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下半年上海国资整合成重心
2010-08-02 17:20:0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下半年上海国资整合成重心

7月26日,之前因重组事项停牌的上海本地股百联股份(600631)、友谊股份(600827)、强生控股(600662)和上实发展(600748)同时发布公告称仍在研究重大事项,将继续停牌。上海国资委旗下近期共有6家上市公司因重组停牌,除以上四家公司外,另两家停牌公司是中华企业(600675)和金丰投资(600606).

  二级市场上,上海本地股近期也表现抢眼,自7月2日至7月26日,该板块累计上涨16.76%,同期上证综指上涨9.05%。

  “国资委对上海本地股的整合有自己的时间表,下半年,上海国资委的工作重心很可能要逐渐转移到国资重组上来,该板块有望得到资产注入和整合。”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杜彤对理财一周报记者说。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可以从十大集团、区属上市公司和基金提前“潜伏”的三个方面选择相应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十大市级集团

  实际上,上海国资整合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不过当时的整合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2004年-2007年国资整合都是自下而上的推动。2009年开始,上海国资的整合过程从自下而上转变成为自上而下。

  市场人士认为,华域汽车(600741,原巴士股份)、上海医药(601607)、上海建工(600170)包括最近停牌的金丰投资(600606)和中华企业(600675),这些集团的内部整合都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上海国资委的推动,很难做成。

  目前,上海国资旗下有40多家集团,72家上市公司,剔除已经整合过的和整合空间不大的,其实可以关注的范围大大减少。

  国资委下属的集团和上市公司主要可以分为区国资委和市国资委下属的集团和上市公司,自上而下的推动主要针对的是市国资委下属的集团和上市公司。

  目前上海国资委下属集团中还未整合过的集团包括:上海华谊(集团)公司 、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上海城建(集团)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华虹(集团)有限公司、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资委授权)、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氯碱化工(600618)、双钱股份(600623)、三爱富(600636)、飞乐音响(600651)、飞乐股份(600654)、龙头股份(600630)、隧道股份(600820)、东方创业(600278)、兰生股份(600826)、上海贝岭(600171)、长江投资(600119)、上海机场(600009)、申通地铁(600834).

  区属上市公司机会或更大

  在上海国资重组股中,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杨仲宁更看好区属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他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上海市各区国资委下面的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注入商业地产等资源的机会相对比较大。由于股价普遍比较低,结构简单,所以被游资青睐的机会比较多。”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一些上市公司此前已经进行了整合,相比之下,区国资委下面的上市公司大多未完成整合,可能更值得关注。

  近日,多个区国资委也将国资整合提上议事日程。如浦东新区国资委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抓好重点企业的整合重组;杨浦区国资委也表示,要加大推进区属骨干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

  杨仲宁表示,由于大家对上海市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能注入的资产研究得已经比较透彻,所以不大可能给市场带来“惊喜”,相反大家对区国资委旗下上市公司股东可能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所知甚少,这样反而可能暗藏惊喜。

  东方证券策略研究团队人士也提醒说,区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和有壳资源价值的上市公司是投资上海本地股的两大方向。因为上海市国资委对区国资委控股公司要求最起码达到26%的持股比例,但目前仍有一些上市公司没有达到标准。

  按照这一思路,目前区国资委控股比例没达到26%的公司有黄浦区国资委旗下的新世界(600628)、浦东新区国资委旗下的上工申贝(600843)和浦东建设(600284),以及静安区国资委旗下的上海九百(600838).

  而在这几家公司中,重组预期最被看好的当数新世界。据了解,新世界第一大股东黄浦区国资委股权比例为25.12%,从黄浦区国资委对重要国有企业控股角度看,大股东有必要注入商业资产、增加持股比例。

  另外,作为黄浦区所属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区政府非常重视公司的发展。

  事实上,公司股改时就已经着手资产注入工作,因种种原因拖延至今未实施。国泰君安分析师刘冰认为,公司资产注入方向明确,但是由于老凤祥(600612)的重组还未彻底完成,区国资委尚无精力开展新世界的重组,时间可能在世博会后。

  跟随基金提前“潜伏”

  上海国资改革已拉开大幕,A股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早已提早“潜伏”其中。据记者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在上海国资的72家主要上市公司中,公募基金重仓19家公司,持股市值超过478亿元。

  据基金二季报资料显示,72家上海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基金重仓持有19只,持有总市值485.5亿元。

  其中,130只基金持有浦发银行(600000)。截至二季度末,基金持有浦发银行的总股数为15.56亿股,今年二季度基金更是增仓2.84亿股,持股总市值211亿元。

  另外,中国太保(601601)、上海家化(600315)、上海医药(601607)也成为基金青睐的品种,这三家上市公司都由20家以上的基金重仓持有。

  实际上,基金扎堆上海股票,并不是因为这些公司发展性好或者具有活力,而是关注本地股重组。

  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很难寻找到像2007年那样的趋势性机会,在此情况下,概念投资将会受热捧,很显然,国资重组等题材股将成为难得的市场机会。

  中邮系基金“入驻”友谊股份和百联股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7月20日,益民商业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四只中邮基金盘踞十大流通股东,这让人不得不将目光投向近一年来格外偏爱上海本地股的中邮系。

  根据百联股份(600631)一季报,中邮核心优选、中邮核心成长、中邮核心优势分别持有该股5125.62万股、4705.34万股和940.08万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分别为4.66%、4.27%和0.85%,三只基金共持有1.077亿股。

  而根据这三只基金的二季报,中邮系三只基金在持有百联股份的数量上略有调整,但总量基本没变,“坚守”百联股份成为中邮系的主基调。

  同样,友谊股份也是中邮系的重仓品种。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邮核心成长股票基金共持有友谊股份(600827)2119.54万份,占该股流通股比例为9.96%,中邮核心优选基金持有友谊股份1609.78万股,占该股流通股的5.57%,中邮核心优势持有该股789.5万股,占该股流通股的3.71%。“中邮系”三只基金共持有该股4518万股。

  而去年年底,中邮系旗下仅两只基金进入友谊股份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中邮系基金今年一季度已增仓友谊股份1000多万股。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