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房地产调控是否反映过度
2010-04-20 16:58:1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房地产调控是否反映过度

 实际上,基金对房地产调控可能反映过度,但其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还是十分直接的。这点有点类同于09年8月份指数下跌600点,随后可能出现一个较大的纠偏行情一样。

  一、对房地产调控政策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严厉程度可能让基金产生了一定恐慌。从目前情况来看,基金们很显然担忧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同时也担忧房价下跌的连锁反应。设想如果房地产调控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最终会引发银行债务风险的出现。

  正因此,基金对地产和金融股不遗余力的出货,并连带对相关的其它周期性行业产生了极大的抛售压力。

  房地产调控似乎成为压跨基金犹豫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基金对调控后的经济发展趋势产生了明显的恐慌性情绪。同时进一步联想的结果是,由于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十分疲弱,因此房地产调控可能成为导致二次探底的关键性因素。

  但从管理层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必要出台对经济如此大冲击的政策,因此二次探底的预期偏差较大。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恐怕较为有限,这也导致基金随后的行为纠偏。

  二、部分机构可能借助这一预期浑水摸鱼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基金仓位统计我们发现,目前基金仓位的分化较为明显。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是6、7成仓位,而部分基金则还停留在9成仓位左右。即使是诸如华夏基金这类市场明星,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这不排除是对旗下基金亲疏有别所致,比如可先让品牌基金高位出货,随后再通过其它基金集中出货导致市场预期恐慌,从而为品牌基金浑水摸鱼制造客观条件。

  从目前来看,由于先行的基金大力抛售金融地产股,显然引发了其它滞后反应基金的从众跟风效应。从众行为导致的集体恐慌,而这种恐慌未必来自于对确定性利空的认知,更多的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回避和出逃。总体上我们认为,这种对未知因素的恐慌预期已经超过了实际的基本面情况,但考虑基金们行为的惯性,持续下跌可能仍有一段时间。

  三、股指期货牟利

  另外指数两日连续大跌恰逢股指期货出台。而从数据统计的结果来看,期指开出首日大单的空单显然多过多单,因此说明部分主力沽空期指。从这个角度来看,利用房地产市场的利空因素影响市场情绪,借助地产的下跌同时打压金融和其它权重股,为股指期货空单牟利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很显然,期指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