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石化:“网推”成品油提价?
2011-02-17 08:22: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中国石化:“网推”成品油提价?


2011年02月17日 00:16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个股行情资金流向机构评级大单统计核心数据个股公告所属板块: 更多>>
能源 (2.31%)
采掘业 (2.48%)
石油化工业 (1.55%)
更多>>相关个股
茂化实华 (8.72 0.35%)
岳阳兴长 (18.99 1.01%)
准油股份 (20.7 0.15%)
国创高新 (19.29 0.73%)
中国石化 (9.27 0.87%)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每次成品油调价窗口打开之后,在一些论坛上经常会活跃着大量宣传涨价合理的帖子,“中石化此次组织宣传‘涨价合理’,或许并非纯粹为涨价营造气氛,但不排除选出来的这些人后来担当起提价的网络推手。”

  虽然上调成品油价格的条件早已满足,但至今国家发改委并没有调价动作。本周传出中石化网络炒作强化成品油涨价预期的消息,引发市场人士猜测,国内最大的成品油销售企业此轮推价行为,是否与成品油价格迟迟未能上调有关?

  2月15日,中国石化(600028)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此次组织人员在网上宣传涨价合理,确实是公司内部的一个竞赛活动,但并非是因为成品油价格迟迟没有上调才组织的。“参与网上宣传的都是中石化的内部宣传人员,不是外面的网络写手。”他强调。

  记者辗转得到的这份《关于举办优秀网络博文评比的通知》显示,比赛的目的是“为给成品油价格上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组织方要求“中石化各单位网络宣传员自选角度,以石化以外网民的身份,在各大论坛、博客发表不超过800字的文章。”宣传主题为,“1月2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符合上调条件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能按机制调整国内炼油企业又将陷入巨额亏损”。

  表面看来,中石化的此轮推涨似乎与近期成品油价格迟迟没有上调有关。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中石化对舆论的关注度比之前高许多,依据他们的监测,每次成品油调价窗口打开之后,在一些论坛上经常会活跃着大量宣传涨价合理的帖子,“中石化此次组织宣传‘涨价合理’,或许确实并非纯粹为营造涨价环境,但不排除选出来的这些人以后会担当起网上推价的职能。”油价为何迟迟未上调

  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何迟迟未能合拍上调?

  卓创资讯分析师李兵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成品油价格迟迟没有上调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春节刚过,春运尚未结束,央行还在不断加息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此时调高成品油价格将增加通胀压力;其次2011年两会将在3月召开,使得当下对成品油价格调涨显得尤为谨慎。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在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近期调价的可能性很大,但具体什么时间点目前不好判断。来自息旺能源的监测数据显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日前的加权均价变化率接近10.1%,远超出调价红线设定的4%变化率。

  “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南方严重的干旱,人们对未来农产品(000061)涨价的预期强烈,都是导致成品油未能如期调价的重要原因。”廖凯舜强调,考虑到国际油价的不断创出新高,调价时间越往后拖延,最终调价的幅度将越来越大。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峰向记者表示,按照以往的调价经验,春节期间和两会调价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在两会后。

  “从民生的角度考虑,后期即使成品油价格调涨,幅度也不会过大,预计本次调价幅度将在300元/吨左右。”李兵分析说。

  与国际油价接轨 调价时间或修改

  受到埃及紧张局势缓解影响,纽约油价没有持续之前的涨势,但北海布伦特的油价还在不断创出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纽约油价并不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联动,与国内油价形成联动的国际三地原油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存在随时调价的可能。

  “虽然近期国内汽柴油批发价格仍在小幅上涨,柴油价格又逼近最高限价,但从供需面看,短期内不会出现柴油荒。”廖凯舜分析说。

  此外,饱受市场诟病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至今试运行已超过一年时间,市场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整的预期正在不断增强。

  刘峰认为,本轮成品油价格调整时间或将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修改同步,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动的时间缩短到7到10天的可能性比较大。廖凯舜的观点略有不同,他分析说,考虑到近期日益强烈的通胀压力,短期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发生大幅改变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即便缩短调价周期,与国际油价变动接轨,可能会缩短到2周以内。

  尽管在变动时间上观点不一致,两位分析师均表示,未来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动时间会缩短,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

  “完全放开市场并不现实,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采用一周作为调价的缓冲期,主要就是考虑到国际油价每天的波动都很大,大量游资在炒作,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容易对经济形成伤害。”廖凯舜指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