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花脸 |
| 发帖数:71883 |
| 回帖数:2180 |
| 可用积分数:17879046 |
| 注册日期:2011-01-06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市场凶险开发商转型应对 万科保利船大易掉头
\ 2011-04-05 23:11:00 来源:南方报业网
一面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各地房价调控目标,另一面则是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大考。
3月29日,复星国际管理层在香港召开的2010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旗下上海复地地产(2337)私有化议案将在4月11日股东大会上进行审议,复星管理层表示,复地退市的原因是负债率比较高。资料显示,复地是上海排名前三的房地产企业。
这仅仅是地产调控大背景下房企转型的个案之一,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正在积极探路。“对于房地产商而言,与其去与宏观政策博弈,不如主动去适应这种严厉的调控环境,以这种复杂的行业背景为挑战目标,增长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逆市发展能力,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说。
上海复地负债率过高
上海复地负债率过高,从而导致融资困难。这是外界较为普遍的看法。
“复地负债率确实比较高,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复地被私有化的原因。因为复地作为一个H股上市的公司来讲,基本上丧失了融资功能。集团如果再融资的话,复地也不是红筹结构,也不能够股本融资或者是再融资。”对于此次退市的原因,复星国际相关负责人坦承,主要是由于融资障碍。
根据复星管理层的解释,作为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注册公司,复地在海外融资的能力非常有限,包括透过离岸银行贷款、国际债券发行和股票发行等融资方式。同时碍于相关上市公司规则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对关联交易的规定,复星也无法对复地注入大量资本。此外,复地目前的负债率水平相对于其他港股同业公司要高,这也影响了复地获得商业优惠条款的融资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复地私有化对复星更为有利。2010年6月底,复星系曾决定注资复地23亿资金,复地可凭借该笔资金暂缓资金的压力,并减低负债率,但最终该笔增发内资股的方案没有获得监管层通过。此前,复地也曾一度考虑回归A股上市融资,但亦未果。一位港股评论员称,“还有一种可能是,复星国际未来大的地产资产整合动作会提高其房地产收益,或许控制人希望能够独享该利益,而不是与中小股东共同分享。”
这种可能性更值得关注。“房地产投资业务也是集团投资业务的一个方面;从中长期的角度来说,复星一直看好房地产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房产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还是很大的。当然,这几年房地产的调控频繁出现,但这对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来说,调控应该是更大的机会,关键是怎么做房地产的业务。”复星国际财务总监丁国其在业绩发布会上直言,复星旗下星浩资本目前承诺的资金已经到位40亿,“集团确实在看长三角地区的几个项目。下半年很快会有一些项目推出。未来如有机会的话,集团还会加大规模,包括二期,三期。”
“复地退市在通告上已经有很明确时间表,最核心的时间点可能就是4月11日的股东大会,11日会做表决。之后会按照交易所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进行。按照这个程序走,可能也就需两三个月的时间。”丁国其表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