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stock2008 |
| 发帖数:26742 |
| 回帖数:4299 |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 注册日期:2008-04-13 |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汽车股远未到抄底时
当下我国的汽车行业,5个方面的负面因素叠加,导致行业估值水平陷于低点。政策层面,国家优惠政策退出,刺激行业需求的利好因素消失;资金面,银根不断缩紧,经销商尤其是商用车经销商融资环境恶化;内部市场,各大一线城市治堵限购客观上压制了汽车消费需求;外部市场,日本地震冲击汽车产业供应链;此外还有燃油价格上涨、前两年高速增长提前透支了消费并造成基数高企等因素。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该板块抄底的时机还远未到来,因为接下来的产销量还可能持续下滑,公司业绩极不乐观。
5月10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照例发布我国4月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4月份行业产量达到153.53万辆,实现销量155.20万辆,双双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为2009年2月份之后27个月以来的首次。
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外界早就在等待的一个数字。2009年1300万辆,2010年1800万辆,前两年的高速增长早已让外界对今年行业增速不抱太大期望,明白“拐点”迟早会出现。如今拐点现身,“行业后续会如何?”大概是市场最关心的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的结论是:接下来几个月产销量维持同比下滑的可能性很大,转机最乐观会出现在7月(外界看到数据需至8月初);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尤其是整车厂商,第二季度业绩存在下滑风险,汽车板块目前估值水平较低但仍未见底。
日本地震影响显现
5月伊始,各上市车企陆续披露月度产销数字。江铃汽车、江淮汽车两家整车厂商,在4月份销量均出现环比近20%的下滑。去年同期两家公司同比增速分别为60%和48.25%。
行业整体产量上个月同比下滑1.85%,销量的同比降幅则为0.25%,产销同比指标27个月来首次转负。中汽协认为,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有5点: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退出和国家宏观调控;燃油价格不断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购政策实施;油耗准入政策实施影响道路运输车辆市场;日本地震导致关键零部件缺货。
日本地震带来的核心零部件缺货的影响,在4月份尤其明显。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日系厂商狭义乘用车产量在4月份环比大降39%,而其他厂商产销的环比降幅为9%,日系贡献了行业整体下降产量中的56%。
包括自主品牌上市车企,在4月份或多或少都受到波及。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的乘用车市场上,日系车市场份额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25个百分点,其次是自主品牌,降幅达到2.21个百分点,而今年前4个月外资品牌中只有日系车市场份额下降。
横向比较,日系、德系、美系、韩系、法系五类外资品牌中,日系轿车市场份额在4月份大降4.56个百分点,其余车系则全部增长。此外,自主品牌轿车该项指标下滑1.79个百分点。
二季度月度产销或同比下滑
5月13日,长城证券汽车行业研究员冉飞对记者表示,综合目前情况看,日本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短缺还将持续3~4个月,以轿车为主的各大整车厂会控制产量,以减缓手中库存消耗,这虽然会刺激零售端产品价格上涨,却不足以对冲厂商控制产量带来的负面效果。
“现在是所有能想到的负面因素全部交织到一起。”冉飞说。
4月份产销同比增速在行业度过2008年金融危机、恢复增长后首次转负,究竟是仅意味着行业在短期内暂处低谷,还是行业增长就此掉头向下、拐点出现的信号?冉飞的回答是“还看不清楚。”
业内公司中也有相似观点,看法虽然谨慎但并非完全悲观。江铃汽车证券事务代表全实表示,目前公司还无法对行业后续作出明确判断,现在在等待月底统计的4月各地实际上牌数。全实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季度上牌数同比有小幅增长,江铃汽车也维持去年年报中制定的2011年全年200亿元的销售目标,“虽然有一定压力。”全实说。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优惠政策取消,抑制下游购车意愿,前两年过高的基数要超越,难度很大,因此公司认为行业今年大约可实现8%~10%的增速。4月数据发布后,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今年前4个月汽车产销增幅不到6%,可能无法实现年初提出的全年10%的预期增长目标。
冉飞则认为,各项利空短期内没有改善迹象,加上进入行业淡季,月度产销负增长将在第二季度持续。历年汽车月度销售数据显示,每年3月通常是年内销量高点,之后各月数字会逐月下滑,一直到9月份才会有所改善,销量回升,乃至出现年内第二个高点。2001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二、三季度各月销量数据未向下走反而上行的,只有2009年一年。
行业公司存业绩下滑风险
事实上,在业内看来,情况可能在接下来几个月进一步恶化,因为日本地震对产业链的冲击将在5、6月份达到峰值。冉飞说,行业再差也不会恶化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程度。
“因为下游消费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冉飞说,“行业里部分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品种有明显增长。”中汽协数据的统计结果则是,4月份SUV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同期乘用车同比增幅为2.79%,商用车则下降7.84%。
由此带来的行业里公司营收下滑、盈利能力减弱风险也随之显现。早前爱建证券研究员张宇提供的数据显示,整车类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环比增幅为7%;但其中上海汽车收入占比权重超过50%,而且去年此时上海通用尚未并表,在剔除上海汽车后,整车类上市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仅11%,环比则出现下降。而平均毛利率为13.32%,分别同比、环比下滑2.88和0.39个百分点;成本上涨以及销量增速下滑双重因素作用下,整车类上市公司 (不计上海汽车)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
长江证券研究员刘元瑞则表示,汽车板块上市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速已从去年同期的翻倍增长、去年全年增速约70%下滑至30%,净利润同比则持续放缓,去年全年为81%、第四季度为26.5%,今年一季度则为18%。其他财务指标方面,库存开始增加,存货周转率从去年同期的2.51倍下降至2.30倍,经营净现金流同比大降96%;整体而言,在第二季度行业销量增速很难提升,成本上升压力也难以缓解。
业内提醒市场注意未来可能出现的盈利能力恶化、业绩下滑风险。冉飞认为,当前行业估值水平已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但若后续再有利空爆发,估值还会下行。
关注零部件和中高端整车公司
采访中各大券商研究员也提出了后续可关注的板块内公司,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和中高端乘用车上。
冉飞认为,未来反弹机会或率先出现在原材料占成本比重较高、出口占收入比重较大的零部件公司,如风神股份、福耀玻璃、中鼎股份。虽然这类公司大多是海外出口格局发展较好、反应到具体业绩上仍以国内业务贡献为主,但是原材料价格下跌及出口向好将给这些公司业绩带来正向拉动。此外还有景气度相对稳定的整车行业中业绩风险较小的优质公司,股价大幅回落后存在修复机会,以上海汽车、悦达投资、宇通客车、江铃汽车为代表。
目前,业内较为看好SUV、MPV类整车公司,这类车型在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增长情况最好。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头4个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加7.55%,但SUV和MPV分别以34.9%和19%的同比增速位居商用车细分车型一二名。
中金公司表示,看好以上海汽车、华域汽车为代表的欧美系中高端乘用车上市公司第二季度行情;此外,宇通客车等大中客公司,预计销量和业绩也将维持稳定增长态势。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