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多部委接连剑指车市乱象透露哪些信号
2010-09-05 21:32:2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96
回帖数:21881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11
主题:多部委接连剑指车市乱象透露哪些信号

 近期,多个部委接连出手治理车市乱象,其中透露的信号耐人寻味。

  财政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地方各相关部门和企业严格做好节能汽车推广补贴兑付工作,要保证推广财政补贴及时兑付,并严格执行价外补贴政策,不得将财政补贴纳入企业优惠额度。违规者将加大处罚力度。

  分析三部委办公厅联合发布的这一通知,无疑是针对近段时间以来,车市节能汽车补贴发放环节的一些乱象。

  截至记者发稿时,共两批132款汽车进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目录。然而,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记者跟踪采访发现,有的经销商装糊涂,拒绝、拖延兑付3000元的节能补贴;有的将市场优惠缩水,以财政补贴替代市场优惠,变相把补贴“贴”进自己的腰包;此外,由于不同批次进入目录的车型相差时间拉得过长,从市场层面看有不公平竞争的嫌疑;而一些性急的经销商进入目录前就打着节能汽车补贴的旗号把一部分市场优惠说成是“先行发放国家补贴”,也干扰了节能汽车的消费导向作用;另外,有业内人士质疑,厂家上报的节能汽车油耗有的有水分。难怪有业内专家认为,这次3000元补贴政策被打了折扣,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预计到2012年,财政补贴推广节能汽车将达400万辆以上,实现年节油7.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30万吨,推动节能汽车消费4000亿元以上。应当说,节能汽车补贴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只不过因前期执行环节监督不力造成乱象丛生,对此,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反思,及时完善政策执行细则。如果任由一部分经销商“巧取豪夺”,一部分本应惠民的财政补贴难免会成为减缓车价下跌趋势、维持经销商利润的“小棉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