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长安PSA静待发改委审批
2011-05-04 09:00: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长安PSA静待发改委审批

4月26日,徐留平推掉长安战略发展会,专程飞往哈尔滨参加重组哈飞后,该公司第一款新车宽体微客的下线仪式。这被尚处亏损的哈飞上下看作是一次鼓气行动。

在徐留平的战略框架里,稳定哈飞,巩固昌河和迅速上马PSA(标致-雪铁龙汽车)项目,是兵装和中航两大央企汽车业务重组一年多后,长安系“2020年冲击500万辆规模”战略初期的三大核心战役。

有人计算过,长安如果十年后冲击500万辆规模,产品必须覆盖中国车市高中低端各个细分市场。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按徐留平和长安高层制订的各子公司战略定位,长安和哈飞将主做微车业务,昌河主攻跨界车,中高端车型初期由长安福特和长安PSA两个合资品牌承担。此外基于旗下各品牌乘用车型的电动车将同步进行。

目前长安汽车总裁徐留平和PSA总裁瓦兰,已经为合资公司制定了详尽的产品发展规划:用DS系列征战中国高端车市场,用合资自主品牌覆盖小型车领域。

长安PSA只等发改委审批

4月19日,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亚洲运营官奥利维向记者透露:“长安PSA自主品牌的产品定位已经明确,在DS5车型实现国产化之后的6-9个月后,合资公司的第一款轻型商务车将上市,该车有可能是长安PSA的第一款合资自主产品。”

关于产品的具体目标市场,奥利维拒绝向记者透露,只是有些故作神秘地表示,“待时机成熟时,会向媒体公布更多细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来长安PSA的主要工作将围绕引进DS系列和投放全新自主品牌两个方面展开。按照原定计划,4月上旬,长安PSA项目将在深圳银星工业城举行动工剪彩仪式;在上海车展期间,合资公司将独立参展,把雪铁龙品牌的DS系列轿车作为重磅产品隆重推出。

由于未如期拿到发改委批文,PSA与长安双方不得不把规划产品作为上海车展的重头戏。

“今年2月,国家环保部已经对合资项目进行了深入环评,并通过审批。3天前我刚刚和中国商务部会晤,陈德铭部长明确表示商务部就合资公司营业执照的审批没有任何问题。而发改委方面的审批流程最晚几个月后相信也会出结果。”奥利维用国家各相关部委的表态向记者证明,长安PSA的项目审批除了时间问题,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长安汽车方面也积极动用各种资源加大政府公关。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专程到长安汽车视察工作,这被长安汽车内部视为,合资项目的审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为去年7月9日,长安与PSA在法国签署合资协议时,吴邦国委员长也曾亲临现场。

而据长安汽车内部人员透露,为了合资项目审批顺利进行,深圳市的相关领导也曾数次来京“斡旋”。

长安、PSA双方的合力公关并未解除业内对合资项目“为何迟迟未过审批”的疑问。之前有一种说法是,环保部对新建工厂提高了环境测试标准,使得该项目从一开始进入审批流程就遇到了不小麻烦。

长安PSA静待发改委审批:徐留平检验“篮子理论”

但随着去年年底环保部将其列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之后,另一种说法便开始在业内流传:由于长安向发改委先后递交了拆分长安福特马自达、与PSA合资两个审批项目,而发改委方面为了控制车企产能扩张风险,只能先通过一个合资项目审批,各项权衡因素令结果迟迟未见。

长安、PSA方面对这一问题向媒体采取回避态度。

4月18日,PSA总裁瓦兰再次向中国媒体提及“8%”这一市场目标,不过,瓦兰将这一目标的实现期限缩短了5年。去年瓦兰提到这一目标的说法是,到2020年,PSA在中国轿车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以上,产销规模达到200万辆。

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瓦兰的规划是神龙汽车完成“8%”中的5%,长安PSA将挑战余下的3%市场份额。这意味着,如果长安PSA工厂最快的投产时间是2012年第四季度,那么该合资公司将用3年时间完成3%的市场占有率,销量要在66万辆以上。


根据长安PSA的投资计划,第一阶段合资公司年产量20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离66万辆的目标还差46万辆,如果要完成瓦兰的任务,双方必须尽快开始二期产能扩张。而目前PSA和长安方面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加快政府层面对合资项目的审批流程?

一箭双雕的合资自主

政府层面的公关还在继续,产品层面的规划已经展开。

“在上海车展上首发的DS5将成为第一款长安PSA合资工厂的投放车型。”雪铁龙公司总经理鹏飞对记者说,先期DS5将以进口方式引入中国,随后DS4、DS3车型将分别在明年一季度、二季度以进口方式引入,而DS5会在明年实现国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