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stock2008 |
发帖数:26742 |
回帖数:4299 |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
注册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陆:2020-05-10 |
|
主题:京东方、华星光电各具经营优势 带动产业本土化
奥维咨询产业中心(AVCdisplay):京东方与华星光电分别在6月底与8月初正式点亮面板,使中国大尺寸面板产业链正式向上延伸,提高彩电主要零组件国产化比例。京东方与华星光电采取不同经营模式:京东方采取多产线经营,一站式提供客户完整的产品线支持;华星采取“类群创模式”,透过相关合作厂商达到8.5代线的产能消化。这两者在经营上会逐渐凸显优势,在未来中国市场上将有利基点。
面板国产化实践 带动上游材料投资
近期京东方、华星大尺寸面板开始量产,表示中国面板产业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大尺寸面板逐渐国产化,而不必受制于外资企业,甚至于更上游的面板材料也逐渐在中国设厂,达到本地化生产的目标。在面板厂产业中越高世代的产线,相关零组件势必越需要紧邻近面板厂制作,例如玻璃基板,由于玻璃越做越薄,易使玻璃越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破裂,尤其在运输过程中所导致的损坏,势必与面板厂越近越好。又例如偏光板,面板厂不希望堆积太多库存,但又很急需,若偏光片厂在旁边,就可以切割符合当时需要的尺寸,可以达到快速生产的目的,所以将带动一波上游材料的投资与建厂。 京东方采取多产线一站式策略 满足客户需求
京东方本身拥有4.5代线、5代线、6代线以及8.5代线,具有完整面板产品的切割产线,分别生产不同产品,4.5代线生产手机等手持式产品,5代线生产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等应用产品,6代线生产Monitor及小尺寸TV面板,8.5代线则生产大尺寸TV面板。所以包括面板的所有产品应用,京东方可以让厂商达到一站式的购买,减少供应商的数量。中国品牌厂商,很多都具有从小屏到大屏的终端产品线,一站式购买的供应商策略对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有相对的优势。 除了上述优势之外,京东方本身也透过一条龙的方式,提供整机产品给客户,以多元化的方式服务客户,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购买open cell、模块、整机等,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代线
地点
最大月产能
产品尺寸范围
主要应用产品
4.5
成都
3万
5吋以下
手机等手持式产品
5
北京
10万
15吋以下
平板计算机、笔记本
6
合肥
9万
15吋~26吋
笔记本、Monitor
8.5
北京
12万
26吋以上
Monitor、TV
8.5
合肥
12万
26吋以上
Monitor、TV
数据源:AVCdisplay,2011/08
华星通过合作伙伴去化产能 TCL透过类群创模式获利
目前华星光电的股东组成有TCL、三星与深圳政府等出资建立,若以股权比例来分配产能,三星需承担15%的产能,TCL需承担55%的产能,另有30%将提供给其它TV整机厂。根据最大月产能12万基板为基准,假设平均切割片数为15片,并考虑良率达到80%,一年可达到1700万片左右的产能,考虑TCL需承担850万片,以目前TCL整机出货能力,则完全可以消化既有产能。另外,三星在全球市场具有相当的量,这样的产能去化对三星而言,是十分容易的。 若以TCL与华星光电一并来看,有点类似以前群创模式。群创模式中,面板产能提供组装产品量的70%,其余的30%采取外购的方式。从TCL采购面板的数量未来将突破1000万片,其中一部份由华星光电供应,其余则可以采取外购面板的方式。 华星光电具有较佳的地理位置,国内骨干TV企业中,创维、TCL、康佳,及代工企业富士康、冠捷都有在华南设厂,在产品的运送成本将可以降低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较小的TV品牌也几乎都在华南一带,所以华星光电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优于其它面板厂。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