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马云:过去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2011-02-21 20:31:3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股海美人鱼
发帖数:280
回帖数:122
可用积分数:189206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11-09-27
主题:马云:过去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2011年02月21日 16:59
马云   2月21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内部邮件称,“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

  以下为邮件全文:

  各位阿里人:

  大家已经看到了公司的公告,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降级另用。

  几个月前,我们发现B2B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签约客户中,部分客户有欺诈嫌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为此,集团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的唯一原因是利用我们十二年来用心血建造的网络平台向国外买家行骗!同时查实确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全部2326家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已经全部做关闭处理,并已经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直销同事面对诱惑坚守住了原则,我很欣慰,在这里向他们致敬!我们更要感谢在面对这类事件中勇于站出来抗争的同事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诚信的勇气和原则的力量。我们看到了阿里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阿里人!成非凡之事者,必须有非凡之担当!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各位阿里人,B2B董事会任命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集团任命彭蕾兼任集团CPO。希望大家全力配合工作,相信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更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谁都不愿错过的时代!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能让我们成为这个时代中的时代!

  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who?!

  此时此刻 非我莫属

  马云

  2011.2.21.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1-02-24 11:10:2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背后推手扑朔迷离 医药三“大佬”丑闻频发 背后推手扑朔迷离 医药三“大佬”丑闻频发
2011年02月24日 08:55 来源: 时代周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当马云发表“非常难过和痛心”的“二月宣言”时,“医药股”也“难过痛心”地经历着“忐忑”的时光:一纸药监局公告,让恒瑞医药(600276)(600276.SH)旗下抗癌产品在抗癌概念一片火红时惨遭下架;一个38万元的行贿案,让丽珠集团(000513)(000513.SZ)旗下子公司在2年内与上海市场彻底“绝缘”;一场轰动的用药事件,让康芝药业(300086)(300086.SZ)冲冠一怒,誓与强生对簿公堂。

  恒瑞医药,2010年国内医药上市公司最具竞争力第一顺位;丽珠集团,市场竞争力排名第四;康芝药业国内儿童医药市场占比第一。在医药“大佬”不断刺激的同时,医药股新年2个月24%的下跌数据,再次为医药股的 “多事之春”添上了不合时宜的一笔。

  “国内很多企业及其销售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2月份的集中爆发是偶然也是必然。”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边晨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为何在此刻集中爆发,有可能是背后有团队在进行操作。

  丽珠集团得不偿失

  在这事故频发的三大医药公司中,丽珠集团或许可以称为最“得不偿失”的一个。在2010年7月上海临床检验中心原主任陈悦受贿案件中,丽珠集团旗下子公司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丽珠试剂),伙同上海本地两家医药公司合计行贿38万元,但却因此损失了2年上海市场的巨大利润。

  “这次行贿案东窗事发于去年上海市工商局对上海瑞医医疗部门的一次例行查证,黑账中的主要名字为陈悦,行贿时间为2008年。陈悦对上海各个医院检验质量有监督职权,因此可以通过医院负责采购人员打招呼的方式使行贿人接到业务”。“陈悦受贿案”承办法官马超杰对媒体表示。

  在上海市卫生局纪律监察委员会的公告中,通报了案件中两家上海本地医药公司合计13.4万元的行贿款项,并未言及丽珠集团。不过推算下来,丽珠集团子公司行贿款项最多为20.6万元。但这20.6万元的行贿款项,却引来了上海市卫生局历史上第一次“限令退出市场销售”的最严厉惩罚。

  2月16日,上海市卫生局通报称,两年内上海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形式购入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生产、经营的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两年内上海市药械招标组织不得接受包括珠海丽珠在内的三家企业参加药械集中招标采购的投标活动。

  “在招标过程中为了打通关节,贿赂是不可避免的,业内叫滚圈,因此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此前基本药物目录里也有黑名单的相关规定,出事后的确是两年内不能进入市场。这次上海卫生局如此严厉的处置,也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边晨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