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新疆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 上市公司竞相参与
2010-05-27 15:30:1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新疆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 上市公司竞相参与

 新疆煤炭资源大开发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参与。
  记者获悉,华能、葛洲坝、中煤能源、伊泰、潞安集团、鲁能、广汇、国投、中电投、酒钢、大唐发电均涉足新疆煤炭资源。由于相关公告对煤炭开发投资方名称提法并不确切,难以判断是上市公司还是母公司参与,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上市公司葛洲坝、中煤能源、大唐发电参与了新疆煤炭资源开发。
  新疆国土资源厅5月25日召开了第5次厅长办公会。会议审议通过了18个探矿权的申请,华能、葛洲坝、中煤能源、伊泰4个项目涉及其中。具体为: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关于新疆哈密市沙尔湖煤矿区东部一勘查区煤矿普查探矿权的申请;葛洲坝新疆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疆哈密市沙尔湖煤矿区东部二勘查区煤矿普查探矿权的申请;中煤能源哈密煤业有限公司关于新疆哈密市大南湖东四C-东五B煤矿普查探矿权的申请;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关于新疆尼勒克县沙尔湖松北部煤矿普查探矿权的申请。
  葛洲坝今天在第一时间公告了上述消息。公告称,探矿权申请经过厅长办公会申请后,已在新疆国土资源厅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葛洲坝新疆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将获得探矿权。取得探矿权后,进一步申请采矿权一般是顺理成章的事。若葛洲坝能顺利获得沙尔湖煤矿区探矿区,基本上意味着葛洲坝在新疆拿到了煤炭资源。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预计占全国总储量40%,主要集中在哈密。哈密煤田查(探)明及预测总资源量5708亿吨,分布在大南湖矿区、沙尔湖矿区、巴里坤矿区、三塘湖矿区、淖毛湖矿区、三道岭矿区及野马泉矿区。葛洲坝拟探的煤矿在沙尔湖,有传言称储量在80亿吨。葛洲坝沙尔湖一期预计年产为2000万吨/年露天煤矿。
  在新疆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的公司还有许多。潞安集团潞新公司沙尔湖一期预计年产5000万吨。鲁能大南湖三号预计年产2000万吨。华能沙尔湖一期预计年产2000万吨。中煤能源哈密煤业有限公司烟墩一号矿井预计年产1000万吨。今年列入哈密预备项目还有,中电投大南湖68平方公里地质勘探项目及1000万吨/年煤矿项目、酒钢大南湖地质勘探项目及500万吨/年煤矿建设项目;大唐发电大南湖地质勘探项目等新建项目的前期服务协调工作。

新疆资源税费改革下月起施行 或扩大征收范围
  业内人士称扩大征收范围也是改革主要方向之一

  昨日,有消息称,新疆资源税费改革将从6月1日起开始施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与此同时,煤炭资源税也将在新疆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2%-5%。

  分析人士称,资源税改革在增加政府税收的同时,将会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等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除了提高税率以及计征办法将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和从量相结合之外,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也是资源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目前,中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7个税目的矿产品,分别为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按照现行的《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纳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适用税额标准计算。其中原油的税额标准为每吨8元至30元,天然气为每千立方米2元至15元,煤炭为每吨0.3元至5元。

  东方证券认为,除了提高税率以及计征办法将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和从量相结合之外,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也是资源税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只是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盐等几种资源征收资源税。而改革之后很可能将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河流资源、湖泊资源等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东方证券同时称,2010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转折之年,税收政策将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称,由于实施方案已比较成熟,将在新疆实行的资源税费改革并非试点,而是在全国率先实行。在新疆实行的这项改革,其财政意义大于税制改革的意义,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所征税款将大大提高。

  “资源税改革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一知名能源专家称,资源税的要义在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效率。资源税是通过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稀缺性资源利用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目的逐渐转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证券日报)

新疆资源税改6月1日起实施 油气税率5%
  新疆资源税费改革将从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另外,煤炭资源税也将在新疆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2%~5%。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专家昨天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担心,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最终将由消费者“买单”。

  石油双雄很受伤?

  财经网昨日援引财政部和税务总局相关人士的话,作出上述报道。据此测算,若方案在全国推开,预计中石油资源税成本将大增约6倍,达300多亿元。显然,这一方案让垄断石油、天然气等市场的寡头们“很受伤”。

  资源税眼下实行的是“从量计征”。根据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应纳税产品的课税数量和规定的适用税额标准计算。其中原油的税额标准为每吨8元至30元;天然气为每千立方米2元至15元;煤炭为每吨0.3元至5元。据测算,折合成从价税率,目前中国原油资源税在1.5%左右,煤炭则不到1%。

  “从价计征”一旦在全国推开,有机构测算,2009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油气产量分别为1.618亿吨、4772万吨及3082万吨,倘按照国际原油计价80美元/桶、缴纳5%资源税计算,三大油企需上缴的资源税分别为323.6亿元、95.4亿及61.6亿元。

  国泰君安分析,中石油和中石化在新疆的原油产量分别占17.92%和15.52%,天然气产量分别占35.36%和15.87%。假设税率定为收入的5%,原油价格为80美元/桶,由年初开征,2010年税前利润将分别较之前的预测下降2.21%和1.28%。假如改革全国推行,中石油和中石化今年税前利润将有更大下滑,将分别较此前的预测下降12.49%和7.88%。

  海通证券分析师邓勇也表示,如果原油价格为65美元/桶,实行5%的资源税率,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每股红利将减少0.10元和0.08元。

  与垄断油企的利润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政府有望“落袋囊中”。以新疆地区为例,财经网报道,按照新的资源税征收方式,从今年6月到年底的7个月里,预计新疆的地方财政收入将增加20多亿元。此前,新疆官员曾表示,仅石油资源税改一项将增收100亿元,如果加上天然气,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新疆地区的原油产量为2700万吨,天然气产量为230亿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油气产区。

  专家称将转嫁消费者

  不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昨天分析,油气税率5%或只是资源税改革的其中一项,很多具体细节和条款还没有公布,不可能只有这一项措施。改革是一套完备、详尽的系统,有一系列配套措施。方案推出之前,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不只是为了简单地将税率定为5%。

  事实上,此前,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表态支持新疆资源税改试点时就曾呼吁,提高特别收益金(暴利税)的起征点来为企业减轻税费。他表示,目前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定为40美元,随着人民币升值,实际上已经是33美元起征,在这个价格上企业已没有特别收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人士还指出,资源税改革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中国年产煤29亿吨,原油自产量仅约2亿吨。中国70%多是火力发电,煤炭供需市场,用能单位增多,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按价计征,随行就市,多缴纳的税额不仅是一两倍,有可能达到五六倍。”

  中信建投分析师刘之意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所面临的市场结构不同,石油、煤炭、天然气企业的转嫁能力也不同。“拿中石油、中石化来说,具有垄断权,市场占有率很高,具有转嫁能力。而煤炭企业转嫁能力相对较弱,因为煤炭企业的下游——五大发电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天然气方面,各地方天然气管网运营商占据强势地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采购成本的增加必然带来转嫁。“在这方面,政府针对企业本身及社会的承受能力,会有所测算。是小步上涨还是大步上涨,企业如何消化这一部分上涨的成本,要考虑国家财政收入、有资源省份的感受以及市场接受度问题。”(东方早报)

上市公司将增发募资扎堆投向新能源行业项目

  新能源正受到上市公司的大肆追捧。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去年12月至今,57家实施增发的公司中有14家公司将募集资金用于风电、核电、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行业项目,占比达25%左右。另有超过30家公司在增发预案中将募投项目锁定在新能源。

  昨日,刚刚于今年3月完成增发的大唐发电再度披露增发预案,公司拟以最低6.81元/股发行最多10亿股,募集资金80亿元投入8个项目及偿还贷款。公司表示,此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煤制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项目。对此,市场也报以掌声,昨日大唐发电大涨7.52%收于7.58元。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而“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进军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大军中,已有多家传统能源公司借增发募集资金捷足先登。

  其中,日前完成增发的上海电气是全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近年来正向新能源产业转型,本次以7.03元/股增发3.16万股共募集22.21亿元,主要投向为核电及风电等新能源业务的产能扩建项目;卧龙电气刚刚增发不超过1.04亿股,募资9.7亿元,将用于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等项目。

  此前,粤电力A增发1.38亿股募集8.09亿元,投向徐闻勇士风电等项目;华电国际将增发募资投向内蒙古通辽北清河3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河北沽源100兆瓦风电项目等。

  不仅如此,其他行业的公司也积极涉足新能源。其中,去年12月刚刚完成增发募资的综艺股份今年5月再次披露增发预案,两次募投项目均为新能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