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人民币NDF昨创4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
2010-03-16 15:25:31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人民币NDF昨创4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
温家宝总理3月14日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表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15日,人民币兑美元1年期无本金交割合同(NDF)创下4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多位专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渐进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
人民币NDF应声下跌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美国去年出口下降17%,但是对中国的出口仅下降0.22%。”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时,举了欧盟、美国等很多国家对中国出口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强势的例子。
受此影响,截至北京时间17:34,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美元兑人民币1年期NDF最高报6.6490,相比之下,前一交易日收盘价6.6260。说明上述讲话改变了部分投资者认为人民币将升值的看法。
在温家宝发表此番言论前,上周五(3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1年期NDF触及7周低位6.6180,说明在2月中国出口数据利好的背景下,市场上预期人民币将在1年后升值的投资者大幅增加。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温总理的上述言论并不意味着否认人民币币值在今年出现重估的可能性,只是时间上需要重新定义。目前看,人民币在一季度将维持稳定,短期内出现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国内即期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系统报价保持稳定,15日收盘报6.8260,最高价6.8267,最低价6.8265,中间价6.8261,较前一交易日中间价6.8262小幅回落,上日收盘报6.8255。
专家:波幅不应过快放大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分析师蒋舒博士将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特征概括成“渐进、有序、放开波幅”。蒋舒认为,远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市场化,美元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货币在一篮子货币中所占的权重会逐步提高。但他同时强调,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由于目前中国国际结算主要使用的是美元,因此,即使汇率形成机制回到危机前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美元也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很大的权重。
对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化改革的取向反映了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在我们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后,汇率改革揭开了序幕,接着,我们经历了1994年的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随后于2005年7月确定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应该说,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越来越体现了国家总体经济改革的脉络和思路。”赵锡军说。
蒋舒认为,人民币对美元固定的汇率制度人为地消除了出口企业远期结售汇的风险,在成熟的外汇市场,需要有一种对冲汇率波动的工具来应对这种风险。适度将汇率的波幅扩大,会培养国内企业应对汇率变化风险的能力。但是,波幅又不应过快放大,如果汇率波动过大,国际游资将会攻击本币,同时对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不利。蒋舒表示,整体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将是不可避免的。
汇改以来人民币已有较大升幅
对于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这个问题,赵锡军表示,温总理关于汇率估值的表态实际上讲的是汇率均衡的问题,目前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但是,国外对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看法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民币从2005年7月21日的汇改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升值,西方国家不应该静态、僵化地看待此问题。
蒋舒告诉记者,高盛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现在的人民币的名义汇率跟实际汇率很接近,甚至人民币的名义汇率还可能被高估。高盛的观点实际上打破了国际投行先前对人民币汇率低估的共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认为,人民币估值是否被低估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不能说西方媒体一边倒的低估判断就是正确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0-03-16 15:25:54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据香港《文汇报》消息,随着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乌云压城”,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业已打响。近期内地多位财经高官高声反对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也严厉抨击别国指责或强制人民币升值,并指人民币币值并未低估;此前温家宝在会见全国政协经济组委员时亦承诺:中国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并希望给予企业和民众一个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预期。
经济学专家指出,中国汇率政策调整历来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其中尤把主动性放在首位,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出口增长未明显回稳的情况下中央决策将更加审慎。
今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再次面临抉择关口。一方面是国际经济危机以来“特别汇率政策”走到了一个关键时间点;另一方面,来自西方世界的压力也陡然增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表示,金融危机期间实行的包括汇率在内的非常规政策,迟早将退出。自危机以来,人民币终止小幅升值的进程,其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直稳定在6.82至6.84元之间。尽管周小川重申中国政府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仍引发了市场对人民币恢复升值的预期。
与此同时,国际上,美国商务部3月11日发表报告称,1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环比增加,对华出口减少17.6%。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人民币汇率施压,指责中国“蓄意压低汇率”,导致美国“流失数百万职位”。并有消息称,美国财政部4月或发表报告,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然后顺理成章推出更多贸易保护措施。实际上,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已进一步升级。美国先后对进口自中国的金属硅作出反倾销终裁,对中国输美机织电热毯、窄幅织带、无缝钢管、铜版纸等作出反倾销、反补贴或“双反”初裁,并对进口自中国的钻管发起“双反”调查。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才刚刚开始加力,随着出口回升日益强劲,升值压力将越来越大。但中国显然不会迫于外部压力而升值。尽管从经济发展等方面看,升值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最终汇率政策如何调整仍将从整个国家宏观层面考虑,要关注经济复苏是否稳定,经济改革是否到位,企业是否可以承受等。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