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09 |
回帖数:21867 |
可用积分数:9977646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4-03 |
|
主题:海王生物吞扩张苦果 欲借定增纾困 短期内业绩难乐观
1月末,全产业链医药健康企业海王生物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根据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2.7亿元-3.8亿元,下降幅度达212.05%-257.7%。
(资料来源:公司业绩预告)
在交出近十年来盈利最为堪忧的年报业绩预告的“前夜”,海王生物还发布了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稿)。
根据非公开发行预案显示,海王生物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2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全额认购。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0年8月份,海王生物便第一次披露了定增预案。但此后2020年11月份、12月份,海王生物曾两次收到证监会关于定增事项的反馈意见。根据相关公告,证监会对海王集团认购资金来源、股票质押是否存在风险,是否有其他较大资金支出等情况作出问询。
“上市公司缺钱,实际控制人也缺钱,对于如何能够完成定增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定增也没有其他投资者参与,说明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前景并不看好。”有不愿具名的市场分析人士向记者如是表示。
经营质量差盈利堪忧
根据2020年三季报显示,海王生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87.5亿元,净利润2亿元。近乎300亿元的营收,净利润却仅为2亿元,盈利能力之低令人咂舌。
那么,海王生物的盈利数据惨淡是2020年的偶发现象吗?
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249.4亿元、383.81亿元、414.93亿元,不管是规模还是增速均颇为可观,但是同期净利润分别是6.36亿元、4.15亿元、2.41亿元,不仅增收不增利,而且利润还少的可怜。
事实上,通过分析公司的营收构成,海王生物盈利堪忧的原因似乎便明了了。
根据公司2020年半年报显示,分产品来看,海王生物的营收来源可以划分成三块,分别是采购商品、公司产品和其他收入,其中采购商品为公司营收的绝对支柱,实现营收174.86亿元,占比97.87%;公司产品实现营收3.15亿元,占比1.77%;其他收入实现营收6429.17万元,占比0.36%。
(资料来源:公司业绩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海王生物采购商品的毛利率仅为11.91%,而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则为43.84%,二者可谓有着天囊之别。显然,采购商品的低毛利属性,也拖累了整个公司的盈利能力。
(资料来源:公司业绩公告)
商誉高企偿债压力大
除了经营业绩不甚理想,公司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不少。
根据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海王生物商誉账面价值为30.76亿元,占净资产比重达47.66%。
据统计,公司商誉主要为2016年、2017年、2018年新增收购子公司所形成。不过,仅2018年-2019年,公司合计计提商誉减值损失金额就超过了6亿元。
再加上2020年报预告中计划减值的5.1亿元-5.8亿元商誉,公司最近几年商誉减值规模将超过10亿元。
另一方面,海王生物的偿债压力亦不可谓不大。
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账面上货币资金仅为64.11亿元,但同时短期借款却高达115.8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亦达到1200万元。
记者梳理后发现,近几年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9月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79.05%、82.69%、80.93%、79.81%,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值的60%上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事实上,海王生物自己亦承认,公司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不仅影响了公司再次债务融资的能力,也给公司造成高额的借款成本,使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实际上,不论是商誉问题还是债务问题,均可谓是公司此前大肆扩张留下的“后遗症”。据统计,仅2016年-2018年,海王生物便收购了78家公司,耗资超60亿元。
而且,从目前看,海王生物虽然通过外延并购扩大了公司的营收规模,但是盈利能力并未提升。
前述提到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海王生物的这种模式说明企业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品收益水平低,空有一个光鲜的外壳、而没有实际有价值的内核。
控股股东高质押待解
海王生物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的控股股东海王集团亦有自己的尴尬。
记者翻阅相关公告发现,截至1月29日,海王集团持有公司12.16亿股,但其中99.83%的股份均处于股权质押状态。换言之,缺钱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自己亦非常缺钱。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此外,根据海王集团2020年11月6日向深圳证监局出具的《关于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降低股票质押率的方案》,采取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份不再进行全额质押方式,海王集团不再对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进行质押,或者海王集团通过采取偿还存量贷款置换股份的方式,与金融机构协商,通过自有资金、出让项目股权等方式获得资金偿还贷款或者改变担保方式置换出原质押的股份在2020年末将质押率降低至80%及以下。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海王集团降低了所持公司股票的质押比例,所持股份中有9.24亿股进行了股票质押,质押比例下降至75.94%。
但由于海王集团资产负债率较高,通过间接融资渠道增加融资规模存在困难以及日常经营和筹集本次认购资金所需,其于2021年1月份将股票再次进行质押,再次质押后其质押比例为99.83%。
海王生物表示,控股股东海王集团质押的股票均为场外质押,质押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质押用途基本为融资增信用途,未约定具体解押日期,不存在兑付及平仓风险。
但不可否认的是,控股股东如此高的股权质押比率,恐怕将为海王生物的定增以及未来发展多增添一丝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