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四大行推私募白名单 中小私募渠道受冲击
2011-02-14 23:34:3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88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26
主题:四大行推私募白名单 中小私募渠道受冲击

  据消息人士透露,四大行的深圳分行今年已陆续收到总行下发的通知,要求各分行根据总行圈定的阳光私募公司名单进行发行方面的合作,与名单外的私募合作的审核权限将收归总行。

  对于此次四大行总行纷纷祭出私募“白名单”,深圳某私募人士认为,这一方面说明阳光私募发行市场正为各大行所重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以往阳光私募与银行间的合作模式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规模分化、强者恒强的现象将愈发明显。据悉,截至目前,四大行均已涉猎阳光私募领域。其中,中行、农行等更推出了自己旗下的阳光私募基金TOT产品,打造在阳光私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能与什么样层面的银行渠道合作,是制约新发产品规模大小的关键因素。不少大型私募基金公司以及投资业界声名显赫的人物一般都能获得各家银行总行的青睐,而由总行负责包销的通常能保证这些私募产品发行规模达10亿元级别。如李旭利仍在任时的上海重阳,其在交通银行总行就创出首发12亿元规模的纪录。而由曾任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的孙建冬领衔的私募基金产品在招商银行总行首发规模达到18亿元,刷新了业内纪录。相比之下,一些中小私募基金公司话语权不足,只能与银行分行合作,一般新产品募集规模偏小,多数在只有1亿-2亿元左右。

  但在此次各大行新政策下来后,中小私募的募资通道显然将受到重大影响,与大行间合作的门槛骤然升高。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能入各大行总行名单的中小私募只在少数;而不在名单范围里的中小私募即使能通过分行向总行申请批复,往往时间成本也过高。据某私募对记者透露,他去年曾与某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总部连续发产品,但走流程走了大半年都没有下来,最终不得不转向深圳当地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合作。

  同时,上述私募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只限定于四大行的分行内部操作,但不排除各股份制银行也将跟随。(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