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主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提速
5月1日晚23点58分,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放行社会车辆,开始全线试运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让“V型”海面阻隔的长三角机缘再逢。 上海港腹地变宽 工程的总投资额118亿,用钢可以再造七个鸟巢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同样也是一条港口经济“双向通道”。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始两端都在浙江境内,但是上海从来没有把它看作是一座浙江的桥。”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研究室主任王晓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一桥飞架南北,将使上海港口获得更纵深的货源腹地。当然,在部分生产要素从宁波流向上海的同时,反向的流动也势必同时发生。” 他分析认为,目前,长三角南翼包括宁波部分,通过杭州湾大桥到达上海路程缩短,苏南、浙北地区到宁波港的运输也大大便捷了。这些地区的货物进出口企业增加了一个与上海港相类似的口岸,出海选择多了。 业内人士称,即将通车的苏通大桥使苏北从江苏“口袋底子”变成江苏“东大门”。届时,苏北地区南通、盐城、连云港(601008行情,股吧)的货物也能够跨跃滔滔长江快速进入上海港区。 常熟市的一位政府官员表示,大桥为苏南提供了一块更广阔的腹地,届时除了有新鲜优质的农副产品涌入苏南外,山东的游客也将不再止于长江,常熟乃至整个苏南的旅游经济将会得到更好地发展。 融合上海“港口群” “跨海大桥对上海港,是绝对利好,因为浙东南是中国最集中的集装箱货源区域,一桥飞架,很多集装箱企业很自然走上海港出海,那么上海港有望朝着世界第二的方向迈进。”上海港口集团人士坦言。 位于我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点,置身长江三角洲前缘,扼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港是世界著名港口。资料显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2007年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三。 上海港口集团分析人士指出,上海市外贸货物的活几乎是自家独揽,99%经由上海港进出。上海的经济、服务、金融和贸易方面存在优势,还可依托长三角的雄厚经济实力,更有组合港的综合互补优势。杭州湾大桥的“飞架南北”,很可能是使这些港口从“组合”到“融合”的催化剂。 宁波港集团总经济师童孟达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客观上宁波港与上海港在货源方面有一定竞争,但“宁波本来就是构建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合作绝对大于竞争。” 而专家称,从国际上看,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与形成,不仅需要庞大的经济腹地,更要一个分工明确、合作默契的港口群作支撑。 事实上,经过几年的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以长江下游江苏段的港口和浙江宁波港为两翼的上海组合港,已初具雏形。 国际航运中心露“端倪” 上海市政府已确立了要在2010年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2020年基本建成第三代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的总战略目标。未来一段时间,将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航运服务业领先增长,加快形成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化港口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增值、强辐射、高融合的系统完整的航运服务业体系,以及完善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配套体系。 5月7日,《中国经济周刊》从虹口区政府办了解到,虹口将一次性注资3000万元成立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专项发展资金,上海航运交易所也将成立全国首个船舶交易平台和人才交易平台,上海海事大学正在北外滩筹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海洋大学也将在年底整体搬迁到芦潮港。 虹口区政府办公室人士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瞄准“第三代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推进要素集聚和环境优化。 据介绍,目前,已有2000多家港务、航务、货运、代理、报关、物流等航运服务企业的北外滩下一步将依托航运物流业功能性机构和协会,重点吸引船公司尤其是世界大型班轮公司、物流企业、船代货代企业、邮轮公司、海事法律商务会展机构等入驻,同时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与保险、仲裁、公证公估、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航运物流服务产业,积极推进航运信息、船舶交易、船舶租赁等航运服务业发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