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新手来了 |
发帖数:10307 |
回帖数:1341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注册日期:2008-03-12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主题:东北证券:6月份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点评
一、事件描述 央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分两步实施缴款,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2008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 二、事件点评 近期发生的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经济运行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以往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惯例”不同,幅度高达1个百分点。这样的幅度,自2003年央行开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只有3次。 1、从紧货币政策延续,通胀压力仍然严峻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后重建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通胀加剧的担忧。我们认为震灾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程度较轻,从当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看,受国内外经济运行中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目前尚属温和,没有出现市场担忧的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CPI平均上涨8.2%,PPI平均上涨7.2%。就总体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此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传递的信号仍然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年初我国南部发生的冰雪灾害曾加剧物价的短期波动,此次地震对灾区工业、农业产生的破坏,以及受灾群众对食品和日用品的需求,无疑也会对当前物价上涨产生新的压力。因此,这次货币政策的调整意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从而为防止全面通胀提供一个偏紧的总需求约束环境,促进物价稳定。 2、方式转变、区别对待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类金融机构将于今年6月15日和25日分别按0.5个百分点缴款。跟以往一次性提高略有差别,这表明,今年以来5次上调准备金率,已使商业银行的资金面吃紧。至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低于2%。短期内上调1个百分点,会给一些银行带来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可能是为了给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留有一定的缓冲时间,此次上调采取了分两次缴款的方式。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继上月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这次仍然实施这一措施,表明了央行的态度,既要做好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也要落实好宏观调控举措。 3、数量调控接近尾声,关注利率政策 到6月25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达17.5%,这与我们判断的年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的目标已经非常接近,这也意味着央行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调控手段的目标已进入尾声。央行通过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势必导致银根紧缩,许多地产企业和中小企业已经面临无款可贷的困难境地。而从控制通胀的有效性来看,不排除央行今后将通过加息进行货币调控。 三、对市场影响和投资策略 本周市场面临四大利空:准备金率上调、大额融资启动、石油价格创新高、越南金融危机爆发。初步估计本周A股形势并不乐观,市场将面临二次探底的压力。 从金融机构1季度存款余额看,本次准备金率提高将吸收资金约4100亿元。随着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出现明显下降。 准备金提高对银行、地产和中小企业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超储率已低于2%,银根紧缩的压力开设体现,今年5次调整的累计效应也将完全抵消银行股因税收政策带来的利好作用,短期银行股还难以摆脱调整格局。地产和中小企业面临贷款困难或无款可贷,对这些企业未来发展将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只有那些有能力在股票市场完成融资的企业相对具有优势外,整体看,地产和中小板的资金压力仍然存在。 就投资策略来看,准备金率调整再次表面央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态度,在货币政策没有松动的情况下,市场难以出现大的机会。操作仍以谨慎为主。未来A股市场将再次面临二次探底的压力,3000点附近有望成为二次探底的重要支撑位。短期市场将继续关注两个主题:价格改革的受益者电力和石油;资产注入和央企整合的相关股票。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