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未来可以商榷,历史不容篡改
2010-08-02 12:54: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my12456
发帖数:35
回帖数:85
可用积分数:93892
注册日期:2009-11-12
最后登陆:2010-09-28
主题:未来可以商榷,历史不容篡改

【尊重来源于事实,而非态度】
上下文相关链接:http://www.jrdao.com/topic-131351.html
论点1、【最后谈谈地产股和万科。对于地产股,很多股民目前都不敢碰,怕政策的大棒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挥舞下来。所以尽管地产股在压力下业绩还是很不错也没很多人认同】
结论:事实上万科的股东人数除开增发的股票外,股东人数也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10年一季度的股东人数更是到达153万户之多。大量散户买进地产股。

论点2、【只要是有价值的好公司,不管盘子多大,该涨的一定会涨,国内资金不玩,国外资金也会接手,当年的工行中行如今的农行就是例子。从目前形势判断,我们的金融市场一定会完全对外放开的,人民币也一定会流通,管理层现在做的就是尽快把A股的池子做大好迎接新水进来。所以发疯似的IPO,哈哈。再谈个估值话题,我们这个新兴市场的蓝筹股,PE在20-25倍是合理估值区间,有价值的东西不要管市值多大低估的总会涨回去,这是世界股市大同定律。】
从2点谈:
1、结论:中国的超大蓝筹股东结构畸形,流通股极少,并非是公众公司,只是国家资本的一个抢钱工具。
举例:中国石油,总股本1830.2097亿,流通的才2.19%,开盘价达到48元,而港股发行价才1.27港元,同股同权。差别极大。
下面是全球10大市值股票

排名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市值(亿美元)
1 601857 中国石油 11081.94
2 XOM 埃克森美孚 4876.82
3 GE 通用电气 4075.83
4 HK0941 中国移动 3921.16
5 601398 工商银行 3640.03
6 MSFT 微软 3467.12
7 Gazprom 俄罗斯天然气公司 2912.19
8 RD 荷兰壳牌 2732.50
9 600028 中国石化 2678.13
10 601628 中国人寿 2359.17
(2007.10数据)
从营业额上分析,埃克森美孚公司2006年的营业额是3655亿美元,是中国石油同期营业额(919亿美元)的近四倍。中国石油净利也远远不及埃克森美孚,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109亿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则为195亿美元。二者的主营项目相同,因此可以进行营业规模的比较:2006年,中国石油的产量为10.6亿桶油当量,而埃克森美孚的石油产量为15.6亿桶油当量。

  从衡量企业规模的另一重要标准———资产总量来分析:2006年,中国石油的总资产也仅有1.4万亿元人民币,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只占第39位。总之,中国石油乃至中国移动、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人寿等大市值公司的“老大”地位,完全依赖于国内股市的高涨和资金的充足,而在“基本面”上还远远不到傲视群雄、称霸世界的地步。
【有一种泡沫,叫市值泡沫】说的就是这种股票。
2、GDP的梦魇
大家是否还记得,08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一度降到6%左右,结果是很多行业大面积亏损,很多小企业倒闭,大家就纳闷啊,GDP好歹有6%啊,为什么亏损?,这个就是国家的畸形结构,GDP的增速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无关,据说要达到8%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因此,我们这个所谓的新型市场的股票是风险很大的市场,没有所谓的合理估值,PE的估值波动极大,而且即使企业再怎么赢利,分红也极少,还要重复收税,而且即使赢利再大,上市公司还是要巨额融资,因此A股的投资者都知道,选股不如选时,时机最重要。PE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论点3、【美国房地产这块蛋糕被分的很碎】
【想找到一块空地都很难了,这已经是一个几乎饱和的开发市场。Pulte Homes的年销售额跟增长有多少,你知道吗?】
结论:两种模式的较量
美国模式:合作建房,是一种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老百姓提供资金,在银行和专业金融机构协助下管理和运筹资金,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并请专业项目管理机构协助开发的模式。这一模式,自1844年在英国出现开始,到1888年在德国普及,之后为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经过演变,成为今天在西方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REITs - 房地产投资信托”开发模式。
这类模式我们也泛称为“美国模式”,其基本特点,就是专业分工细化,充分体现为,在“资本运作、设计策划、拆迁征地、建设施工、销售租赁、物业管理”六个环节,全部独立运作,均由不同的公司协调合作,责任、权利、义务分工明晰,充分回避了房地产开发的环节风险,经验证实,可以有效的避免囤积、空置,解决房屋质量、资金安全等问题,实现行业充分合作与竞争,能更好的控制成本、稳定价格、降低风险。
我国目前的开发商,基本采用的是“香港模式”,也就是不进行或很少由不同的公司分工合作,而是一家公司,或一个集团,覆盖整个房地产领域的六个分工环节。充分体现行业初创阶段分工不细化的特征(我国商品房地产其实到1998年才正式开始,之前主要是福利分房制度)。企业自发的渗透到房地产领域的每个环节,企图通过自产自销的初级方式,来降低成本。很多开发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不仅自行解决资金筹集问题,自行组建拆迁公司,建筑公司,甚至自己办厂解决建筑材料供应,自行组建管理和销售团队,自行组建物业管理公司……。目前,这样的开发集团,在国内还是非常普及的。而这种模式本身,则被实践证明,是不够科学,比较粗放的,风险很大,容易导致囤积和烂尾。当然,我们也要承认,“香港模式”在我国商品房地产从无到有的时期,是创造了巨大价值,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的。
因此,美国模式实际上市土地无限供应模式,按市场需求建房。而中国模式其实是国家信贷控制,地方政府土地控制,销售市场化的畸形模式。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蛋糕集中度很高】。帕尔迪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帕尔迪公司: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91255.htm?fr=ala0_1
一直是万科学习的榜样,市场占有率超过4%,200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为146.95亿美元,净利润达到14.92亿美元。公司的业务遍及美国27个州54个城市,2005年售房456.30万套,员工人数达到13,400人。

  从2000年至2005年,帕尔迪的收入年均复合增长28.18%,净利润年均增长51.24%,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6.58%增长到28.91%。从2000年年末到2005年年末,帕尔迪的股价上涨了279.69%。(市值最大的时候在183亿美元,05~06年之间))07年销售额93亿美元(也就是万科总市值2600亿以上的,是美国前4大地产公司市值总和一年)。08年63亿美元。
美国房地产市场龙头:帕尔迪是美国五大房地产龙头之一,业务覆盖全美25 州48 个城市,2008 年销售额列全美第一,占市场5.6%,销售量列全美第二,占市场4.3%;2009 年将完成对另一龙头Centex 的并购,新帕尔迪销售额占全美10.3%,销售量占全美8.1%,分别比排名第二的霍顿公司高98%和64%;􀂉 公司发展史:帕尔迪1950 年代从底特律起家,经过近60 年发展成为全国地产龙头,创造了连续盈利56 年的纪录;先后经历六个阶段:区域市场的多元化到专业化(1950-1950 年代末),专业化基础上的区域扩张(1960-1968 年);上市并深化专业化基础上的区域扩张(1969-1984 年),同时打造产融结合模式;质量管理(1985-1993 年);精细化管理与基于人口细分市场覆盖战略扩张(1994-2002 年);2003 年至今实行客户通吃战略;􀂉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从战略层面看,公司有着优秀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从业务层面看,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专注于住宅开发,细分市场全覆盖,围绕美国“婴儿潮”一代的住房需求展开产品重心的战略调整,以购房体验取悦客户以及工业化生产;􀂉 财务分析:公司注重的是财务安全下的高资本回报率,帕尔迪在产业链定位、供应链管理、产品生产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基本上都达成了提高周转率的目的;􀂉 股票走势: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帕尔迪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超额收益。
帕尔迪股价查询:http://custom.marketwatch.com/custom/sogotrade-com/html-research-chart.asp?symb=PHM&sid=3602
而万科07年市场占有率在2%,08年2.47%,09年1.5%以下.万科在07年的市值早已透支了未来若干年。


【尊重来源于事实,而非态度】。网络还原了真实的每个人,现实世界,大家一团和气,谁也不去较真,所以就出现了唐骏,禹晋永之流,靠着中国人崇洋媚外之心,特别浮躁的情绪,一夜暴富的心理,到处行骗。
对于一些非常容易获取的数据,不去查证,竟是想当然的拍脑门,下结论。遇到一个较真的,就搬出所谓的一些虚假的经历来吓唬别人。可喜是,互联网缩短了获取知识和数据的时间和难度,让一些凭借虚假经历,谎话连篇的人,非常容易的就显出了原形,这样的人其实非常可怜,遇到一个就打假一个吧。
【求真,不为别人,其实只是为自己】。

该贴内容于 [2010-08-03 10:05:59]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8-02 13:52:0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股民
昵称:不懂.就问
发帖数:1
回帖数:16
可用积分数:89225
注册日期:2010-07-14
最后登陆:2010-10-19
哈哈,还在继续努力现眼啊青蛙王子。
真是很勤奋的一只蛙儿呀,从哪里找来05年的数据?^_^
看你连中文也错字连篇,估计英文更加不堪,都是国内网站抄的吧?^_^
可惜你不能坐时光机回到00-05年,不然肯定发大财,如果你可以买Pulte Homes股票的话^_^
逗你玩儿呢,别太认真哈
2010-08-03 08:32: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股民
昵称:不懂.就问
发帖数:1
回帖数:16
可用积分数:89225
注册日期:2010-07-14
最后登陆:2010-10-19
读书有人读出书呆,炒股也有人炒成股呆。
只会整天盯着从网站搜来的什么数据(还是05年尘封的玩意儿)和迷信什么波浪啊技术分析啊,没有经过实际调研就信口雌黄,这就是股呆了^_^
青蛙王子,让我再教你一个乖吧,尽管你说话口气很臭,难得相识一场嘛
对于Pulte Homes这间公司,当然是很不错的,问题是它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即使回到00-05年,我还是不会投资它的。为什么?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老早就已经完成,尽管在中部和东部荒芜地区还有很多未开发的土地,但市场需求已经很小,需求增长仅仅靠有能力负担的新移民来支撑,09年只有113万人取得合法居民资格,这个蛋糕还有多大?即使Pulte Homes市场占有率到10%,有多少肉可以吃?而且数据的统计是带很大水分的。我已经说过,在美国一般小业主要盖自己的小房子和扩建,只会在当地找各种constructor做,这些数据是统计不出来的,能统计的只是大型建筑公司的数据。如此一来,数据显示出来的市场占有率能代表什么?就是因为美国这个市场肉不多了,所以Pulte Homes才会到南美阿根廷,墨西哥等地寻求发展。这些地区的经济如何不用我介绍了吧,每年为谋生偷渡进美国的非法移民就有几十万。
好了,逗你玩到此为止,不再跟帖。记着以后要勤刷牙呦o(∩_∩)o 哈哈
2010-08-04 07:51:5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原来人烟稀少的这里 还深藏着两位高人 以后多多关注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