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交通银行: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2011-01-11 17:31: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交通银行: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交通银行: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来源:搜狐证券 2011年01月10日13:33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2010年12月份外贸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010年12月,我国进出口值29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环比增长4%,月度进出口总规模首度突破2900亿美元。其中出口15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环比增长0.5%;进口1410.7亿美元,同比增长25.6%,环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交通银行5.67+0.081.43%农 产 品16.60-0.05-0.30%比增长8%。出口、进口月度规模双双突破上月历史记录;贸易顺差130.8亿美元,同比减少28.9%。

  2010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12月我国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贸易顺差大幅收窄。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顺差成为主要顺差来源。2010年我国一般贸易项下逆差472.5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9.5倍。其中出口7207.3亿美元,增长36%;进口7679.8亿美元,增长43.7%。同期,我国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增长22.2%,相当于2010年总顺差规模的1.76倍。其中出口7403.3亿美元,增长26.2%;进口4174.3亿美元,增长29.5%。

  从贸易国别分析来看,贸易逆差主要来自于日本与东盟。2010年我国对日本贸易逆差556.5亿美元,增加68.5%,其中对日本出口1210.6亿美元,增长23.7%;自日本进口1767.1亿美元,增长35%。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927.8亿美元,增长37.5%。

  从进口增长较快的商品结构分析来看,农产品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推动进口总量上升的主因。2010年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2亿吨,下降1.4%,但进口均价上涨60.6%;进口大豆5480万吨,增长28.8%,进口均价上涨3.6%。

  从出口增长较快的商品结构分析来看,机电类商品仍然占据主流。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增长30.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887.9亿美元,增长29.1%;机械设备出口3098.3亿美元,增长31.4%。

  进口增速出现下滑,但当月总量仍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2009年基期增速较高的影响,从2009年11月到12月,进口总量增长176.76亿美元左右,而从2010年11月到12月,进口总量仅上涨106.41亿美元,导致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二是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有限,且同期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仍在高位震荡。如2010年铁矿石及其精矿价格上涨60.6%;三是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进口农产品和机械产品需求上升。如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总量增长28.8%、进口汽车增长93.4%。

  出口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但当月总量仍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受2009年基期增速较高的影响,从2009年11月到12月,出口总量增长171.06亿美元,而从2010年11月到12月,出口总量仅增长8.22亿美元,导致出口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二是由于近期欧美等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状况有所改善,对欧美日的出口增速大幅回升。2010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797.1亿美元,增长31.8%。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853.4亿美元,增长29.2%;三是对部分经济增速较快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出口有所增长,2010年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927.8亿美元,增长37.5%。印度成为我国第10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617.6亿美元,增长42.4%。

  贸易顺差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在进出口总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出口规模上涨的幅度低于进口。从11月到12月,出口规模仅上升8.22亿美元,而进口规模上升106.41亿美元,因此贸易顺差大幅下降了98.19亿美元。

  2011年世界经济将筑底复苏上行,欧盟债务危机被限制在局部二三线国家,美国经济复苏渐趋稳固,日本仍然深受通缩困扰,新兴市场国家抑通胀稳增长、经济放缓有限,全球经济贸易环境总体将有所改善。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对抗国内通胀加剧、国外热钱流入推动本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加大。马来西亚、韩国、巴西等多国纷纷在外汇市场购买美元,稳定本币升值预期。中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年末采取加息政策抑制国内通胀压力。内外部持续的降温措施可能会降低未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但考虑到欧美经济复苏渐趋稳固,新兴市场外部环境趋好,整体放缓将较为有限,中国未来与新兴市场之间的贸易往来环境不会出现大幅恶化。

  二是发达国家整体筑底复苏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2011年欧债危机仍将继续在欧盟二三线国家发酵,而英法德等欧盟核心国家经济复苏状况良好,预计未来欧盟整体经济复苏状况将有好转。

  日本经济仍然深陷通缩泥潭,但生产状况正逐渐好转。日本总务省发布的11月全国消费物价指数为99.4,比去年同期0.5%,为连续21个月下滑。12月PMI上升至48.3,虽仍在荣枯分界线50以下,但趋势已经转好。预计2011年日本复苏将逐步渐趋稳定,但离较快复苏还有一定的差距。

  美国经济相对复苏较快,就业、生产、金融多个领域出现复苏势头增多的趋势。美联储近期也表态认为美国经济总体向好趋势增强,并表示轻易不会降低QE2的规模,再加上新近通过的8580亿美元的减税计划。2011年美国经济筑底复苏应该会有所增强。

  三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高位震荡。12月份RJ/CRB指数稳定在300以上的高位震荡。总体而言,基本回复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短期内进口成本可能会随之处于高位。

  四是国际领先指标方面总体出现好转。近期公布的OECD国家11月份商业和消费者领先指标(BCI&CCI)出现小幅上升趋势。OECD国家的BCI从10月份的101.4257上升到11月份的101.6542;OECD国家的CCI则从9月份的98.70599上升到11月份的98.92416。这表明主要国家的经济复苏信心和商业环境得以好转,2011年中国整体外贸环境将会有所好转。

  预计2011年我国出口增速将明显回调,大致在15-20%区间。从外部市场需求来看,新兴市场普遍进入高通胀、热钱流入、本币升值压力加大的状态,因而未来抑制通胀、抵制热钱流入的紧缩性措施将会持续增压,并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所下调;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筑底上行,欧盟核心国家与美国经济复苏较快,而日本与欧盟二三线债务危机国仍面临较大的压力。2011年外部市场需求总体回暖,未来出口的总量规模仍将有所增长。但是考虑到2010年较高的基期因素,2011年出口同比增速将下调至15-20%。

  预计2011年我国进口增速将大幅回落,大致在20-25%区间。一是从国内进口需求来看,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有限,前期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仍处于不断实施过程中,西部大开发和保障房建设仍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投入,因而未来我国进口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二是从外部进口成本来看,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仍将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1年期期货价格均高于当月到期期货价格,这表明未来价格上涨压力依然巨大。由于我国2010年大宗商品进口增速高于机电类商品,未来进口总量规模仍将有所扩大。三是政府通过扩大对外出口来压缩顺差的政策意图显著,近期高层在海外签订了不少大额进口合同;四是国外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将有所减少,中国进口相关技术实施产业升级的空间增大。综合考虑到2010基期较高的因素,2011年进口同比增速将下调至20-25%,略快于出口同比增速。

  预计2011年1月贸易顺差趋于稳定,2011年贸易顺差收窄至1500亿美元左右。虽然未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均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回调压力,但是由于中国本身的全球产业制造中心优势、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有限、欧美日筑底复苏渐趋上行、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高位震荡上行,2011年出口、进口总量仍会不断扩大,但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慢于进口。因此预计2011年当月贸易顺差新增额将有所回落,全年贸易顺差将会收窄至1500亿美元左右。

  执笔:陆志明,金融学博士,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

  联系:luzhiming@bankcomm.com, 021-32169999-1025

  图1:12月出口增速大幅下滑 图2:12月进口增速大幅回落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交行金研中心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交行金研中心

  图3:12月贸易顺差大幅下降 图4:11月份OECD商业与消费领先指标回升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交行金研中心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图5:11月对欧美日出口增速大幅反弹 图6:11月对东盟出口增速维持低位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图7:11月大宗商品进口增速上升 图8:12月大宗商品RJ/CRB指数高位盘整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图9: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中出口略升 图10:12月美国ISM制造业PMI中进出口双降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数据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

  表1:中国近几年的当月进出口额及同比增长率

  (亿美元) 出口 进口 顺差 出口同比% 进口同比%

  2007合计 12180.16 9558.18 2621.97 25.70 20.80

  2008合计 14285.46 11330.86 2954.59 17.20 18.50

  2009合计 12,016.63 10,056.03 1,960.60 -16.00 -11.20

  2009-01 904.54 513.44 391.09 -17.50 -43.10

  2009-02 648.52 600.30 48.22 -25.70 -24.20

  2009-03 902.42 717.34 185.08 -17.20 -25.20

  2009-04 919.18 788.18 131.00 -22.60 -23.00

  2009-05 887.58 753.69 133.89 -26.40 -25.20

  2009-06 954.09 871.59 82.49 -21.40 -13.20

  2009-07 1,054.20 947.91 106.30 -23.00 -14.90

  2009-08 1,037.00 880.00 157.00 -23.40 -17.00

  2009-09 1,159.38 1,030.06 129.32 -15.20 -3.50

  2009-10 1,107.62 867.75 239.88 -13.80 -6.40

  2009-11 1,136.53 945.60 190.93 -1.20 26.70

  2009-12 1,307.24 1,122.94 184.30 17.70 55.90

  2010-01 1094.75 953.07 141.68 21.00 85.50

  2010-02 945.23 869.10 76.13 45.75 44.78

  2010-03 1121.12 1193.48 -72.36 24.30 66.00

  2010-04 1199.20 1182.40 16.80 30.50 49.70

  2010-05 1317.62 1122.29 195.33 48.45 48.30

  2010-06 1373.38 1173.75 200.22 43.90 34.10

  2010-07 1455.20 1167.90 287.30 38.10 22.70

  2010-08 1393.00 1192.70 200.30 34.40 35.20

  2010-09 1449.90 1281.10 168.80 25.13 24.23

  2010-10 1359.80 1088.30 271.50 22.92 25.33

  2010-11 1533.30 1304.30 229.00 34.97 37.86

  2010-12 1541.50 1410.70 130.82 17.93 25.63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交行金研中心

  

(责任编辑:陈浩)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