能以范德均与长虹的和解告终,对此,证券律师郑名伟表示,这种可能性存在但是不大。因为现在证监会已经开始调查这件事情,范德均协助调查的态度会影响事件的进程,但不会左右事情的发展,因为个人掌握的证据只可能是一小部分,证监会的调查会继续。
猜测二:事情不了了之

  根据范德均举报的情况,这起事件是十多年前的陈年旧账。市场人士分析,即使假账风波属实,长虹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将不良记录“清洗”干净,且当时相关领导如今早已数经换届,调查难度相当大,执法部门此时即便是有心,或许也查不出什么实质结果,最后可能会不了了之。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可能性不大,证监会如果接受了这个案子并进行立案调查,就是肯定有了确凿的证据。”郑名伟认为。

  关于案件的最新进程,记者昨日致电四川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他表示,如果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上市公司都会发公告,现在尚无这个消息,事情的发展还没有到实质性的阶段。

猜测三:又一个银广夏出现

  举报属实,无论对于四川长虹还是投资者而言,都应该是最坏的结果。多年前的ST银广夏案由于最终认定业绩造假,管理层纷纷被处以刑罚,同时,大量的投资者要求ST银广夏赔偿投资损失,此后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上市公司彻底土崩瓦解,如今只剩空壳。

  如果范德均举报属实,四川长虹会不会步ST银广夏的后尘?郑名伟告诉记者,对于上市公司虚报收入,证券法对公司的惩罚一般是30万元,而对公司主要负责人的惩罚是10万元,从这项数据来看,这都不会影响到财大气粗的四川长虹的长远发展。

  不过,郑名伟同时也指出,如果要连带民事责任的话,那赔偿投资者损失却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造假,长虹面临的就是股价的下跌,由此可能引发股民起诉。但他认为,即使如此,四川长虹也不至于走到亏损破产的地步。

  猜测四:长虹清白 遭恶意举报

  假账风波一出,长虹方面就极力否认,称举报之事为假。

  不少投资者认为,范德均的举报本来就大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如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此事真如长虹方面所说的子虚乌有,是范德均德恶意举报,范做伪证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也不排除长虹反诉的可能性。

  但郑名伟同时表示,如果范德均的证据是真实的,不管其目的如何,他本人都不会牵涉到法律层面。因为这是法律赋予弱势群体的一个基本举报的权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3-01 07:39: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灰太狼
发帖数:2107
回帖数:134
可用积分数:214949
注册日期:2010-03-01
最后登陆:2010-11-10
四川长虹(600839)“造假门”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吗?记者昨日从多方途径了解到,虽然举报人范德均不依不饶,并不断向媒体抖料称“还有新证据”,但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个始于10年前的旧案,有关部门对长虹的举报早已心中有数,能否进入实质性调查、是否会有一个调查结果出炉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最大的可能就是不了了之”。

  举报人

  拒绝公开“新证据”

  “我是从2002年在狱中就开始举报长虹的了,这次举报是第三次。”范德均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每一次举报他都提供了新的证据。不过包括最新这次举报,“监管部门都还没告知我任何调查结果”。

  记者了解到,范德均与长虹的恩怨开始于2000年,当时担任四川长虹管委会主任的范德均,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判入狱,其职务侵占的金额被认定为77万余元。

  范德均认为这是长虹报假案导致自己入狱的,但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范德均的上诉作出的终审判决是维持原判。不服气的范德均于2002年、2007年,先后向国税总局举报四川长虹虚开增值税发票一事,据他介绍,两次举报都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四川省和绵阳市国税局都曾启动过调查,但因证据不足等原因未果。

  范德均表示,在前两次的举报中,他还是主要围绕长虹涉嫌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方面,但这一次他收集到了新的证据,增加了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的内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范德均反复强调,除了虚增销售收入的证据,在长虹虚开增值发票方面他也掌握了“更充分的新证据”,但他拒绝向媒体公开这方面的细节和材料,称只能提供给监管部门。

  长 虹

  “心虚”不上法庭?

  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对本报表示,范德均的举报已持续了几年,“举报内容本来就是无中生有,蓄意报复,还会有怎样的结果出来呢?”刘海中说,长虹上周在资本市场上的公告已足以说明问题,“一项项都是针对范德均说法的回复”。

  在长虹最新向媒体出示的一份证据中显示,范德均于今年1月曾写信给长虹公司,继续为自己入狱一事辩解,范德均在信件中称,“本人从来没有贪污、挪用和侵占过长虹公司一分钱”,要求长虹退回其77万余元的合法收入,并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不顾一切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很显然,范德均这次举报也是冲着钱来的”,长虹方面认为。

  对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虽然长虹已经宣称“将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但有关人士认为,如果长虹“心虚”,不愿再翻开那段历史,主动诉诸法律维权的可能性就不大。

  监管部门

  未明确表态

  值得注意的是,事情真相在骂战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虽然有消息称事件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除了四川证监局对媒体证实已受理该举报的表态外,监管部门目前还处于缄默阶段。不过有分析认为,即使受理,也很难说这一案件就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事情可能再一次不了了之。”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二级市场

  四川长虹(600839)

  后市不必过于担忧

  “造假门”浮出水面后,长虹股价在上周连续两个交易日低开低走,不过下跌幅度并不是很大,累计跌幅不到4%。银行证券分析师董思毅对此分析指出,事实上在10年前的A股市场,由于管理尚不规范,监管并不是很严格,出现财务造假的案例并不鲜见,最典型的就是ST银广厦事件,不过与银广厦相比,即使长虹存在造假行为,程度也要轻得多,“长虹绝对不可能出现与银广厦一样的后果,银广厦完全是一种为了配合炒作,利润无中生有”。

  董思毅认为,即使是现在,A股市场仍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方法夸大或隐藏利润,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加强监管来解决。对于长虹的后市,分析普遍认为,“造假门”事件影响难以持续,投资不必过于担忧。

  (刘新宇)

  长虹“造假门”事件简况

  2009年12月:原四川长虹管委会主任范德均向有关部门举报,四川长虹存在虚开巨额增值税发票和虚增销售收入约为50亿元的行为;

  2010年2月25日:媒体披露四川长虹被指十年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

  2010年2月25日: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指出范德均系出于报复目的进行举报;

  2010年2月26日:四川长虹针对举报发布澄清公告,称举报的内容为不实描述;

  2010年2月26日:范德均在媒体上公布了向中国证监会举报四川长虹的信件原文;

  2010年2月26日:长虹出示了一份范德均在1月写给该公司的信件,质疑范德均的举报动机就是图钱;

  2010年2月28日:范德均向本报记者表示,他手中仍有新的证据材料,不过只能提供给监管部门。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