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一只越长越瘦的“基” 中邮核心成长“六大难”
如果两年半之前从菜市场上买的一只母鸡,带回家后不但从未下过一个蛋,而且还越长越瘦,不知道身为这只鸡的主人,您会做何感想。如今的资本市场,还真有这样一只“基”,搅得基金持有人叫苦连天——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下称“中邮成长(590002,基金吧)”),不但从未分红,基金累计目前还处在1元以下。
第一难:同期发行同类型中表现最差
虎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25日),中邮成长单位净值0.759元,由于从未分红,初始投资者和打开申购的追随者一直处于套牢状态。
从2007年8月24日到2010年3月22日,中邮核心的净值增长率为-24.11%,在同类型可比的181只基金中,排名倒数第四位。在同期发行的股票型基金中,同样排名倒数第四。
2009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份额为345.04亿份,以0.759元的净值计算,亏损总额达到了83.15亿元。而且由于当时中邮成长的份额绝大部分都被个人投资者持有,截至2009年6月30日,个人持有的比例高达99.48%,大约220万人持有360.23亿份,中邮成长也成为套牢个人投资者最多的基金之一。
第二难:开头便逢冬
2007年8月13日,中邮成长开始募集资金,由于当时中国A股市场异常火爆,并且同公司的另一只基金——中邮核心优选(590001,基金吧)半年收益率位居同类型基金中的第一,虽然原定募集终止日为2007年8月24日,但募集首日投资者认购踊跃,13日当天累计认购申请就已超过基金募集规模上限150亿元。一个月后的9月17日,中邮成长打开申购,短短4天内,规模又增长了251亿份。不幸的是,残酷的资本市场绝不会给人喘息的机会,2007年10月16日,中国A股股市迎来了历史上的最高点——6124.04点,之后便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各路基金也开始了减值之旅。
作为股票型基金,中邮成长在招募说明书中承诺基金投资组合范围为: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债券、权证、短期金融工具以及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0%。按理说,中邮成长可以充分利用股票仓位变动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并且在行情好时高仓位操作分享上涨收益,但遗憾的是,中邮成长没有把握住市场的变化。
从建仓之初,中邮成长的第一位基金经理彭旭就乐观地认为:“股指期货以及奥运等事件性因素仍然有可能推动市场创出新的高点。”但事实却是,上证综指2007年10月16高点过后就一路狂泻,期间不但没有强有力的反弹,而且也没有再创新高,一直到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达到近年来的最低点——1664.93点。而且至今股指期货也未推出,彭旭在上任仅六个月后,就被他的助手盛军在2008年2月5日取代。彭旭转任中邮创新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第三难:别扭的仓位选择 但盛军的“扶正”,并没有令中邮成长焕然一新。
盛军接手中邮成长是在2008年2月5日,而同期的1月中旬,恰逢A股二度反弹无果,这也是许多基金经理选择减仓的一个转折点,但盛军显然没有领悟到。在2008年第一季度里,全部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较去年末降低了4.75个百分点,至74.67%。而新任中邮成长基金经理的盛军,在2月5日接手彭旭88%的高仓位后,却选择了加仓两个百分点。
如果说盛军的风格属于激进派,那么在牛市中这类操作风格应该大肆吸金,但还是很遗憾,A股市场在2008年11月浴火重生,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之时,在熊市中没有适时减仓的中邮成长,却在这时减仓了1个百分点,令人大跌眼镜。相反,其他基金经理却在市场开始转强走牛时大幅增加仓位。根据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2008年底,股票型基金平均增加了8个百分点,仓位超过九成的基金达到惊人的104只,占偏股型基金总数的三分之一。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也接近90%,而此时中邮成长的股票仓位是79.02%。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