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509 |
回帖数:21867 |
可用积分数:9977646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4-03 |
|
主题:隆平高科-生物育种技术能否引领公司启航?
公司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创立,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为我国种业龙头,以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为核心产品,其中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份额领先,杂交玉米种子位于国内第一梯队。
2016年中信集团入股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帮助公司并购整合资源,不断加大对内对外投资并购。
2017年,收购水稻种子企业金稻种业、杂交玉米企业湖北惠民和巡天农业、杂交向日葵企业三瑞农业,同时参与投资陶氏益农在巴西的玉米种子业务。
2018年,收购杂交玉米企业联创种业90%股权。
2019年公司玉米、水稻种子市场份额分别占比为4.6%、14.0%,均为全国第一。
成长盈利能力
水稻:
自2008年开始,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逐步走高,导致我国水稻产量持续上升,供过于求,为了有效去库存,2016年开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开始下调最低收购价,供过于求的情况有所缓解。18年开始公司水稻业务承压,2019年,粮价持续低迷,农户种植效益、种粮积极性下降,水稻种植面积继续减少,2019年公司营收下滑12.6%。
玉米:
2007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开启上行通道,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产量逐步上升,2011年起我国玉米产需差额持续扩大,玉米库存压力逐步增大,供过于求,2016年初为缓解玉米高库存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国家对玉米停止收购,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玉米价格回落,玉米种植面积从2016年起持续下滑。
营运能力
公司的研发投入似乎很高,但其中大部分被资本化。
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下降趋势,2019年下降到0.2,资产利用效率并不理想,同时近两年财务费用较高。
资产负债结构
公司近年来对外投资较大,总资产快速扩张,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借款,有息负债占比较高,资产负债结构较差。
竞争力
1、公司研发投入在行业领先,品种竞争优势凸显。
2、公司为行业龙头,控股股东中信集团背靠财政部,实力资源雄厚,在资源整合方面具有优势。
3、紧握转基因玉米发展契机,公司拥有杭州瑞丰和隆平生物两大转基因研发平台,且杭州瑞丰的转基因玉米于2020年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转基因技术储备领先,但国家转基因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未来趋势
1、“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2、周期性及供需平衡:当粮食存在缺口时为稳定粮食产量,国家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种植面积、产量逐步提升,从而又导致供过于求,而为了去库存,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调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种植面积、产量逐步下降,达到供需平衡。2008年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2016逐步下降最低收购价。
3、转基因:我国一直对转基因持谨慎态度
育种技术分为:杂交和转基因两类。
转基因种子因具有抗病虫、抗除草剂特点,相比杂交种子具有更高的种植效益。
美国自1996年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应用后,开始正式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转基因作物占比逐年攀升。
大豆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在50%左右,除此之外、玉米、棉花和油菜占比也较高。
目前我国实现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技术研发是产业化的基础,而产业化效益又反哺研发,从而达到良性循环,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国是最早参与生物育种和转基因种子研发的国家,我国科研领域的工作从未停止,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育种价值的关键基因100多个,转基因专利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及基因克隆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大豆、棉花功能基因研究也步入世界前列,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的转基因作物研发体系,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真正拥有转基因生物自主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但我国一直对转基因持谨慎态度,商用落地的政策限制,转基因作物没有实现大面积商业化种植,没有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
自2015年以来,以美国为首启动应用第三代转基因技术,并应用基因编辑技术,以满足消费者营养和健康为目标。
2020年中美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签订,中国将加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美国早已开启转基因技术商业化),为减少进口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应对竞争压力,2020年农业部颁发了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包括2个玉米品种和1个大豆品种,这是国产转基因大豆首次获得安全证书,也是继2009年后转基因玉米再次获得安全证书。
4、我国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仅次于美国,但相比于世界,我国种业格局分散,头部企业集中度不高。
我国主要以传统杂交育种为主,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深入,种业的门槛会越来越高,呈现高门槛、高技术壁垒的特点,种业也将加速集中化,拥有研发及体量优势的企业占据优势。
5、我国耕地面积保持稳定,种子消费量的增长主要依靠种子价格提升,而种子价格的提升与育种技术的升级密切相关。
总结:
2016年公司大举并购扩张后,业绩并不理想。
种子行业是一个格局分散的行业,一个供给大于需求的行业,而且种子的需求量较为稳定,除非在生物育种领域产生突破,技术门槛提高,市场份额向优势企业集中,公司业绩才能大幅增长。
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支持发展生物育种技术,但过去我国一直对转基因持谨慎态度。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