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8 |
|
主题:“金融核弹”vs“天然气卢布”
“不用卢布付款,就停止供气。”
当地时间3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法令,规定自4月1日起,“不友好”国家的公司应当先在俄罗斯银行开设卢布账号,再经由此账号结算购买俄罗斯天然气。若这些公司不以卢布结算,则被视为未遵守天然气合同规定义务,合同效力将被中止。
而最新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再次重申该国拒绝采用卢布结算。朔尔茨说:“我们已经审查了天然气供应商们的合同,大部分合同里注明的支付方式是欧元,部分结算方式是美金。当前,我们希望相关企业可以并能够继续使用欧元结算。”
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37天。乌克兰战场之外,能源领域已经成为俄罗斯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没有硝烟”的交锋阵地。
作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消费国,3月30日,德国政府发布供气应急预警,预防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中断。对于俄罗斯的做法,德国一官员“支招”,“冬天只要穿上毛衣,温度就会达到15度,就不会有人被冻死。”而此时的德国,气温最低接近零摄氏度,最高为11度。即使在莱茵河周边,夜间温度也会达到零度以下。
这让人不免联想到2006年的俄乌“断气风波”,彼时,由于难抵严冬,欧盟着急上火地出面斡旋,要求俄乌谈判以恢复供气。而今,欧盟态度却有了强硬的转变,同时还声称将继续加强对俄的制裁。
在俄乌局势升级之初,德国就宣布暂停“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审批。要知道,为了给“北溪2号”铺平道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还在卸任前访问过俄乌,然而,她谢幕仅约5个月之后,当初万般重视的“北溪2号”已经命悬一线。媒体评论称,随着“默克尔时代”落下帷幕,普京失去了与西方的“关键对话者”。
当前,俄乌战争局势虽出现缓和,但金融“战役”仍在继续。俄欧博弈,普京如何保卫俄金融系统?如今的欧洲为何这般“硬气”?面临潜在的“断气”风险,欧洲将如何抉择?
以牙还牙博弈升级
自美国、欧盟在2月底对俄罗斯祭出SWIFT“金融核弹”以来,美欧不断加码对俄的金融制裁。
作为回应,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向“不友好国家”供应天然气改用卢布结算,将卢布与天然气强势挂钩。这是自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针对西方制裁作出的最强硬回应。
3月29日,美、法、德、意、英国5国领导人共同声明将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至此,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博弈逐步被推向高潮。我们梳理了自23日以来多方博弈的核心时间线。
奥地利石化集团 OMV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就透露,其合同规定就是以欧元结算。Harcourt认为,俄罗斯不太可能有权单方面更改已经存在的合同条款。“合同是在两方之间签订的,通常以美元或欧元为单位。因此,如果一方单方面说‘不,你要为此支付’,那等同于没有合同。”
“但与此同时,无法找到俄罗斯天然气的可用替代品也给Gazprom的客户带来了一些压力,以至于他们会就可能的合同重新谈判来达成妥协。” Stern说道。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的长期天然气交易非常复杂且通常是保密的,因此任何修改都可能引发一场法律战。
一位熟悉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合同的律师表示,交易合同中通常包含引发重新谈判的条款——例如重大的市场价格变化,且每一方还可以根据合同权利要求进行修改以自行决定使用。但改变长期天然气供应协议的任何方面通常都是艰巨且耗时的。
在标准的“照付不议”天然气合同中,每一方必须履行其义务,除非有不可抗力因素。在没有能源制裁或不可抗力因素的情况下,Gazprom将被要求继续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并且买家将被要求继续支付他们所承诺的费用。
要在短时间内将占比100%的外汇结算完全改变,并非易事。Harcourt认为,如果接受用卢布结算,则意味着高昂的代价和低下的效率,欧洲不太可能接受这个选择。
Stern表示,“对于大多数欧洲买家来说,卢布付款介于非常困难和不可能之间,而且肯定不会在短时间内完成。”他解释,若用卢布结算,欧洲买家需要将欧元付款发送到一家未被SWIFT禁止使用的俄罗斯银行(如Gazprombank)兑换成卢布,货币兑换还需要收费。
不过,在他看来,欧洲同意与否还取决于俄罗斯是否真的要“断气”。“据我猜测,如果有更多时间来安排卢布付款,比如多几个月,一些买家可能会同意付款。若未经事先协商,要求一周内实施支付货币的变更是不可接受的。”
“但如果欧洲拒绝以卢布结算,则合同程序将走向双方之间的仲裁。这将需要几个月(可能是几年)。”Stern补充道。
在龚教授看来,要让欧洲能源公司用黄金交易俄罗斯天然气,通常也是不大可能的,在国际金融形势动荡的背景下,黄金就是避险资产。
欧洲如何抉择?
当地时间3月31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其已确定与外国买家进行天然气结算的特别账户制度。
俄罗斯的举措令欧洲陷入了两难境地,选择的压力已经传导至欧洲交易商这边。若接受,供气协议可能需要重谈,欧洲依据长期协议享受的优惠天然气价格可能失效,能源成本增加,交易难度也上升;若拒绝,则又面临“断气”风险。
在欧洲接受卢布结算的情况下,Harcourt认为,短期内会对俄罗斯(的资金流动)有所帮助,但这可能会造成长期的经济孤立,最终给俄罗斯经济带来负面作用。
凯投宏观全球高级经济学家Simon MacAdam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俄罗斯每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额为300~400亿美元。在出口收入受到制裁重创之际,以卢布结算的直接后果将是消除外汇来源。这反过来又会加大俄罗斯国际收支的压力。”
不过,欧盟当前态度强硬,欧洲交易商或许也很难轻易做出接受卢布结算的选择。
Izbicki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欧洲拒绝以卢布结算,对俄罗斯来说,短期风险主要集中在资金流动停止或显著放缓。“在极端情况下,若Gazprom单方面强制改变支付条款,而其所有欧洲客户都拒绝转用卢布,那么俄罗斯资金流动可能完全停止。”
“在更微观的层面上,支付条款的转变大大增加了合同终止的风险,尤其是以下两类合同:一是将于今年年底到期的合同,二是相对较小的合同。” Izbicki表示。
“而长期来看,(支付转变)可能会促使欧洲加强使其天然气投资组合的多样化。”他说道。如果要以卢布结算,客户可能会要求提前终止合同,与完全拒绝使用卢布结算相比,这将减少天然气中断的风险。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也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近期提出《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修正案草案,拟加速德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给并放弃化石燃料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以尽快实现能源转型。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发布的数据,俄罗斯当前在德国化石和天然气进口中所占的份额约为55%,煤炭进口约占50%,原油进口约占35%,可见其能源对俄依赖之高。
在此背景之下,液化天然气(LNG)成为欧洲迫切摆脱俄天然气的一棵稻草。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拜登签订了一份“历史性”的天然气出口协议,欧盟将在今年年底前向美国购买至少150亿立方米LNG。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报告,2021年美国、卡塔尔和俄罗斯合计向欧洲提供近70%的LNG,其中美国位列第一,卡塔尔排名第二,俄罗斯第三。
Image 不过,Stern 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2022 年第一季度,美国向欧洲交付的 LNG 已比 2021 年同期多出120亿立方米,今年美国不会向欧洲交付太多额外的 LNG。
“短期来看,欧洲并没有选项来弥补俄罗斯的供应,也很难在下个冬天之前重建低库存。”Izbicki向每经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截至3月底,欧洲的天然气库存量约为280亿立方米,远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360亿立方米。
“欧盟提议在10月底填满80%的天然气储存容量,德国提出达到90%。这意味着欧洲在10月底之前要增加580亿~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库存。相比之下,去年欧洲同期的填充量约为500亿立方米。”Izbicki向记者透露。“因此,欧洲从挪威、阿尔及利亚及全球LNG市场获得的任何增量天然气都将首先需要用于弥补储存的不足。”
Izbicki预计,今年欧洲将总共获得约320亿立方米的LNG增量供应。显然,这个数据远无法弥补欧洲库存的不足。
除此之外,Izbicki表示,东北亚的LNG需求预计将在今年第二、三季度回升,欧洲的出价很难超过亚洲。并且亚洲买家一直在积极签署新的供应合同,这意味着欧洲可买的份额有限。
另一方面,全球石油化工信息服务商ICIS的美国区LNG编辑Ruth Liao在此前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称,尽管美国增加了运往欧洲的LNG轮船,但是欧洲的LNG进口能力受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因而对天然气供应量的弥补作用有限。
俄会再度“拉闸断气”吗?
2006年1月,由于在天然气价格上存在纠纷,俄罗斯对乌克兰切断了天然气供应。彼时,恰逢欧洲遇罕见冰雪严寒,持续近三周的“断气风波”波及整个欧洲,导致20多个欧洲国家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最终欧盟不得不紧急斡旋,敦促俄乌迅速谈判,全面恢复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
由于难消能源供给中断的余悸,在当年的布鲁塞尔首脑峰会上,当时的欧盟25国一致同意建立欧盟共同能源政策,强调欧盟须采取共同的能源外交政策,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力度。
16年之后,能源安全的议题再一次摆在了欧盟面前,但这一次,欧盟欲与俄罗斯能源“脱钩”的态度似乎彻底而坚决。
但是,对于欧洲普通民众来说,在库存短期难以补足的当下,俄天然气的断供势必将意味着难捱的凛冬、高昂的天然气费用、不断紧缩的生活开支……
若俄“断气”,德国似乎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因该国是最主要的俄天然气进口国。据标普全球的分析报告,德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高但国内产量低,仅2021年德国对天然气的净进口量约为840亿立方米,从俄罗斯的进口量约占60%。
德国最大的工业工会IG BCE此前表示,如果德国决定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德国钢铁、化工和造纸等行业将在几周内关闭。“能源价格暴涨,但最重要的是可能实施的天然气禁运,将严重打击能源密集型行业。这不仅会减少工作时间,造成大量失业,还会导致欧洲工业生产链的迅速崩溃,并带来全球性的后果。”
不过,中断供应,也并非只是欧洲单方面受损。由于能源供给的特殊性,俄欧双方长期以来缔结了一种共生关系。俄罗斯通过庞大的管道网络向欧洲输送油气,而大管径、长距离管道的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建成,供需双方即相互依赖、难以分割。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断气”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联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称,普京可能是在“虚张声势”。美国经济咨询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Carl Weinberg 认为,俄罗斯拒绝交付天然气是不可能的,因为要断气可能意味着要封井。“如果不封井,油气将持续产出,如果运输突然停止,(俄罗斯)存储容量将很快被填满。”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封井和重启的成本十分高昂。资料显示,传统油井分为自喷井和普通井,俄罗斯因为地下资源禀赋的关系,自喷井较少,因此开采时需要运用“磕头机”,加水加压挤出原油。如果停止开采石油,油井也需要继续维护,否则可能成为废井,再开采时投入的成本比一开始打井时的成本更高。
因而,Weinberg认为,“俄罗斯不会停止运送天然气,正如德国和欧盟不会停止购买一样。”
除此之外,能源是俄罗斯的主要收入来源。欧洲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主要市场,切断对欧的天然气出口,俄罗斯难逃其影响。“俄罗斯不太可能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即便在2014~2015 年的克里米亚危机期间——在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在实施选择性制裁作为回应之后,俄罗斯仍然保持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巴克莱的一名分析师这样总结道。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