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中国平安:否认另辟融资渠道
针对昨日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平安正在另辟蹊径,寻找其他融资计划,可能包括增资配股和发起私人股本基金的说法,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予以否认,认为该报道捕风捉影,完全不实。
据英国《金融时报》综合来自纽约的银行和保险业的消息称,中国平安的融资工作正在另辟蹊径,筹划其他融资计划。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最近几个月频繁与高盛进行商谈,征求某个私人股本基金融资的建议。
对上述消息,平安新闻发言人予以明确否认。据记者了解,中国平安旗下重要的资本运作平台是平安信托。该信托公司近期推出的“辉煌系列”股权投资信托产品,受到市场的热捧,“辉煌系列”产品预约金额较大,起点为1000万。此外,平安信托正在和一些海外知名基金公司探讨,合作开发一些概念独特的PE产品。市场对平安变道再融资的误解可能由此而来。
中国平安的再融资由于额度巨大一直备受市场关注。5月 9日中国平安曾经表示,公司在慎重研究后认为,鉴于现阶段中国资本市场较为波动,再融资申报的条件和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公司在现阶段(公告之日起至少6个月内)不考虑递交公开增发A股股票的申请。但公司将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者承受能力,慎重考虑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报和发行时机。5月13日中国平安股东会通过了增发不超过已发行H股20%的H股股份的议案。马明哲在股东会上表示,无论是H股增发两成还是可转债的发行,都是公司的决定。公司会审慎研究发行时间。
又讯 记者昨天获悉,截至昨天,中国平安的救灾捐赠已经突破7200万。据悉,截至5月22日,中国平安员工为此次四川灾区自发捐款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这是目前中国保险企业中额度最高的员工捐款。至此,平安企业及员工捐款捐物总额已突破7200万元。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携集团执行委员会带头踊跃捐款,此外由马明哲个人通过他的明园慈善基金已先期向灾区捐赠500万元。
灾情发生后,中国平安当日即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捐赠500万元,此后又追加捐赠3000万元用于重灾区汶川、北川的小学重建和修缮。同时,中国平安各单位员工也踊跃捐款捐物,21日平安又向四川地震重灾区紧急捐赠价值200万元的救灾专用帐篷;截至22日,中国平安员工自发捐款已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截至22日中午12点,中国平安旗下产险、寿险、养老险累计接报案2294起,已赔付保险金798.73万元,预计赔付保险金逾1150万元,身故客户240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以税前6600多万元薪酬成为股民和公众热议的话题。近日,中国平安(601318)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以税前6600多万元薪酬成为股民和公众热议的话题。 眼下,股民心中最难释怀的是CPI、大小非解禁、再融资等难题。再进一步作微观观察,股民现在骂声最大的是中国平安1600亿巨额融资,因为该计划在上个月该企业的“股东大会”通过方案之后,近日将送证监会审核。此时,中国平安的年报公布之后,平安高管4000至6000万元的薪酬成为股民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并成为进一步质疑中国平安的“事件”。 平安起码制造了3只“蝴蝶” “你认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近期股市大跌的主要原因吗?”这是新华网发动的一项调查,有几万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有72.75%的人选择了“是”,有25.37%的人选择了“是原因之一”,仅仅有1.88的人选择了“不是”。而在网上许多论坛、贴吧上,称中国平安是造成股市狂跌的罪魁祸首的大有人在。 “这是典型的蝴蝶效应。”深圳股民朱强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悲观的预期使得中国平安股价不断下挫,由它为代表的一些权重股引发金融股集体下跌。他说:“在我看来,中国平安今年来对股市制造了3只蝴蝶。千亿大融资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获得高票通过是他制造的第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到现在还在飞,而且还要飞到H股,太保减持你能说与此无关吗?3月21日中金公司出台《中国平安寿险业务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的报告,我看是第二只蝴蝶。这一下,中国平安的股民蔫了不说,整个A股市场跟着陷入估值迷局,大家都在审视我手中的股票值不值现在这个价钱。好了,当大家对融资案骂得疲惫不堪高层不见反应之际,来了个马明哲的6000万元高薪门事件,焦点一时间转移到管理层身上。高薪门进一步加剧股民对再融资引起股市恐慌的怨恨,这下机构也连累了,不少券商接二连三跟着唱衰,这不是一只蝴蝶是什么?” 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好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美国洛伦兹发现的这一“蝴蝶效应”理论现在也屡屡被用到股市上。“你可以把我的说法当作瞎比喻,呵呵!”朱强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我宁肯将它当作中国平安的薪酬门事件,包括它的其他问题的后果,我将它看得严重些,这样便于做投资的人能知进退,以免到头来输得不明不白。” 避重就轻 与信息披露不充分 被朱强这样的股民称为“高薪门”,的确再度让平安走向风口浪尖。在几天前中国平安发布的年报上,其掌门人马明哲的税前薪酬达6616.1万元,扣除捐赠与税收,税后实际报酬依然高达2579.4万元,较上年大涨92.75%。首席保险运营官梁家驹的税后薪酬更高达2688.2万元,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的“打工皇帝”。而披露薪资的12名平安高管,共有5人的税后薪资在千万以上,最低的也达389.4万元。 年报被媒体“挖掘”出来之后,有关平安的讨论焦点暂时从再融资争议中转移出来。中国平安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王利平出来对媒体表态,说2007年高管薪酬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是来自年中发生的长期激励计划首次支付。根据他的说法,中国平安定下的这一长期激励计划的首次支付4.93亿元的奖金被超过400名中国平安员工分享,由此“一方面为平安的国际化战略在吸引人才上给出了充分的薪酬保障,另一方面也抵御了来自新兴公司的挖角压力。” 王利平还向媒体提供了一个避重就轻的说法:尽管马明哲捐赠与被课税前总薪资达到了6616.1万元,但他的工资津贴与其他福利部分却只有481.9万元,与上一年度变化不大。 但这些并不能令股民信服,大都认为是转移视点,避重就轻。25日傍晚,股民发现平安官方网站上挂出《中国平安长期激励计划首次支付》的新闻稿,但在此之前并没有相关的报道。网上有股民说:至今为止,尚无媒体质疑该激励计划的透露时间。在此之间,虽然说是经过“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反复研究”过,但包括该公司的网站,并没有提过该激励计划。按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原则,这也许是个疑点。 除了以香港市场作为激励计划之外,平安方面同时还拿出“平安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作为理由。王利平说,平安的薪酬设计是与公司的策略愿景紧密挂钩的,因此,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有国际化的人才;而要吸引国际化人才,也自然要有国际化的薪酬水平。 对此,股民更不以为然,避重就轻的不仅是平安的高层表态,有媒体也在为平安“背书”,说马明哲2007年包括长期激励在内的薪酬总额高达6600万元人民币。可经细细做了算术之后,发现这个报道是不对的,马明哲去年实际到手的收入只有579.4万元。文章一登出,马上就有人质疑:“平安有钱,花钱砸公关,怎么不可以呀。”事实上,即使是为他“背书”的媒体也指出,平安保险的年报一出来,马明哲的天价薪酬立即遭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这或许也和平安之前推出的1200亿再融资规模有关,因为平安的巨额融资成了此轮股市暴跌的导火索之一。看来,股民朱强说“高薪门”也是一只“蝴蝶”正在产生“效应”不无道理。 声东击西: 暗渡陈仓能过关? 身为股民的朱强有着一种敏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高薪门事件似乎转移了再融资的声音给中国平安的压力。”朱强告诉记者,“我现在并不持有平安的股票,我可能看得更加平静,更加清醒。你看看,他平安月底要提交主管部门审核再融资方案,同时就在争议薪酬的时候已经出手了,宣布准备到香港再融资。” 经朱强一“点拨”,记者身边另一个股民似有所悟地说,“原来这样,可能吗?” 朱强评价,中国平安的千亿再融资确实使中国股市产生了起码是心理上的变化。但事实上可能不仅限于如此。为什么平安要逆势强行操作再融资? 有媒体披露,去年年初, 招商证券研究员罗毅率先发现保险股潜在价值,一举奠定了业内地位。而自去年11月以来,中国平安的股价便从149.28元的历史高位一路剧跌,至眼下的仅收在51元左右。3月20日,罗毅决定将中国平安的精算价值从170元下调为60元。这一天,正是中国平安发布年报的时候,这时的罗毅不再乐观了,认为中国平安高额净利润赖以支撑的投资收益在今后可能难以持续,对其估值体系需要重建。去年中国平安实现投资收益570亿元,比2006年增长168%,其中486亿元是股票和基金投资收益。罗毅预计,受市场行情影响,中国平安的554亿元交易类资产今年可能会出现20%至30%、也就是110亿至160亿元左右的亏损。另外,中国平安21.5亿欧元代价买入富通投资50%的股权,罗毅也不看好,因为掌握不到富通的管理权,只能当作是个战略投资。他还认为平安银行的问题是储备严重不够,600亿元规模的贷款,储备总额只有4亿多元。而去年为上市公司贡献近15亿元利润的证券业务,今年增长或难以持续,甚至可能会拖累中国平安的业绩。有人更认为,资金不足是平安硬闯再融资门的背后动因之一。 王利平提到的国际化可能也是再融资的“动力”。“ 市场传言称平安是为收购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保诚集团’而融资千亿。”化名为“霹雳扒拉”的股民对平安的企图意有所指,他说,从1月21日的98元最低跌至65元,跌幅达三成。反对天量再融资的战斗,实际上在那一刻就打响了。在中国平安连续跌停的1月21日和1月22日,有基金买入和卖出的金额分别为6.885亿、16.7亿。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平安此后再度进入下行通道。主张“再融资的负面影响远超大小非”的和讯信息首席分析师文国庆也指出,平安是一个特别的案例,再融资对它来说也许是一个超越中国人寿(601628行情,股吧)的绝好机会。虽然对于平安自己来说这是合理的,比如它想拿这笔钱去海外抄底受次贷危机影响的金融机构,这样的机会过去后就再也不会有了。但是,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它却造成了理解上的矛盾。 “难道它会仅仅为了当回霸主吗?现在的股民并不那么容易对付。”朱强感慨地告诉记者,“薪酬门之后,平安玩足了声东击西之后,他也可以暗渡陈仓。但如果逆风太盛,说不定平安自己先是难以平安。” 相关链接 马明哲: “A股最贵老板” 1983年夏,马明哲调到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工作,就职于该地的劳动人事处。因为会开车,马明哲被选中担任当时蛇口工业区总经理袁庚的专职司机,并兼任蛇口工业区劳动人事处车队的队长。由于早年丧父,单亲家庭培养了马明哲忍耐和少言寡语的性格。而作为领导的司机,这样的性格恰恰是最合适的。不久,马明哲就赢得了袁庚的赏识和信任。在袁庚身边工作了两年之后,精明能干的马明哲被安排到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工作。 1988年,袁庚又委派马明哲参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从此,他的好运来了。 从1988年到2007年的20年间,平安保险从一家总资产5312万元、13个员工的小企业,发展为一家总资产达6500多亿元,在沪港两地上市,业务范围覆盖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的综合型金融保险集团。 平安H股在香港一路“高歌猛进”,从2004年横盘于12至15港元,到2007年10月3日最高攀至124港元。同时马明哲的“薪酬路线图”也出现大幅拉升。自2004年至2007年的税前报酬分别为1170.4万元、1413.5万元、2351万元、4616.1万元。其中,2007年的实际报酬,还要加上马明哲未领取的2000万元,被他直接捐献给了宋庆龄基金会。 2007年7月《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 “中国上市公司最贵老板”榜单,即非国有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人员。中国平安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以1338万元的年薪夺冠。
该贴内容于 [2008-05-25 14:57:49] 最后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