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16家央企抱团抢滩 新能源汽车国家队诞生
2010-08-18 08:41:1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主题:16家央企抱团抢滩 新能源汽车国家队诞生

 由国资委牵头,16家中央企业组建的电动汽车联盟将于今日成立。这意味着以提升中国电动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国家队将诞生。

  据了解,联盟成立后主要是在资源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和产能配合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共同发展电动汽车。联盟的近期目标是促进产业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中长期目标是要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动车企业和品牌。

  分析人士认为,自中汽协牵头国内排名前十的车企成立Top10电动汽车联盟之后,国资委成立的电动汽车联盟更具“官方”色彩,将在电动汽车资源整合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用,在相互协作上要优于其他同类联盟。

  目前参与联盟的车企为一汽、东风、长安汽车(000625)这三家,其他央企包括东方电气(600875)、南车股份、中海油、中航科工、国家电网、中石化、南方电网等。

  一段时间来,一些央企纷纷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也出现了“各自为战”的情况。如国家电网日前宣布,到今年年底,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这一庞大工程将涉及27个省市;中石化以北京为试点地区,将全市规模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油(气)电综合服务站,并逐渐向全国推广;中海油则计划通过合资公司(普天海油)在两个以上省会城市建设充电站。

  国资委牵头组建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的初衷正是源于“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

  一位车企知情人士说,根据联盟的筹备方案,到2012年,央企大联盟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将增至1000亿元,未来还可能将个别央企的新能源汽车资产并入联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0-08-18 08:41: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今天,16家央企的主要负责人将齐聚北京,出席“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成立大会。据悉,国资委召集这些巨无霸“抱团”是希望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通过统一产业技术标准,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共享技术成果。

  “我们公司主要负责人都已到北京了,公司董事长徐留平今天将代表长安汽车(000625)和一汽、东风、中海油的老总共同在新能源汽车央企联盟的协议书上签字。”长安汽车对该联盟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协同效应显著

  “16家央企成立联盟,对央企大力提高新能源技术,在零部件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都有积极意义。央企合作,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同时,还将打通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加速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成熟。”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此次央企联盟的成立,可以均衡产业利益,“有些行业的新能源投入是赚钱的,有些短期内则难以见到效益,央企联盟能够有效地平衡各企业的利益,企业可以减少短期的顾虑,专心做大事。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说是重大利好。”

  据介绍,该联盟还初步确定了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锁定了纯电动汽车及相关核心零部件技术。在参与企业的合作方式上,该联盟计划通过建立平台,对电动汽车的共性技术进行交流、探讨和研发。

  “东风一直在做积极的准备工作。”东风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国资委牵头成立新能源汽车央企联盟持支持态度,并将按照联盟的部署和要求来开展工作。”

  8月12日,东风汽车(600006)公司在武汉举行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以实际行动支持联盟的成立。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周文杰告诉记者,“未来5年,东风汽车将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仍需克服重重挑战

  然而,车企相关人士也指出,联盟要能实现积极有效的发展,也有重重挑战需克服。如,企业一起造电动车,如何避免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据悉,在每个项目开发之前,联盟内的单位要先签订归属方面的协议。在共享时,将无偿向联合开发会员单位辐射和推广,并采取相对优惠的条件向联盟内未参与开发的其他单位有偿转让,采取有偿方式向联盟外的其他企业转让。

  “国资委希望避免投资浪费和产能过剩,为中国电动车实现‘弯道超越’节省时间和资金。”东海证券分析师吴文钊认为。但他同时表示,平时互为竞争对手的企业之间,要转变成研发上的联合开发,还是有难度的。

  此外,在电动车领域保持领先的民营企业比亚迪也被排除在联盟之外,令业内颇为惊讶。“但这不会影响比亚迪在工信部和发改委的指导下参与电动汽车行业标准的制订。”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表示。

2010-08-18 08:41: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17日联合发布第二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上海汽车(600104)、一汽海马、长安福特、奇瑞汽车等12家企业的61款车型入围。

  这次入围的车企中,奇瑞和长安汽车(000625)成为最大赢家。据统计,奇瑞汽车公司有东方之子、奇瑞A1、风云2等17个车型入围;长安汽车的合资公司和自主品牌共有10款车型入围。上海通用、北汽福田和一汽海马分别有5款、1款和2款车型入围。业内分析师认为,产品入围的上市公司将会直接受益。“主要是长安汽车、上海汽车和海马股份(000572)。”

  长安福特相关人士表示,该政策的发布,将会对1.6L以下节能型小车的销售起到很大拉动作用。

  根据此前发布的方案,中央财政将对消费者购买以上车型的节能汽车给予每辆3000元的补助,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兑付给消费者。

  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对记者表示,政府推出此项政策是为了引导消费方向,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成是为了刺激销售的“促销政策”。

  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看,自第一批节能车推广目录公布以来,该政策的拉动作用相当显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8月初发布的7月份汽车产业发展信息报告显示,政策实施的第一个月,效果十分明显,列入第一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的部分车型出现热销。在乘用车销量环比下降3.44%的背景下,第一批71款节能汽车产品7月份的销量为57353辆,环比增长11.75%。

  中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7月以来,部分厂商在节能车补贴的执行上都落实得比较明确,不少厂家和经销商都是将补贴先行垫付给消费者。同时,不少经销商对没有入选节能汽车目录的车型也打上了“节能3000元促销”的旗号,希望通过这种“自掏腰包”式的优惠,借政策东风来提升销量。

2010-08-18 08:41:4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昨日,一则“16家央企8月18日将成立‘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的消息引起业界关注。名单中不仅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中海油这些早已明确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央企巨头,更首次出现中石油的身影。在观察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能源领域的五大央企将悉数进军新能源汽车,而围绕电动车充电站、电池等产业链的竞逐也将更趋激烈。

  中石油

  首次结缘新能源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联盟名单中,中石油的名字赫然在列。此前,中石油集团一直奉行在新能源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发展与主营业务相近的煤层气、燃料乙醇和油砂等新能源,但从未明确表示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承认,利用现有网络在加油站内设充电装置的确是一个趋势,中石油对相关技术也有过研究,认为装置的技术难度不大,但最大瓶颈还是电池充电时间过长,因此并不急于在加油站推广。

  “目前,中石油没有计划发展主业之外的新能源项目,仍将发展重点放在煤层气、页岩气、纤维素等非粮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上。”中国石油(601857)副总裁、董秘李华林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说。

  尽管如此,在中石油集团年初举行的审议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常务会议上,有关领导也要求对规划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这就为中石油此后加入新能源汽车阵营埋下了伏笔。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的石油业老大也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这一领域将真正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围绕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桩、电池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争夺将显著激烈,而相关标准的制定及产业链的分工也亟待明确。

  能源巨头

  暗战电动车产业链

  和中石油的姗姗来迟相比,其他几大能源央企其实早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翻江倒海”。如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年初就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本报记者昨日从中石化集团获悉,该集团旗下江西新余石油分公司近日也在申请加油站增充电、换电池功能,并获得新余市政府批复,新余石油旗下41座加油站将提供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换电池服务。

  在中石化集团内部人士看来,充电、换电池功能在加油站的成功实现,将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实现加油站加油和充电、换电池一体化。

  但两大电网公司并不希望仅仅在未来新能源汽车时代甘居幕后,它们也有意成为该领域的基础设施供应商。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一位副所长就在近日召开的上海世博会“电气化—未来驱动力”论坛上就透露,到今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

  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将于2015年建成1700座公共充电站和300万个交流充电桩。

  而中海油去年已向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神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以在天津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

  “发展电动车是公司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通过抓住新的契机来带动新的利润增长点。”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对本报记者表示,电动车的核心就是电池,而中海油也是从核心入手,收购力神公司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一核心。

  充电站

  标准制定需提上日程

  业内人士指出,联盟成立后将结束国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单打独斗的局面,意味着16家央企将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共同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不仅将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而且也将提高与国外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不过,中信证券(600030)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殷孝东认为,关于充电站标准的制定也需要提上日程,而由于技术上没有先例,新能源汽车在与电网的合作方面也有待观察。

  “总体上,这一模式还处在探索、尝试阶段。但长远来看,这肯定是个方向。谁先尝试,谁就可以在标准制定、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优势。”殷孝东说。

2010-08-18 08:41:5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5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在新能源政策支持下,我们预计2010-2015年我国年均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到35.2万辆,2015年需求量将达97.7万辆,年均增长率216%。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热潮有望先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

  综合考虑国家电网2015年前建设1700个充电站的规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我们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充电站建设年均投资有望达到30亿元,年均增速50%以上,到2015年我国充电站建设投资有望达到48亿元。

  实际上, 充电站建设的导火索已经引燃。国家电网此前宣布,今年将建设75座充电站;南方电网则宣布,今年将建设超过80座充电站,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的充电站建设计划基本如期执行。这增强了我们看好充电站市场后期走势的信心。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充电站,包括直接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三个部分。而在这三部分中,直接充电设备是充电站的核心,一般占充电站成本的50%左右。我们预计,到2015年,直接充电设备市场容量可望达到24亿元以上。

  【投资建议】

  目前已经进入充电站建设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奥特迅(002227)、科陆电子(002121)、思源电气(002028)、许继电气(000400)、国电南瑞(600406)等。其中奥特迅是深圳市最早的两家充电设备提供商之一,掌握了大电流快速充电技术,收入规模较小,最有希望在充电站发展的大潮中获得快速发展,建议投资者长期关注。
2010-08-18 08:42:1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6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8月18日,国资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布会,牵头成立“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联盟将由长安、东风、一汽、上汽等汽车企业联合普天等国有能源企业组成。

  新能源汽车国家队成立,被外界一致解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迈出的实质性一步。8月3日,发改委牵头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草案)》首度曝光,1000亿计划投资目标引起舆论哗然。根据草案:政府以将纯电动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在未来10年分两个阶段,换取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根据推算,新能源汽车未来年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以混合动力代表的节能车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

  为配合新能源汽车国家队组建,8月12日东风汽车(600006)集团抢先发布了酝酿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明确第一批16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未来5年东风公司将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

  而就在东风发布新能源战略后一天,国资委直属的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简称“普天海油”)在北京召开“普天海油电动轿车商业模式及配套动力电池自动快换系统技术专家评审会。”

  普天海油是央企内部,来自传统汽车行业之外,投资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样本。普天海油是由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普天”)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共同出资于2009年8月注册成立,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整车系统、充电站建设及运营等业务领域。

  “目前普天海油与长安、东风、一汽、上汽都有合作。”8月16日,普天海油董事会秘书杨敏告诉记者,“我们目前在推的是我们在国内首创的自动换电系统,希望借助央企联盟这个平台,与电池生产企业以及和整车企业合作,实现标准化对接。”

  争夺充电站

  为了迅速进入电动车领域,普天海油成立后即开始了一系列“合纵连横”。2009年底普天海油与众泰汽车签订协议,为华泰提供加电站网络系统技术和配套商业模式;众泰汽车按照普天海油要求,推出适合商业化运营的纯电动汽车。

  今年7月底,普天集团总裁邢炜与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会见,希望与上汽在新能源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中国普天也在力推下属企业上海普天(600680)在参与世博会有关的新能源汽车运营系统示范工程活动的同时,争取参与建设充电站运营管理系统,并提供运营管理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目前推出主要针对电动轿车的三分钟自动换电系统之外,在充电站建设方面,普天海油已经出资在深圳建立一个充电站,南方电网负责供电。“普天海油已经分别与20多个新能源试点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下半年,我们将以城市为单位,大范围开展充电站的建设。”杨敏表示。

  与普天海油的热情同样高涨的央企,还有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等。最新的消息显示,到今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将完成7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6209个充电桩的建设。

  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将于2015年建成1700座公共充电站和300万个交流充电桩。南方电网则借深圳这一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已在去年12月建成首批两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合计134个充电桩。

  觊觎新能源的,不光是普天海油。中国石化(600028)北京石油分公司已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的范围将逐步扩展到全市,未来还将扩展到天津和河北等地。

  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预测,央企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必然趋势,“不排除资金和技术实力密集的航天、军工等大型央企的进入,包括充电站、电池、电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有三分之一技术和产品来自于传统汽车产业之外。”

2010-08-18 08:42:2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7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电动车大跃进

  即将成立的央企电动车联盟,共分三组,第一个是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在内的整车组,第二个是电池组,第三个是能源供给和服务组,包括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内,承担充电站建设等。

  国资委希望,通过联盟整合央企资源,形成合力。同时规范各企业职责,避免央企各自圈地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电和油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电的使用是要划入国家电网的,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来是加油站,现在却要投成充电站,有跑马圈地的“嫌疑”。

  “举例来讲,充电站建设在欧洲最成功的是法国电力,法国电力现在也是电动汽车系统最大的用户。法国电力目前与丰田合作,在欧洲各国以出租的方式运行丰田插电式Prius,这方面我们的国家电网是可以学习的。”

  实际上,跑马圈地形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竞争,只是央企新能源热潮中可能存在的现象之一,而急功近利所表现出来的盲目攀比,在电池领域更危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专家告诉记者,在电动车领域内,目前最为盛行的炒作是——某某企业的车充一次电跑得远,某某企业的电池单体做得大。

  “实际上一台电动车能跑200公里还是300公里,取决于车里放了多少电池,跑的时间越长,拉的电池越多,而电池价格是车价的5-10倍。因此单纯比充电一次跑的距离是没有意义的。”

  目前央企在电池领域的方向是大能量密度和大功率密度。在电池领域,韩国的三洋、日本的松下、索尼、法国的SAFT、美国的Valence是世界最顶端电池公司。他们不缺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但是他们却不做大电池。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整个新能源领域讲故事的多,踏踏实实做事的少,有能力做事的更少。很多企业和地方都在搞新能源,一方面是为了GDP,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国家的补贴。央企进入正在加剧新能源过热。”

  国资委牵头成立新能源央企联盟,正是为了规范新能源投资的无序,提前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洗牌。

  电池业已然依赖游击队

  国家队入场,受冲击最大的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池制造业,锂电池在中国经历过四次热潮,央企一直都参与其中。

  第一股热潮是在1986年,比亚迪投资电池领域前后,央企投了钱主要做的是手机电池,第二股热潮是笔记本电脑电池,第三股是电动自行车电池。第四股热潮是汽车电池,这次央企来势最猛。

  对央企投资电池领域,业内不乏批评之声,

  “在第一股热潮里,那些央企要不就是早就倒闭,要不就是已经溃不成军。而在第二股和第三股热潮中,央企依然没有得利。”美国valence公司(威能科技,198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高科技公司)亚太区总监董明博士告诉记者,“在电池产业,目前民企是走在央企前面的。目前电动车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电池,电控和电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传统产业的延伸。”

  威能科技有国际锂电黄埔军校之称,董明对央企集体进军电池产业感到担忧。原因很简单:在手机电池制造上,比亚迪可以参照日、韩技术标准,但现在面对汽车电池全世界都还不成熟,没有一个技术标准可以参照。

  “汽车电池是提高了一个大台阶,一个汽车电池相当于上万颗手机电池。原来的发展理念无法适应现在汽车电池的发展。这几年的发展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成果,未见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

  实际上,目前央企在电动车电池领域的套路就是大投入、广招人、买技术。此前中航锂电买的就是民营企业深圳雷天公司技术,而中海油先后收购具有国企背景、以前做锂电池电解液的天津金牛、入股天津力神等等。“至少在电池领域,央企联盟的成立不会对民企造成威胁。”董明告诉记者。

  目前很多跑在路上的电动车使用的电池都来自于民营企业。以电动车运营规模最大的杭州为例,现在真正用锂电池的公交车最多的是杭州,目前杭州6条公交线路有105辆油电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全部来自杭州的民企——杭州赛恩斯能源科技,而工信部第一辆12米的大巴车使用的电池也出自这家公司。在国内,在理电池领域非常抢眼的比亚迪,同样是民企出身。

  民族证券的曹鹤认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应该走政府主导的路线,央企电动车联盟的成立是正确的选择。不过,国资委牵头的央企联盟并不阻挡民营企业参与竞争,地方政府对于民企的支持力量也不容忽视。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认为,央企电动车联盟对电动汽产业开拓有利,也会为产业培养一批人才,这些人才以后会逐步扩散到民间。

  目前在锂电池行业,中国的专业人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本土人才,但由于中国以前没有这个产业,这种人才很少。另一方面就是海归,一种是做过基础研究,但缺少有产业经验的;还有一种是研究经验与产业经验都具备的,而这种人能够放弃国外高薪待遇而回国更是少之又少。

  “有钱可以买技术和人才,但是技术和人才是有限的,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对这个产业踏踏实实的积累,央企更应该走在前面。”董明最后强调。

2010-08-18 08:42: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8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在成功进军乘用车领域后,江淮汽车正想“抢道”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日前,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和天津正道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安徽江淮正道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淮正道汽车),该公司未来8年内将形成100万辆车的产能。这起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中,江淮汽车看中了正道汽车什么?合资前期准备进展如何?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

  在踏准了乘用车市场的发展节奏后,江淮汽车将下一个目标放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考虑到自身资源不足以支撑公司顺利完成远期目标,江淮汽车走上了合作之路。在左延安看来,与正道汽车的合资,是基于双方优势的又一次精准定位。在经过仔细考量后,左延安认为,“正道汽车是一家年轻而有优势的企业。第一,正道汽车具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旗下拥有一大批汽车资深人才、新能源汽车专家及汽车企业管理人才,当然也包括制造管理、研发和财务人才。第二,从技术上分析,正道汽车具有领先一步的新能源、低碳发动机技术,虽然距离量产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过程,但已经初步显示出成本优势。据正道汽车介绍,他们收购了一家电池企业,并通过创新思路,生产出满足不同需求的电池,大大降低成本。第三,正道汽车具有很强的海外融资能力,这是江淮汽车并不擅长的。”

  融资能力也正是外界对江淮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最大担忧。江淮汽车公告显示,一旦江淮正道汽车成立,其注册资本达7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亿元,双方各持股50%。未来江淮正道汽车总投资将达300亿元。江淮汽车拿什么来下如此重注?对此,左延安表示,“我们已经商量一致,未来江淮正道汽车将成为融资、再融资的平台。将来,江淮汽车将更多管控研发、营销,正道汽车负责融资,这样双方均可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他还认为,这种合作模式,让江淮汽车绑上了一根安全带,仅需要支付初期投资,就可以乘上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