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海工装备行业:将受益于海上石油开采
未来全球海工装备市场需求在700亿美元左右。目前全世界共有1.4万个海上采油平台,全球石油产量的1/3以上来自海洋,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所占比例可能达到45%。在2001年—2009年期间,全球海洋移动式钻井平台拥有量保持在641座—705座之间。2004年—2008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2009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投资为2600亿美元,预计2011年—2015年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年投资额为3000亿美元左右,按设备投资占20%—25%估算,海工装备市场年需求规模大约在600亿美元—750亿美元之间。
十二五我国海上油气产能将再增5000万吨。2010年我国新增石油产量的85%来自于海上,到2010年我国主要海上油气开发企业中海油开发油气田82个,投运海上生产平台150余座,具备5000万吨海上油气产能。十一五期间,中国海共投资1000亿,新增油气产能3000万吨左右,深水海工重点装备投资150亿元。十二五期间,中海油计划投资8000亿元—1万亿元,新增油气产能5000万吨,再造一个海上大庆,其中深水海工重点装备投资300亿元。
国内海工配套设备70%依赖进口。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竞争格局为“欧美设计、亚洲制造”,欧美企业处于产业链的最顶端,韩国和新加坡的企业处于第二梯队,两个国家又各有侧重。我国的海工装备建造水平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海洋工程本土化装备装船率比较低,每年大约有70%以上的海洋工程配套设备需要进口。
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海工装备市场。国内造船厂如大连造船重工、沪东中华船厂等在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建造钻井平台,之后上海外高桥(600648)造船厂、烟台莱佛士船厂、广州中船黄埔造船厂、南通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山海关船厂等陆续进入海工领域。A股市场海工装备相关公司有中集集团(000039)、振华重工(600320)、山东墨龙(002490)、亚星锚链(601890)、中国重工(601989)、中国船舶(600150)、广船国际(600685)等。
A股海工装备公司面临发展良机。这种机会体现为:一是油价高涨刺激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复苏,二是我国未来海上油气田开发投资将大幅增加,三是国内海工装备企业将逐步提高进口替代的比例。我们看好该板块前景。
风险在于:一方面海上油气开发成本是陆地的5—6倍,因此高油价是海工装备需求增长的必要条件;二是中海油未来海上油气田开发的投资计划能否实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机构来源:民族证券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