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注册了 |
发帖数:4791 |
回帖数:607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注册日期:2008-08-20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现货表现决定期铜能否冲破振荡格局
整体来看,预期消费的良好,以及废铜模式的变革,均利多电解铜的未来消费。后期废铜进口量有限,伴随着废铜与电铜的价格优势削减,且废铜占铜总消费比重的下滑,共同利多电铜消费。但只要现货稍有升温迹象,结合消费的良好预期,铜价势必将大幅上涨。 整体来看,预期消费的良好,以及废铜模式的变革,均利多电解铜的未来消费。后期若现货表现持续贴水,铜价难有较大上涨。国内庞大的库存储备量,同样也是打压铜价的要素之一。期铜能否冲破前期振荡格局,焦点在于现货表现。现货维持低迷,期价难以冲破,且久振后恐有下跌可能。但只要现货稍有升温迹象,结合消费的良好预期,铜价势必将大幅上涨。
过去的一个多月,期铜走势陷入振荡区间。下方虽有未来良好消费预期的支撑,然而迟迟未见启动的现货市场又压制价格上行。现阶段双方实力均衡,铜价何以走出振荡区间?
中国铜消费预期良好
中国是全球铜消费的焦点,尤其是去年,在世界一片阴霾之时,中国铜消费异军突起,其增长率抵消欧美的减少,有效支撑铜价攀升。而前期对于今年中国铜消费市场一致看好,普遍认为中国铜消费增长仍将保持较高的加速度。国内电力行业占铜总消费的47%,虽然国家电网投资同比减少26%,但由于电力电缆基数较大,国家基础建设的步伐不会放缓。并且,致使国家电网建设投资金额的原因是受资本负债率影响,如果后期国家专项资金到位,就有实际金额大于计划金额的可能。那么电力电缆行业仍是中国消费的焦点所在。
家电是中国铜消费的第二大户,其中以空调用铜量最大。空调主机,以及安装时都会使用到铜管、铜线。步入第二季度,空调产量、内销、出口均将进入旺季,大力促进精铜消费。值得强调的是,与2007年、2008年第四季度中库存消费比均明显大于产量消费比相比,2009年库存消费比与产量消费比基本持平,即企业库存量较低,那么即使是相同的需求量也将带动产量的同比增加。此外,今年3月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空调等级的明细,淘汰技术不过关企业,行业内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对铜而言,空调等级的明确利多消费。等级越高的标准,其对于空调内用铜量有更高的要求。则今年第二季度中空调产量将有不俗表现,这势必将带动精铜的消费。其他,诸如汽车、房地产等用铜量较大的行业在今年评估中均保持增加态势,整体国内精铜消费值得期待。
废铜进口整改、使用模式变革,利多精铜消费
废铜进口整改,以及废铜使用模式的变革,均利多精铜消费。自去年起,海关以废铜为试点的进口整改逐步进行,国内废铜流通量有限。虽然2010年1、2月份废铜进口同比均有增加,但进口量与前几年已不可同日而语。且在废铜进口逐步规范后,进口退税额度将逐步减少,这大大削减了废铜的价格优势。第一季度中,废铜进口货源稳定,与电解铜现货价差维持在3200元/吨左右,但是由于今年进口退税的减少,实际价差小于理论价差,则消费企业采购多选用电解铜。近期废铜市场气氛低迷,虽然货源有时受限,但价格优势的减弱导致该市场人气不足,越发清淡。
另一方面,国内废铜使用格局已有较大改变。从国内铜消费角度看,前期废铜和精铜占铜消费比例基本是平分秋色,但自去年起精铜消费量已大大侵占了废铜的份额。另外,废铜用于冶炼比重也已明显提高,由前期的40%增加至70%左右。其实,这两个角度都共同说明了一个现象,废铜大多输入冶炼企业,而已不在消费企业手里。预期来讲,这一现象将持续下去。废铜货源较为分散,废铜商偏向愿与冶炼企业签订长期合同,以提供货物。而与冶炼企业相比,消费企业每月用量并非固定,有较多非可测性。关键是伴随着废铜价格优势的削减,消费企业更多不愿选择废铜,所以预期废铜输送冶炼企业的现象将持续,而废铜现货市场中下游企业采购热情将同比降温。后期废铜进口量有限,伴随着废铜与电铜的价格优势削减,且废铜占铜总消费比重的下滑,共同利多电铜消费。
精铜现货表现不见起色
虽然中国消费预期良好,但现货迟迟未有旺季表现,致使铜价屡次冲高均宣告失败。以往年情况来看,3月份中国消费旺季启动,现货升水幅度增加。但是今年情况并非如此,春节后至今一个月铜现货一直维持贴水200元左右。虽然地区差异,北部地区现货偏好,但全国整体成交量逊于往年。贸易商对价格上行比较谨慎,逢高愿意出货。在通胀预期下,低价时不急于出货。此外,国内精铜进口量锐减。国内库存量普高,近期比价回落,进口亏损较大,进口量减少。从LME铜库存亦可看出,前期亚洲釜山、新加坡地区的大幅减少现已停止,目前LME库存减少集中在欧洲地区。中国进口低于预期,难免引发外盘对于中国消费的担忧。
整体来看,预期消费的良好,以及废铜模式的变革,均利多电解铜的未来消费。但再好的预期没有现实的证明,也只是纸上谈兵。现货表现黯淡,维持贴水格局,一再打压良好预期推高的铜价。后期来看,若现货表现持续贴水,铜价难有较大上涨。国内庞大的库存储备量,同样也是打压铜价的要素之一。期铜能否冲破前期振荡格局,焦点在于现货表现。现货维持低迷,期价难以冲破,且久振后恐有下跌可能。但只要现货稍有升温迹象,结合消费的良好预期,铜价势必将大幅上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