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2011-01-17 09:06:1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西塞罗的话不无道理。而稍微回溯一下2010年A股的炒作就会很清晰地看到,从世博概念到稀土到军工到触摸屏到房地产反弹再到热点散乱,有一个板块势大力沉但沉寂良久。

  海运、海洋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等海洋板块基本上处于被忽视的角落,中海集运(601866.SH)的下跌幅度为3.24%、中国远洋(601919.SH)和中海发展(600026.SH)的跌幅都超过30%,长航油运(600087,股吧)(600087.SH)的跌幅为35%,振华重工(600320,股吧)(600320.SH)的跌幅甚至达到37%,远远跑输大盘14%的跌幅。

  业绩、估值等纠葛先放旁边,单是海洋经济被重新提到国家新兴战略的层面上,就给与海洋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海中自有黄金屋,这个板块亟待挖掘。

  蓝色板块雄起

  我们选择重新审视海洋经济,正是看到了这个板块所有人都不容忽视的巨大价值。

  据理财周报了解,新兴海洋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09年我国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型海洋产业的产值同比分别增长18.6%、25.2%、12.6%,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占比尚不足海洋经济总产值的2%,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而今年以来,无论是我国在南海权益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还是有媒体称国家将把海洋产业“扩编”至新兴战略产业之列,都说明我国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已上了一个新台阶,新兴海洋产业加速发展指日可待。

  此外,从全球化背景来看,世界已进入海洋经济大时代。人类对陆地的掠夺已经到了杀鸡取卵的地步,从陆地到海洋,是必然的选择。

  而我们都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全球海洋仅天然气储备就达140万亿立方米,而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更是巨大。并且,海水淡化也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解决1/5人口供水问题。在陆地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海洋经济是全球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国来讲,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十二五规划中对海洋经济浓墨重彩,这给包括海产养殖、港口运输、海洋工程设备等相关板块上市公司带来了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对市场超级敏感的私募也嗅到了海洋产业链条中的巨大投资机会。一位私募告诉记者,早已经建仓远洋航运和远洋捕捞题材的股票。此私募表示,我国在公海领域的渔业将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据理财周报综合来看,海洋板块基本具备了清洁能源概念、化工概念、稀缺资源、农业、港口运输、工程设备、生物医药、旅游等概念,可供开发的价值巨大。

  老蓝进可攻退可守,新蓝强劲

  海洋中的老蓝和新蓝同样不可低估。我们简单分类,老蓝是传统的老公司,包括航运、远洋捕捞、造船等公司,新蓝是新兴的板块如风电、海洋生物等板块中的公司。

  先说老蓝。除了海洋板块所具有的概念和价值外,低估值是其投资价值中不可缺少的一点。低估值虽然不是股价上涨颠扑不破的理由,但却是非常好的助力。

  连续两周,我们都能看到中海集运、中航油运等股票异动,不断有大单持续买入。并且,在持续一周的2800点争夺战中,中海集运、中航油运等超级大蓝筹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而我们的逻辑就在这里,这些海上大蓝筹持续被冷落,被弃之墙角,而它们已经积蓄了一年的力量。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航运股,其估值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以来,航运业持续处于周期底部震荡态势,航运股相对市场的估值水平则呈持续回落态势。

  航运股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对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进行了充分反应,估值的去泡沫化已经基本结束。目前航运股2010年动态PB和PE分别为15倍和1.9倍,也已经降至历史底部区域。

  此外,目前的市场存在的最大一个矛盾点就是资金既怕错过行情,又怕基本面变化带来的风险。因此,作为低价优质的老蓝来说,既能够回避风险,又可以防止踏空行情,对于资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尤其是2010年12月份,部分估值处于历史底部的蓝筹股得到大股东的增持,这是对这部分蓝筹股价值的一种认可。每一轮大级别的上涨都会消灭一大批低价股,2008年1664点以来,低价品种越来越少,市场只有农行一只2元股,5元以下也只有百家左右。从近期的盘面来看,低价股炒作的暗流正在涌动。

  而新兴海洋产业里的成员很多具有强大爆发力。比如金风科技(002202,股吧)(002202.SZ)已经在江苏大丰布局了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形成年产300台兆瓦机组机舱、轮毂的生产能力;而你可能也不知道,从海洋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已分离获得新型化合物有10000多种,其中50%以上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凝血等药理性活性。各国通过多年研究,现已知230中海藻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药理作用,有246种海洋生物含有抗癌物质。而山大华特(000915,股吧)(000915.SZ)和澳柯玛(600336,股吧)(600336.SH)的子公司已经介入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产业链三大逻辑

  目前,已经有不少新上市公司加入到这个蓝色军团,构成海洋产业初步的链条,将来还会有进一步的成长和扩容。从目前来看,投资海洋产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逻辑。

  首先,对于传统的海洋产业,关注基本面有较大提升并且极大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的企业。

  冬季是油轮运输的传统旺季,天气转冷将强化旺季因素,北半球主要经济体对石油需求不断激发,建议关注油运类上市公司如长航油运。煤炭需求和价格存在上升预期,沿海煤炭运价在冬季有望震荡上行,投资者可以关注兼营沿海煤炭运输和油运的上市公司,如中海发展。特种船运输周期性相对较弱,业绩表现相对稳定,建议关注经营特种船运输的上市公司中远航运(600428,股吧)。

  其次,对于有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重点关注。海水综合利用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产业等产业中,有很多上市公司,要尤其关注能够获得政策大力支持并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再次,紧密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国家相关部门正酝酿发布鼓励海洋新兴产业(产品)发展的指导目录,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海水利用工程、海洋能开发项目和深海资源开采工程等予以资金引导,对海水淡化、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等产品实行价格补贴。

  此外,还要注意,新兴海洋产业多为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风险较高的产业,难以吸引大量、连续的资金,要紧密注意上市公司在资金和技术研发等环节的进展,对其财务数据格外重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1-01-17 09:06: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脆弱的市场下,广船国际、中国船舶、中船股份的走势明显强于大盘,行业复苏中

  理财周报实习记者 曾雪梅/文

  上周市场2800点上上下下震荡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船舶的异动。

  在开年的第一份区域规划中,我们看到了山东关于海洋经济的第一份规划。

  在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航母“瓦格良”有关新闻频频出现的时候,引发人们关于建造航母的种种猜想。

  从市场表现来看,最具代表的中国船舶、广船国际和中船股份近期都呈现资金流入状态,走势明显强于大市。

  然而,不管实实在在的业绩订单,还是航母建造的各种猜想,有关船舶制造的种种,都值得我们关注。

  中国船舶:等待复苏的“珠穆朗玛峰”

  这之中有曾经造就300元股价的中国船舶,2007年的10月,中国船舶造就了中国A股市场上一座无人超越的高峰。

  在几只船舶概念股同时发力的背后,我们却发现几家船舶设备行业的净利润近几年增长情况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船舶设备行业究竟是引领A股冲上巅峰的领头羊,还是时代背景下一次偶然的股价爆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2011年1月7日,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振华重工、中船股份等船舶股纷纷迎来了一次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广船国际上涨幅度超过4%,中国船舶涨超3%,中船股份上涨3%,其他几只股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此次上涨的原因,来源于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即将建成下水的传闻。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中国航空母舰的建造属于军工行业,一般不会进行公开的披露,因此事情真假无法肯定的得知,但是航空母舰的建成肯定会对船舶设备制造行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此次上涨却可以让我们回忆起另外一次引人注目的上涨。2007年10月11日,中国船舶的股价在当天冲上了300元的巅峰。让人禁不住思考:冲上A股巅峰的为何偏偏是船舶设备行业,它的背后是否一直蕴藏着巨大的竞争潜力?

  先从整个造船行业来看,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1到11月行业造船的完工量、新接订单都大幅增长,同时手持订单量回升;新船价格有所回升,延迟交船的现象依然存在。

  再翻开几家船舶设备上市公司近几年的财报。看到更多的是业绩上下波动。

  中船股份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5%,2009年增长仅仅3.35%,2010年下降39.05%;中国船舶2008年上涨48.63%,2009年下降39.88%,2010年也仅仅增长了2.93%;广船国际2008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78%,2009年继续下降37.23%,2010年上涨49.22%;振华重工2008年净利润增长22.09%,2009年下降67.4%,2010年下降145.49%。

  三大船舶公司以及振华重工都处于业绩波动区间,总的看来是利润增长的少,下降的多。而根据中国船舶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对船舶修缮的费用在不断降低,压缩公司的利润。

  有业内分析师透露:2007年,有大批日韩造船厂在中国投资建厂。当时除了大宇造船投资10亿美元在烟台建厂外,同时在中国建造船厂的还有韩国三星重工和伽耶重工,分别投入5亿美元和2980万美元。造船产业明显朝着中国转移,使得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下一个造船中心。也正因如此,为船舶设备行业带来了丰厚的订单。

  亚星锚链小行业大垄断,其他厂家等待暖春中的复苏

  相比较于其他船舶设备厂家10年或者10年以上的上市时间不同,2010年上市的亚星锚链是一只名副其实的新股。

  然而,对于亚星锚链来说,新上市的几天内股价表现并非顺利。在开年新股表现颓废的大势下,亚星锚链上周五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

  记者采访了业内的相关人士,他表示说:对于连续几天的股价下跌,有一种可能是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产品不了解造成的。

  在亚星锚链的相关研究报告上,有一点格外引人注意:R5系泊链。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R5系泊链是主要用于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一种设备零件。它的生产对于钢材以及制作工艺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它的钢材主要全部从宝钢购买。而亚星锚链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生产R5系泊链的公司,在国内占据垄断地位。

  分析师分析说:“国家一二五规划中有计划要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对于高端系泊链的生产来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350亿~400亿吨石油储存量,而探明率仅为12.3%,深水作业领域尚处空白,因此高端系泊链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而对于其他船舶设备厂家来说,目前纷纷进入了复苏阶段。

  广船国际2010年一季度接造船订单2艘,二季度为零订单,三季度新接造船订单为3艘,截至2010年9月30日已接到订单46艘/192.37万载重吨。其他的厂家也纷纷进入订单的复苏期。

  有分析师对此认为“未来船舶设备行业将缓慢进入复苏期,但是船舶设备行业本身周期十分漫长,真正意义上的恢复还需要等待。”

2011-01-17 09:06: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3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2011年,中海油服将第一次进军深海领域。海油工程业绩今年看南海利湾,收入有望冲刺200亿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杨勇/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可以看做是海洋经济推进的又一个重要信号。反映到资本市场,海上钻井、深海勘探、机械制造等海洋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板块势必再次爆发。

  中海油服:走向全球,深海“探宝”

  中海油服(601808.SH)主要业务包括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物探服务和船舶服务四大板块。并且在国内工作船市场上,中海油服控制着超过60%的市场份额。

  2011年,中海油服将第一次进军深海领域,同时向外发展,以高端钻井船和设备到国外市场服务。目前该公司有50个探明未开发的项目,而其还管理者一艘投资10亿美元建成的具有深水能力的海上平台981。

  从短期来看,受惠于国家海洋经济政策并不明显,但是,随着中海油再造大庆的十二五规划,中海油服将承担重要的任务,随着中海油投资的逐步到位,特别是在深海领域的开发,中海油服将具备长期的业绩增长潜力。

  振华重工:手握22亿美元订单,做强海上钻井

  今年前三季度,振华重工(600320.SH)实现净利润-4.62亿元,同比减少320.25%,经营状况仍处于低谷期。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公司的业绩,中银国际史祺则认为,“振华重工转型升级渐入佳境,海上重工业务板块将成为公司的盈利增长点。”

  钻井平台是未来海工业务的重头戏,振华重工已将钻井平台作为重要发展业务,目前已有一艘钻井平台在试生产阶段,未来市场取得突破可以期待。

  此外,振华重工的大股东中交股份于2010年8月成功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海上钻井平台设计服务和装备供货商F&G公司,目前双方已在钻井平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准备下一步在项目开发等方面深化合作。

  同时订单同比大幅增长预示着公司将度过周期性低谷期。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振华重工新签订单合同近15亿美元,是2009年同期的2.7倍。截止到2010年三季度末,公司新签订单进一步增加到22亿美元。

  海油工程:踏足南海处女地,年收入冲刺200亿

  中海油总公司深水勘探开发的战略目标是——深水大庆。即2020年前,在深水投资2000亿元,打800口探井,2015年南海深水区总产量达到2500万吨油当量,2020年总产量5000万吨油当量能力。

  从目前来看,南海储量丰富的深水矿产资源几乎都没有开发,据了解,仅利湾浅水区域的投资30亿元,而深水区域投资会达到100亿元,正在招标。

  据国金证券分析师张昊测算,根据国内外可比公司的经验,公司现有及在建的船舶已经足以支撑公司达到200亿以上的年收入。

  海油工程(600583.SH)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承揽海洋油气田开发的工程总承包公司,在海洋油气田工程开发方面市场占有率90%以上,海油工程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中海油海上油田的工程总承包,业务涵盖油气田设计、建造、安装、铺管等。

  从短期来看,2011年的业绩增长主要还是来自十大区块之一的南海利湾。

  中集集团:2011看海洋工程

  中集集团(000039.SZ)的集装箱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为55%,产销量全球第一。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和能源化工储运设备三大板块,其中集装箱和道路运输车辆占到总收入的80%左右。

  中集集团的2010年半年报指出,海洋工程业务为集团一个新的核心业务板块,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最大的亮点在中集集团持有50.01%股权的子公司中集莱佛士(下称YCRO)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半潜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公司专注于移动式钻井平台及其配套船舶。2010年7月,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落户该公司。

  在市场订单方面,据统计,国内目前在建平台10个,其中有8个在莱佛士,2010年接单里海项目和一个起重平台,目前已经开工,YCRO2010年新签和待签订单约9亿美元,2011年新接订单有望超过10亿美元。

2011-01-17 09:06:4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4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山大华特2010年实施聚焦主业的方针,不断剥离盈利差的业务,逐渐聚焦于医药和环保

  理财周报记者 朱昌斌/文

  “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未来五年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海洋生物医药将成为合理利用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的显现,加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长期未能找到理想的治疗药物,海洋生物资源成为医药界关注的新热点。

  1月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着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他还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青岛是龙头,烟台、潍坊、威海等为骨干。而作为少数在A股上市的涉及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澳柯玛(600336.SH)和山大华特(000915.SZ)正处于此区域内。

  澳柯玛:进军海洋抗癌药物

  科学家预言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将来自海洋,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

  日本在全球海洋生物药物研发投入最大,他们的技术也是走在前列,日本每年1500个海洋产物被分离出来,1%具有抗癌活性。目前至少已有10个以上海洋抗癌药物进入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

  而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海洋抗癌药物进行研究,由于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在这一领域起步晚且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一次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是我国飞速发展的重大契机。

  国内有不少企业用海藻生产出来一些抗肿瘤的产品,但其原料大多取自海带抗癌药效成分含量远低于天然纯净海蕴。且处理技术差,产品吸收率仅为4%-10%,而经过超低分子技术处理其吸收率可达98%以上。

  目前经营业务涉及海洋抗癌药物的A股上市公司比较罕见,其中澳柯玛控股子公司产品具有抗癌功能。

  澳柯玛控股子公司澳海生物与国家海洋局一所共同开发的共轭亚油酸(CLA)系列产品,具有明显的抗癌、调节人体代谢、提高免疫力及降低“三高”的功能,其中“CLA赛力威”胶囊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共轭亚油酸保健食品,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澳海生物目前形成年产CLA3000吨规模,CLA出口额已占到国内同类产品的90%以上。公司是国内最早进行共轭亚油酸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的企业,现建起了全国第一套大型共轭亚油酸生产线。

  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CLA在澳柯玛营业收入中比例虽小,但是前景不可估量。

  山大华特:

  海洋生物医药儿童用药龙头

  相较于澳柯玛子公司的CLA,山大华特子公司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对上市公司利润贡献更明显,影响也更大。

  2011年1月6日晚,山东省政府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兼顾海陆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政策支持下,山东省内海洋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将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北京某券商研究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山大华特业务范围分布广,但是很多业务盈利能力弱。2010年公司实施聚焦主业的方针,不断剥离盈利差的业务,逐渐聚焦于医药和环保,其中医药部分主要是体现在子公司达因生物公司产品业务上。

  达因生物是国内儿童用药的龙头,主导产品“伊可新”(小儿维生素AD滴剂)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西南证券行业研究员胡海浪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山大华特股价自2010年中到年底,股价翻倍,是公司业绩爆发增长的正常反应,而子公司达因海洋生物制药将成为上市母公司稳定的利润增长点。”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