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精华): 海洋工程行业价值分析
2010-03-21 17:05: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主题:海洋工程行业价值分析

本文内容均摘自金融岛振华重工聊吧,金融岛振华重工聊吧地址: http://www.jrdao.com/forum-10600320.html

2008-2012 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预计需求为550-600 亿美元。海洋工程设备主要分为:海洋平台,钻井船,FPSO,海洋工程辅助船。目前全球海洋钻井设备共有600多座,自升式平台保有量超过400 座,半潜式平台170 座,钻井船40 多艘,FPSO共计100 多座。根据在手订单统计jack-up 为65 座,半潜平台为45 座,钻井船20艘,FPSO 计30 多艘,按市场价格预计自2008-2012 年全球设备市场支出为550-600亿美元。



全球经济衰退、油价低迷抑制了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预计2009 年全球油气公司投资下降12%;设备支出滞后于油价复苏1 年左右,预计行业复苏在2010 年,具体表现是新接订单比2009 年增加。海洋工程设备需求受油气公司投资支出驱动,而油气公司倾向在油价高企的时期加大油气勘探支出。自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萎缩使得全球原油消费量同比2007 年下降0.53%,EIA 预计2009 年全球原油消费量比2008 年同比下降2.06%,2010 年原油消费增长0.87%,对2009-2010 年油价波动区间的预测为60-80 美元/桶。受需求不振、信贷市场冻结导致融资渠道不畅,油气公司投资支出预计下降12%,我们预计2009-2010 年新增海洋钻井平台订单整体出现一定下滑,主要体现在对浅水油气开发设备需求的影响上。



深水设备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未来五年内设备支出同比增长57%。深水油气勘探支出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仍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深水油气田是未来全球油气供给增长的主要来源,从长远的战略规划出发,油气公司对深水油气勘探支出的规划有增无减。根据国际权威油气咨询公司DW 公司的预测,未来五年内深水支出达到1370 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中长期来看,深水油气勘探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由2007 年的22%上升到2013 年的30%。



国内海洋工程设备的市场容量较小,主要买家是中海油公司,根其规划推算每年设备需求量为160-200 亿元人民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在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开采将进入一个高峰期,预计将建成投产油气田超过50 个,实现油气产量5000 万吨油当量。根据中海油规划估算每年国内设备市场的容量160-200 亿元之间。



海洋工程设备生产商呈高度垄断竞争局面,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韩造船企业。新加坡的吉宝公司和胜科海事占据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市场40%的市场份额,韩国的四家造船企业-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集团、STX 合计占据新建FPSO 约75%的市场份额。



国内相关企业我们看好振华重工在海工市场的前景。振华重工在传统港口机械产品市场的成功有望复制到海洋工程设备行业,公司2009-2010 年业绩较为稳定,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维持“买入”评级。



投资策略: 2009 年对整个海洋工程设备行业是最低迷的一年,2010 年全行业新接订单将明显好转,但仍难达到2008 年行业繁荣水平。从新接订单的好转到反映到行业内公司经营的好转有一定滞后,因此相关公司2009-2010 年业绩会出现同比下滑,但从产业角度而言,海洋工程设备行业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复苏即在眼前;从资本市场角度而言,2009 年底是投资海工设备行业最好的时点,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5. 全球海洋工程设备市场
5.1. 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略有好转
2010 年1 月29 日,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利用率为79.4%,略高于上个月的79.1%,也超过了半年前77.0%的水平,有所好转。全球主要海上钻井设备的利用率为:钻井驳船80%、钻井船91.1%、自升式78%、半潜式79.9%、坐底式100%、钻井辅助船75%,和一月前相比,自升式、半潜式略升,钻井船、钻井驳船、坐底式持平,钻井辅助船有所下降。
全球部分地区的平台利用率:西非83.9%、东南亚66.7%、欧洲北海83.3%、地中海86.7%、波斯湾78.7%、墨西哥87.9%、美国72.3%、巴西85.2%。其中西非升1.4 个点,东南亚降7.4 个点、欧洲北海升1.6 个点,地中海升5.4 个点,波斯湾升4个点,墨西哥降3.5 个点,美国降0.2 个点,巴西升4.1 个点。总体5 升3 降略有好转。

全球海上钻井平台日租金及利用率
12 月份以来缺乏新的合同,美国墨西哥海湾自升降式船队日租价指数为187 点,与上月基本持平。不过市场已经初露复苏端倪:在11 月底只有22 座 自升降式平台在美国水域的工作,而在12 月底这一数字已上升到27 座。
相对于一年前的水平,欧洲西北地区自升式船队利用率仍然疲弱,这对日租金指数形成向下的压力,本月该指数为340 点,这意味着该指数连续6 个月的下跌。由于没有新合同,中等水深半潜式平台日租金指数为661 点,与上月基本持平,这已经是连续四个月没有变化。船队利用率90%,在去年末略有下滑后,仍然保持相对强劲态势。
深水钻井船队利用率依然强劲,本月深水钻机日租金指数小幅下跌至644 点,尽管下降了,但深水钻井市场对钻井业主而言仍是最有利可图的领域。

5.3. 海洋工程船市场:少订单、高交付、低租金
全球海洋工程船10-11 月份新增订单均为1 艘,12 月份接单6 艘合计1.11 万总吨,订单仍然稀少。全年新增订单18.8 万总吨,同比下滑78%。
全球海洋工程船交付量10-12 月份为11.8、9.7、8.4 万总吨,交付量有下降趋势,但仍然处在高位。全年交付111 万总吨,同比增长43%。12 月份大于1 万马力的三用工作船日租金为6347 美元/天,环比下降10%。小于1 万马力的三用工作船为5437 美元/天,环比上升11%。
12 月份小于2000 载重吨的平台供给船日租金为2412 美元/天水平,环比上涨7%。大于2000 载重吨的平台供给船日租金为4380 美元/天,上涨35%。

5.4. 国际原油价格盘整
布伦特原油价格09 年12 月均价为75.2 美元/桶,2010 年1 月为77 美元/桶,2月1 日为71.46 美元/桶,呈盘整态势。


 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繁荣。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等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的制造。其中,中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集装箱产销量十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2007年1-11月,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307,98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0.8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945,536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5.0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55,199千元,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29.59%。
  2008年1-11月,我国集装箱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8,835,536,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3.2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55,666,675,000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0.75%;实现累计利润总额1,289,629,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了37.52%。
  2009年1-8月,我国集装箱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75,287,000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73.31%;实现累计利润总额-484,688,00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3.10%。
  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行业是金属制品业下的一个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特别是近年来国际航运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为众多行业提供包装的配套产业,集装箱及金属包装容器制造行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
  近年来,中国吸引了大量外资,“世界工厂”初具规模。这些外向型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进口,制成品的出口,拉动了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出口的制成品大部分为适箱货,随着“世界工厂”规模的扩大和多样化,对适箱货最佳载体集装箱的需求,也将持续升温。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保证中国集装箱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该贴内容于 [2014-07-23 09:09:17]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3-21 17:35:4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为增强海洋工程设备的研发能力,振华港机(12.09,-0.34,-2.74%)设立了钢材应用、浮吊、涂装技术应用等8个研究所及一个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

  公司目前已经可以承接的起重/铺管船,可在300米水深的潜水区进行起重、海底管线铺设作业。2009年1月18日,公司为中交上海航道局承建的27立方米抓斗式挖泥船顺利下水,最大挖深可达56米,挖泥能力为每小时747立方米,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最先进的抓斗式挖泥船。该船将进入全船设备调试及抓斗挖掘机安装阶段,预计今年4月交付。

  公司的挖泥船系列还包括有效挖泥量为3500立方米/小时的双泵绞吸式挖泥船,泥仓容量8000立方米的双桨耙吸式挖泥船。目前挖泥船在制2艘,计划完工4艘。

  公司目前订单总额约41亿美元,其中集装箱起重机大约35亿美元,订单基本稳定,仅有少量推迟交货的情况,由于码头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建设资金相对较有保障,且公司岸桥市场份额高达70%,具有品牌优势,出现大量撤单的可能性很小。


该贴内容于 [2010-03-21 17:51:44] 最后编辑
2010-08-03 17:28: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2008-2012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预计统计

2008-2012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预计需求为550-600亿美元。海洋工程设备主要分为:海洋平台,钻井船,FPSO,海洋工程辅助船。目前全球海洋钻井设备共有600多座,自升式平台保有量超过400座,半潜式平台170座,钻井船40多艘,FPSO共计100多座。根据在手订单统计jack-up为65座,半潜平台为45座,钻井船20艘,FPSO计30多艘,按市场价格预计自2008-2012年全球设备市场支出为550-600亿美元。

全球经济衰退、油价低迷抑制了对海洋工程设备的需求,预计2009年全球油气公司投资下降12%;设备支出滞后于油价复苏1年左右,预计行业复苏在2010年,具体表现是新接订单比2009年增加。海洋工程设备需求受油气公司投资支出驱动,而油气公司倾向在油价高企的时期加大油气勘探支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萎缩使得全球原油消费量同比2007年下降0.53%,EIA预计2009年全球原油消费量比2008年同比下降2.06%,2010年原油消费增长0.87%,对2009-2010年油价波动区间的预测为60-80美元/桶。受需求不振、信贷市场冻结导致融资渠道不畅,油气公司投资支出预计下降12%,我们预计2009-2010年新增海洋钻井平台订单整体出现一定下滑,主要体现在对浅水油气开发设备需求的影响上。

深水设备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未来五年内设备支出同比增长57%。深水油气勘探支出受金融危机冲击相对较小,仍将表现出强劲的增长。主要原因是深水油气田是未来全球油气供给增长的主要来源,从长远的战略规划出发,油气公司对深水油气勘探支出的规划有增无减。根据国际权威油气咨询公司DW公司的预测,未来五年内深水支出达到1370亿美元,同比增长57%。中长期来看,深水油气勘探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由2007年的22%上升到2013年的30%。

国内海洋工程设备的市场容量较小,主要买家是中海油公司,根其规划推算每年设备需求量为160-200亿元人民币。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在中国近海的油气勘探开采将进入一个高峰期,预计将建成投产油气田超过50个,实现油气产量5000万吨油当量。根据中海油规划估算每年国内设备市场的容量160-200亿元之间。

海洋工程设备生产商呈高度垄断竞争局面,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日韩造船企业。新加坡的吉宝公司和胜科海事占据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市场40%的市场份额,韩国的四家造船企业-三星重工、现代重工、大宇集团、STX合计占据新建FPSO约75%的市场份额。

国内相关企业我们看好振华重工在海工市场的前景。振华重工在传统港口机械产品市场的成功有望复制到海洋工程设备行业。

2009年对整个海洋工程设备行业是最低迷的一年,2010年全行业新接订单将明显好转,但仍难达到2008年行业繁荣水平。从新接订单的好转到反映到行业内公司经营的好转有一定滞后,因此相关公司2009-2010年业绩会出现同比下滑,但从产业角度而言,海洋工程设备行业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复苏即在眼前;从资本市场角度而言,2009年底是投资海工设备行业最好的时点
2010-09-05 11:08: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新兴海洋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东方证券研究所策略团队

新兴海洋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原有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基础上,新兴海洋和航空航天产业将被增补,最终成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创新基地与平台政策等六个方面,将会获得国家支持。

经略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控制海洋话语权,无论是推进经济发展还是维护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世界性强国的崛起都与经略海洋息息相关。海洋蓝色经济已成为当前全球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前沿阵地,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经略海洋、发展海洋产业,最终实现“民族之复兴,中华之崛起”。

未来新兴海洋产业存在巨大的投资机遇。中国海洋经济在新世纪[29.00 -1.56%]前十年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12%,远高出同期GDP增速。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家新的战略扶持层面上,我国海洋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亮点。

而与传统海洋产业相比,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海洋产业的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8.6%、25.2%、12.6%,明显高于传统海洋产业。如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行业,即属于低污染、高利润的行业,其投资回报率一直在传统的海洋化工等行业水平之上。《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指出,海洋经济最大热点是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目前我国在深海技术、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的发展重点是海洋生物技术、新能源、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船舶制造的尖端技术等。在深海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制造深潜器的少数国家之一。

但当前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如何把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海洋经济中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真正做到发挥其发展动力的作用。国家海洋局的一份材料显示,目前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不足2%。

目前,国家已经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出现了竞相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局面。国家多个部委已经计划将海洋产业放于“十二五”发展规划中。2010年7月,《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和编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这必将为海洋科技的产业化应用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大的动能。

投资逻辑及重点关注公司:新兴海洋产业多为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风险较高的产业,难以吸引大量、连续的资金,严重制约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而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将在其中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固有的产业发展资金紧缺的难题,或将随国家对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视而得到破解。国家相关部门正酝酿发布鼓励海洋新兴产业(产品)发展的指导目录,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水利用工程、海洋能开发项目和深海资源开采工程等予以资金引导,对海水淡化水、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因此,我们重点关注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产业等,尤其关注能够获得政策大力支持并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建议重点关注中海油服[14.49 -0.55%](601808)、海油工程[7.10 -0.84%](600583)、中集集团[14.45 1.05%](000039)、振华重工[6.62 0.76%](600320)。
2010-09-25 23:29:3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我国海工装备业向深海进发前景可期
[慧聪机械工业网]海工装备业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我国海洋装备业正在向深海进发,发展前景可期。

在刚刚闭幕的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2004年至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而未来5至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海工装备业与海上一般货物运输的三大主流船型市场有极大的差别,虽然它的发展具有无限潜力,但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也很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说:“海洋平台类产品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每一个产品都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及油气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地设计开发。另外,随着海洋平台由浅海向深海发展,其技术的难度和成熟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类产品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因此,我国众多船企都想进入这个领域是不现实的。”

目前,在海洋平台建造市场,亚洲地区的韩国、新加坡处于第一梯队,韩国的三星、大宇、现代3家企业2009年的海工装备业务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20%,达107.8亿美元,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销售额也有95亿美元。我国的海工装备建造水平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010-09-29 10:42:0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6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我国海工装备业向深海进发

  中国水运报2010年9月27日讯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进军,海工装备市场也迎来了发展良机。一些地方政府和造船企业纷纷将海工装备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把握机会,合理分工,抢占利润至高点,成为业内人士亟需探讨的话题。

  9月21日、22日,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船舶企业、船级社、石油公司、银行的近300余位专家和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议海工装备业的未来发展。

  来自蓝海的呼唤发展海工正当其时

  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左右,而未来5至10年间,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

  全国政协常委陈明义表示,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装备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价值量也在增大,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如果装备制造业能占市场份额的20%以上,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产值,就崛起了一个产值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据悉,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幅,每年大约在10%以上,我国石油进口量占世界进口贸易中进口总量的份额也逐年增加。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51%,在未来十几年中,我国原油产量的增幅仍然有限,开发利用海洋油气资源成为必然选择。我国南海有着丰富的油气储备,据估算,该地区的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30亿—300亿吨,约占我国油气总量的1/3,其中70%蕴藏在深海区域。如果将目光放长远一些,不仅要开垦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疆域,还有2.5亿平方公里的国际海域尚待探测开发。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我国这几年在海工装备市场上做得比较好的有中远集运的烟台来福士、中远船务、大连船舶重工、外高桥以及振华重工和中海油的海工企业,但相比韩国和新加坡而言,还存在一定差距。

  海工装备作为能源领域的重要装备,相对于的船舶制造市场有较大差别。每一个产品都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油气本身实际情况进行单独设计开发,且随着浅海向深海发展,技术难度、成熟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类产品不可能大批量生产,都是单个产品通过招标进行选择。可见平台类的海工装备产品是真正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准入门槛也很高,且总体数量有限。

  在传统造船任务不很饱满的形势下,向海工装备市场进军成了众多地方和企业的自然选择,不少省市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中都把海工装备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准备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投入,众多造船企业也纷纷利用已有船坞、船台,进行适当技术改造,增添一些专用设备和工装,准备从事海工装备制造。

  深海游弋有风险分工协作才能互赢共生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造船市场形势严峻,海洋工程市场也受到冲击,但只要人类依靠石化能源的趋势没有改变,发展海洋工程的机遇就不会转瞬即逝。

  海洋工程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装备种类繁多,包括海洋资源科考、勘探、开采、加工、储运以及生活后勤服务、巡逻、保卫、救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装备。金融危机期间,海工所受影响较大,目前全球钻井平台的利用率只有75%左右,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浮式钻井平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2009年以来我国新承接的钻井平台只有19座,今年上半年市场仍然低迷,仅成交了6座。与2006、2007、2008平均每年60座相比,下降幅度可见一斑。

  张广钦说,目前已有和有意愿参与海工项目的国内企业已超过30家,但在对海工装备市场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涉足,是要承担投资风险和经济责任的,政府和企业需要冷静分析市场,谨慎决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建设部总经理金晓剑表示,中国海工装备与国际的差距不但体现在研发设计水平上,在建造效率和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上也有体现。企业互相压价,造成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制约了中国开采深海气田的能力。

  张广钦指出,基于海洋油气装备技术难度大、个性化特征明显等特点,船舶制造企业应与油气用户业主合作联手,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安装调试、投产使用需要系统性很强的项目管理经验,用户业主对这类装备的性能、特殊要求和关键技术了解比较清楚,生产企业若能与他们合作联手,共同开发、共同攻关、共同参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将极大地提高联合体的竞争能力。

  同时,他认为,国内企业之间应该有适度的竞争,但造船企业更应该细分我国海工装备市场,把自己曾经生产过的某些产品,按照当前市场要求进行优化,避免同质化竞争,在细分市场里做专、做精,创出自己的品牌。此外,海工装备的配套于传统船舶配套有共性的相同部分,但我国目前工业缺乏装备配套的核心技术,承接的许多业务还停留在钢结构阶段,所以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技术开发力度。

  抢占利润新大陆海工制造业前景可期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特别是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众多企业进军海工装备业,业内人士称,海洋工程的毛利率可达30%,而造船业毛利率仅有18%左右。

  金晓剑表示,“十二五”期间,中海油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油气总产量要达到1亿至1.2亿吨油当量,总投资将超过2500亿到3000亿元人民币。这将为国内造船、装备制造等相关行业创造巨大机会。据其测算,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目前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我国“十一五”期间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投入将达1200亿元,“十二五”期间的投入将更多。

  据悉,截至2009年底,中海油拥有国内在生产气田77个,平台150座,在建10座,海外油田管理140余座,海底输油管线4813公里,海底电缆380公里,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17条,水下井口已建成6套,陆上终端已建成11座,2座在建设中,这些海上工程装备和设施已使中海油具备了50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而中海油“十二五”的产能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中海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泰荣表示,截至目前,中船重工已为国内外用户建造各式钻修井平台和采油平台共40余座,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还创造了多项国内外第一,建造完成了世界上首艘海洋风车安装船、世界上最大的近海底座式钻井平台,其产品正在向规模化、系列化发展。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公司上海外高桥、江南长兴、上海崇明、广州龙穴等四大海洋工程总装建造基地已建设完成。其自主设计的“渤海1号”、“港海1号”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勘探3号”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胜利3号”坐底式钻井平台,解决了近海平台设计关键技术,近几年还承接了中石油自升式海洋平台4座、坐底式海洋平台2座和工作平台1座的开发设计。

  上海市政府在《关于加强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12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总产值将达到11000亿元,其中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到2012年将达到1500亿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宁表示,将以进入“世界500强”为战略目标,结合上海地方政策,加紧制定战略规划,将发展高端修造船、海洋工程船和海洋工程配套产品作为集团船舶工业调整升级的重点方向。目前,该企业已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积极参与上海长兴岛的开发建设,打造世界级海洋装备岛。

2011-06-08 15:30:2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7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海洋装备业个股全集! http://www.jrdao.com/topic-160690.html
2012-02-03 09:08:3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8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0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0
全面解读自升式钻井平台--石油开采生力军 http://www.jrdao.com/topic-207468.html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2 页: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