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马蔚华:四大因素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
2008-05-10 11:00:4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马蔚华:四大因素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昨日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分析,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监管环境的变化推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而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升值为金融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据统计,去年中国前十大并购事件中5起是金融业并购事件,去年至今共发生了11起金融业并购。马蔚华说,这足以证明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实际性问题。

  谈到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原因,马蔚华说,首先是国内企业走出去迫切需要银行也走出去,为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结算等贴身服务。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每年增长60%,现在有5000多个公司在海外投资,投资总资产超过920亿美元。

  其次,马蔚华说,银行业改革使银行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这几年国有银行相继上市,银行的治理机构、发展潜力、人才积累、资本充足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为银行走出去提供了基础,而“一家国际化的银行必须有国际化的网络,这也是银行走出去的一种动力”,另外,上市以后筹集的很多外汇资本金也需要有相应的收益。

  而国内监管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开通了渠道。马蔚华说,中国的银行能不能走出去,不光是金融企业本身的事,还与母国监管环境的变化有关,去年招行纽约分行获准成立就是得益于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包括《反洗钱法》的出台。

  此外,马蔚华认为,当前中国的银行走出去面临很好的机遇,因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际上的银行损失惨重、价值被低估,而且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对于中国的金融企业走出去兼并也是很好的机会。

  对于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方式,马蔚华认为,现有的设立分行和兼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他说,设立分行不涉及对当地机构的文化整合,易于掌控,但分行的落点过程较慢,且需要目标国批准,还可能面临一些壁垒;而兼并可以利用原有目标国机构的网络,也可以直接进入当地金融市场,但在兼并过程中国家风险与资产风险并存,而且需要进行文化整合,国际上金融机构兼并成功率只有20%,“风险判断和评估是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面。”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