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0 |
|
主题:一季度农产品贸易逆差36.6亿美元
上年同期为4.6亿美元顺差,谷物出口同比降低72.8%;出口设限效果显现 全球“粮荒”背景下,中国对农产品出口设限效果已经显现。农业部昨日发布的一季度农产品贸易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其中,出口额为9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为130.1亿美元,同比增长61.0%。该期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4.6亿美元的顺差,变为36.6亿美元的逆差。
谷物出口大幅下降
自去年以来,全球粮价大幅走高,国家相关部门从去年底,接连出台政策,控制大宗粮食品种的出口。
作为调控结果,一季度我国出口谷物同比大幅降低72.8%。其中玉米以及小麦同比分别大幅下降了97.2%及45.9%。而进口方面则在国际价格上扬的情况下有所降低,同比下降2.6%。
“一季度的数据说明前期的调控已经显现效果。”隶属农业部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农业行业分会专家如是分析,“一方面中国控制出口,另外国际农产品进口数量减少或平衡,但是价格大幅走高,所以造成了如此大的逆差。”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刘海泉此前对本报表示,目前主要是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保证国内供给不脱销。同时进口增加也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总体价格。
逆差主要体现于固定品种
近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明显增大,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2005年和2006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减小,但是到了2007年,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又明显增加,逆差达到43.5亿美元。
及至今年,一季度的逆差金额就已经达到了36.6亿美元,同时农业部也表示:“且逆差继续扩大。”
逆差扩大是否表明中国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加深?上述专家解释说,中国农产品的逆差主要体现在几个固定的品种上,比如大豆和棉花,以大豆为例,中国本土产品产不足需,每年大概有需求量的7成要进口。但这是长期以来的国情决定的,不是在所有品种(尤其是大宗粮食品种)上都有所依赖。
除了个别品种,中国在主要粮食品种上保持95%左右的粮食自给率。
数据还显示,一季度中国的食用油籽出口同比增长13.3%,进口同比增长36.8%。食用植物油出口同比下降3.7%;进口同比增长9.1%。同时由于国际油料价格高涨,在今年一季度,已经明显影响了国内食用植物油的价格。
此外,国内猪肉价格依然高居不下,导致今年一季度畜产品贸易逆差8.8亿美元,同比增长74.4%。其中,生猪进口同比增长2.9倍。 本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