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
2011-04-08 08:39:25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主题:“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据报道,北师大教授董藩近日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
有人说,“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个师大老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言。确实,这颠覆了人们对于教育的传统评价标准,毫无“传道授业解惑”踪影。而笔者则由此看到了经济对于教育的莫大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尤其是师范学校的老师而言,定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因为4000万对于绝大多数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那还怎么去如此要求学生呢?
那么董教授的牛气从何而来?我们发现,原来董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能要求学生40岁有4000万的身价,相信自身亦有足够底气,换言之,这份“40岁4000万”的豪迈宣言书原来是建立在了房地产的基础上!或许,也只有房地产这个行业,能迅速成就无数的千万级富翁。以至于屁股坐在地产商位置上说话的专家学者,也不复有经济困窘者。
简言之,所谓励志之言喊出的不是什么崇高的理想,而只是地产学者对于金钱暴利的豪迈罢了。
该贴内容于 [2011-04-08 08:41:40]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1-04-08 08:39:28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红网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近日,北师大教授、该校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一语激起千层浪,多数网民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4月6日《天府早报》)
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是深深影响着他的言行举止的,正如很多医生有洁癖,不少当官的有官僚气,而埋首书堆的学者则书生气十足。以此观之,董藩先生能说出如此铜板味的“40岁4000万”论,说明他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者”,也不再担当公众所期待的教书育人之责。
搜索一下董藩先生之前的雷语,更可佐证一点:与其说董先生是一名高校教师,不如说是一个披着教师马甲的房地产代言人来得更确却。从“空置率较高是天大的谬误”到“房地产救国论”,再到“谁反对房地产复兴谁就危害国家利益”,董先生的每一次“高论”,总掀起舆论大哗,引来网友愤怒讨伐,但他总岿然不动,我行我素。
其中原因并不复杂,这是他的“自我阶层划分”使然——不再自视为作为社会良心的秉持公正立场的学者,而是与房地产商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御用学者”,既如此,自然要为他服务的利益集团鼓与呼了。久而久之,董先生势必不知不觉间习惯用房地产商的思维评判一切了。
了解了这些,再回看“40岁4000万”论,也就一点不觉得奇怪了。在房地产商的思维里,只有暴利、利益最大化、成功就是赚大钱等市侩逻辑,哪里还有良知、公共利益、多元发展等社会命题?对被房地产体制化的董先生来说,用金钱多少来衡量学生成功与否,可谓房地产暴利思维的下意识反应而已。
很多网友炮轰董先生,说教师不应用金钱衡量学生。这实在是瞄错了靶心,因为董先生都不把自己当作老师了,网友还用为人师表那一套批评教育他,岂不是对牛弹琴?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在董先生另一个头衔里表露无遗——“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一个频繁出现在各种房地产论坛,并忙着为房地产利益集团研究这研究那的“商业学者”如果不在商言商,或不拿金钱当作“励志元素”,才是咄咄怪事呢。
|
2011-04-08 08:39:42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新京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近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又成舆论焦点。他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元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北师大教授的身份,自然让人想起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亲题这一校训的启功先生,九泉之下如果听到董藩这番言论,不知该作何感想,又该情何以堪。
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启功是这样阐释的: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这种以德为先、以品行引领社会的大学精神,是师范院校应有的精神追求。而在董藩的言论中,德被屏蔽了,师被掏空了,范被庸俗化了,关于教师的所有价值期许被击得粉碎,衡量成功的标准只剩下了一个字:钱。
先不要声称不认没赚到4000万元的学生,董藩首先该担心的,是学生会不会不认自己。不少学生走出社会后,并不会介意从前的老师认不认自己,对他们来讲,老师只是人生中的匆匆过客。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被毕业多年后的学生记起,更不用说回学校看望。只有那些真正关心过学生,以渊博的学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以高尚的品质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铭记。
董藩后来为自己的言论辩护说:我可接受自己不富有,但不能容忍学生贫困。这真是一件漂亮的道德外衣。在你眼中,难道40岁赚不到4000万元的人,都成了穷人?说这些话,表面看是励志,更像是在炫耀地“自抬身价”:我董藩的学生,40岁怎么能赚不到4000万元呢?
|
2011-04-08 08:39:56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齐鲁网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6日天府早报)
不用说,即使是名校大学生,40岁时还没4000万身价者不但大有人在,甚至于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能达到;更重要的是,把学历跟财富划上等号,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和价值观,这不是赤裸裸的鼓吹拜金主义么?毫无疑问,董藩教授的此番言论犯了众怒,想不引来板砖横飞都难。
不过,且慢拍砖!倘或我们先弄清董教授说话的对象,也许很快就会释然。董藩不但是北师大教授,而且有着北京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不难揣测,他的学生多主攻房地产领域。中国房地产业如今一业独大,不是一般的坚挺,只要涉足就能轻松成为千万、亿万富翁,作为对自己学生的励志语,这样的要求无疑并不高,否则,这些高材生入主房地产业,还真是屈才了。
“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虽然听起来刺耳、钻心,却不啻是道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制造出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功利主义甚嚣尘上,以官职大小、财富多少来衡量事业成败成败与否,已经有着广泛的市场,只是,从一个教授、教育者的口中道出这一公开的秘密,大家的心里更难予承受罢了。
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出来,集中表现为分配不公、收入悬殊、阶层固化等引发的社会不公,呼吁推进制度改革的声音不断高涨。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如果漠视财富,奢谈清高,只能是一种伪善。董藩教授勉励学生旗帜鲜明、合法合理地追求财富,显然是告诫大家,在制度改进未能破冰之前,要靠个人的努力去改变命运,这本身没有错。
董藩教授就如房地产业的任志强,不过是大胆地道破了别人不愿、不敢言明,社会上却已经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或显规则,一味地炮轰显然无济于事,有关方面乃至全社会更应该就此认真反思,作为著名教授、学者如此“离经叛道”的现实土壤是什么?该从何入手矫正被财富扭曲了的畸形价值观,构建社会的和谐,而不能故作清高,只是站在道德高地唱高调,那样,反而只会误人子弟,误导民众。
|
2011-04-08 08:40:09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齐鲁网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据4月6日《天府早报》)
做为一个大学教授,在微博这一网络公共表达场所,放言要求自己的学生,40岁时要有4000万身家。不论怎么看,都特别像是一个笑话。
4000万做为一个奋斗目标是可以的,然而如果将4000万做为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显然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董教授的学生在40岁时个个都能身家4000万固然好,倘若有的学生到40岁并没有4000万身家,又如何?大不了不说是你的学生也就是了。在中国经济大潮涌动、人才辈出的现时代,你可以选择烧包行为,也可以大言不惭,但我也有权利问一句:你到底算老几?
如果说北师大董教授的狂言,尚有关注与评论价值的话,也只有唯一一点,那就是其狂言张扬背后所透出的扭曲的价格观念。
金钱拥有数量或者说身家,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人生成败的标准。人生意义内涵丰富,有钱不等于有德,更不等于会受人尊重。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多年秉持助人为乐的朴素观念,用烤羊肉支助贫困孩子上学。其身家显然没有4000万,甚至在荣膺感动中国2010年度网络人物之后,其连一套房子都买不起。然而,我们能说阿里木是屈辱和失败的吗?像阿里木一样的人物,在民间又是何其之多?试问董教授,与他们相比,你除了谈钱,还做过什么?
近些年,大学沦落到让人痛心。一大批昔日有着天之骄子美誉的大学生,也随之沦为无功无德之辈。从清化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到马加爵杀人,再到为争女朋友刀弑老师,然后是药家鑫撞人并捅死伤者,药家鑫师妹紧跟着说:“我也捅”!这一桩桩、一件件,难道都是学生自己没有把握好人生吗?我们所谓的大学、所谓的教授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思想和教育方法了?
假如每一个教授都像北师大董某人一样,把4000万当成是学生的价值,当成是人生的标准,那么,我们的学子还能走上正道吗,对金钱的崇拜与追求,并为此不择手段,我们的社会,又将会走向何方?
敬请董教授来回答!
|
2011-04-08 08:40:26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华声在线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争议(四川在线2011年4月6日)。
董教授要求学生40岁时赚4000万,大概因为受过太多金钱所带来的困苦。这些困苦是社会带给他的,所以,他要求学生拼命赚钱,某种意义上替他“报复”社会。“报复”社会的结果就是学生们出人头地,他跟着沾光。不但不再受金钱困苦,而且因金钱而荣光。
“报复”社会不可取。教育不是比对社会来进行的,教育要高于社会,教育的结果要引导社会。即使社会再看重金钱,作为教育,作为教师,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结果。以金钱为衡量,教育结果只能是加剧社会的弱肉强食,加剧人的物质贪欲。如果这样的教育成功了,社会就失败了。
董教授的金钱教育,大概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近些年教育的普遍现象,有的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如此教育,是降低了教育的地位,没有将教育放置于引导社会的地位。如此结果,一方面是人们瞧不起教育,另一方面是社会没有切实的措施提高教育地位。
比金钱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法律和道德责任,教育除了教学生如何赚钱的知识之外,还要将社会责任意识贯穿其中。只会赚钱的人是机器,社会不缺机器,缺的是如何引导机器。教育应从外部输入社会润滑剂,维持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良好秩序。
不合法赚4000万不难,抢银行就可以了,快的话,一个小时都不要。要合法地赚4000万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通过知识就能达到的,还要有对法律道德义务的深刻理解,要有对社会的深刻理解。知识只是对社会动力因素的静态表述,社会本身却是处于动态变化中。
作为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教授可以教学生炒楼的知识。不知道董教授的知识能否真的让学生赚到4000万。如果能,大家都以董教授为师好了。但如果学生只看到钱,看不到法律道德摆在那里。结果要么是不合法地赚了4000万,要么是把老底赔光。
|
2011-04-08 08:40:40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当您四十岁时,您身家几何?如果到时没坐拥四千万,而恰巧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又是您的恩师,那么您多少会有些窘迫尴尬了。
因为4月4日,董藩教授在微博上称,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莫大争议。
很多人批评这句话,皆以为董藩教授此言过于功利,像掉钱眼里了。其实这话要是由任志强、潘石屹等房产大鳄来说,如结合自身创富故事现身说法,说4000万身家勉强能算一个40岁房老板的最基本的起步价。估计大家听后,多有艳羡之情,而无愤慨之意。
但为何一个大学教授说了类似的话,就要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多是在道德层面的口水激荡,还少有价值层面的理性剖析呢?问题大概就出在“大学教授”这四个字上。
未及探析上下语境,甚至没来得及细究这位教授的授业领域,就先本能地在某种模糊的道德观念之下,意识先行地进行批判,多少有些文不对题。为何大学教授说高学历要创造高财富,自己要培养学生财富意识就会引来非议呢?或许“君子固穷”这一理念对于干扰理性评判有着重要影响。比如代表性观点——“道德意识是你的工作内容之一吗?”“这种激励导向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必须承认,董藩那句“没4000万别不要来见我”确实过分,表述不当没把握好分寸,不过这话传达出的创富激励导向,并无不妥。何况财富意识与道德意识并不对立,将此对比完全是逻辑混乱。
再者,董藩并非文科院系教授,而是管理学院教授、房产研究中心主任。就如他随后的微博声明所言:“那仅是对学生讲的励志话,他们基本都进商界”,“等学生40岁时4000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我的财富观是富不傲穷、贫不妒富”。对于二十年后的商界精英而言,四千万确实不是多么天文的数字。即便当今房产领域,也是以千万亿万为计量单位的。
但平心而论,民众对4000万敏感,却又契合现实语境的。因为在当下,别说普通家庭,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一辈子也很难企及这个创富高度。这才是民众普遍对这句话感到沮丧乃至愤懑的深层原因。退一步说,即便我们不是任志强式的房产大鳄,普通民众是否就应该只将这个数字当个笑话看呢?也不尽然。不得不说,眼下知识阶层的创富价值被严重低估了。
|
2011-04-08 08:40:55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476 |
回帖数:2176 |
可用积分数:17768106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8-20 |
|
“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 信息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第1页:“40岁4000万”:学者与房子共疯狂 第2页:40岁4000万 被房地产体制化的本能反应 第3页:40岁没有4000万就是人生失败? 第4页:且慢炮轰“40岁时没4000万别说是我的学生” 第5页:北师大教授告诉你:人生价值4000万? 第6页:赚4000万不难 难的是合法赚4000万 第7页:“40岁4000万”后的“君子固穷” 第8页:“40岁4000万”是励志还是羞辱?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近日发的一条微博,也是他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他认为,“对高学历者来说,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鼓励学生毕业后努力创造财富,这当然没有问题,毕竟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再视金钱如粪土,国家鼓励每一个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致富。但董教授此言为什么令人反感?为什么招致多数网友的批评?我想主要问题在于他的衡量标准偏执得近乎霸道,一杆子将绝大多数人打翻在地。
身为大学教授的董藩应该也有研究生学历,并且也有40岁,他自己是否有4000万身家?如果没有,是否意味着他是无能的、懒惰的、耻辱的、失败的?董藩拥有多少财富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4000万身家的大学教授少之又少,准确地说,大学教授如果是合理、合法致富,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有4000万身家。那么,能说一个人当上大学教授仍然是无能的、失败的吗?如果做大学教授仍是无能和失败的,普通老百姓哪里有脸苟活于世?
大学教授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将来个个成为富豪,首先需要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传授给了学生足够的知识和本领,大学教育是否让学生拥有赚取巨额财富的能力。在这方面,众所周知,中国高校的表现令人失望,一个茶壶十几个杯子,导师和研究生难得谋面,研究生沦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以粗放式“圈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顺利找到工作就很不错了,还奢谈什么个个成为富豪。
研究生学历看上去是高学历,问题是社会上拥有这种高学历的人太多,人人都想成为拥有几千万财富的富豪,怎么可能?何况在现实国情下,他们创业的空间并不广阔。此外高学历者能否成为赚钱机器是一回事,愿不愿意又是一回事。很多研究生毕业的人,甘愿去做一名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奋斗意识体现在平凡的岗位上,拿着并不丰厚的薪水,过着自己知足常乐的小日子;很多研究生毕业的人,甘愿去偏远地区做一名教师,他们的奋斗意识体现于以自己的贫穷和付出,为偏远地区的孩子赢得希望和未来。这样的人,怎么就是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的呢?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