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4 |
|
主题:上海本地股重组大戏进入高潮
紧盯十大集团整合路径 上海本地股的重组大戏进入高潮。从新东航到新上药,再到即将问世的“新友谊”,上海国资重组的步伐在加快。市场认为,现在已到上海国资年内“证券化率30%”目标的冲刺阶段,接下来,上海国资重组股有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控股公司的数量来看,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控股数量较多,而其旗下公司重组的预期也相对更高。
紧盯三大重组路径
事实上,上海国资重组的故事对于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在市场此前相关概念的炒作中,市场对重组路径和对应的投资策略也形成了一定的猜想。但本轮发端于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上海国资重组打上了深深的“政府主导”烙印,这使得在具体的重组方案未披露前,任何猜想都只能具有合理性而不具备必然性。
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张朝晖认为,虽然目前停牌重组股还没有披露具体的重组方案,重组的细节无法推测,但从已经宣布重组的公司中,可以推导出一些结论。首先,实际控制人是地方国资委,同一企业集团控股的相关上市公司由于实际控制人相同,易于整合,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实际控制人为地方国资委,主业相同或接近的上市公司有利于做大做强,重组可能性较大。第三种是重组方一般是行业龙头,业绩优良,实力雄厚,近年有过融资行为,资金较为充裕。被重组方一般市值较小,近年没有融资行为,不存在重大诉讼、重大债务等或有事项。
“从大的思路上讲,不外乎两种,一种思路是吸收合并,即两家公司之前由一家合并另外一家,而另外一种思路是新设合并,即将一家公司资产并入另外一家,再把实际控制人其他资产注入到空壳公司中。 ”张朝晖表示。
寻找下一个重组机会
尽管上海市国资旗下有72家上市公司,初看起来数量还是很庞大,不容易找到投资思路。但倘若投资者做一个筛选,去除那些已经整合过的、整合方案已经较为明确的,以及整合空间不大的,实际上只有十个集团值得关注。
上海国资委下属集团中还未整合过的集团包括上海华谊集团、上海仪电控股集团、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兰生有限公司、华虹集团、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上海机场(600009,股吧)集团、上海申通地铁(600834,股吧)集团。
这十个集团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氯碱化工(600618,股吧)、双钱股份(600623,股吧)、三爱富(600636,股吧)、飞乐音响(600651,股吧)、飞乐股份(600654,股吧)、龙头股份(600630,股吧)、隧道股份(600820,股吧)、东方创业(600278,股吧)、兰生股份(600826,股吧)、上海贝岭(600171,股吧)、长江投资(600119,股吧)、上海机场、申通地铁等。
“区国资委下属的上市公司可以关注一个点,就是区国资委的持股比例是否达到26%。 ”联合证券表示,上海市国资委对区国资委控股公司要求最起码达到26%的持股比例,那么目前一些没有达到这一比例的上市公司就可以适当关注,比如黄浦区国资委旗下的新世界(600628,股吧)、浦东新区国资委旗下的上工申贝(600843,股吧)和浦东建设(600284,股吧),静安区国资委旗下的上海九百(600838,股吧)等。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