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美发布新气候联合声明
2023-11-15 21:13: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0825
回帖数:21693
可用积分数:9849605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3-11-30
主题:中美发布新气候联合声明

 11月15日上午,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和美国政府发言人办公室网站消息,中美两国联合发布新的气候联合声明,并宣布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中美两国在该份名为《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下称声明)上承诺,从现在到2030年,将在2020年水平上加快各自的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的替代。两国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可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中美两国表示。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规模约为3371 GW,同比增长9.6%。

  受上述声明影响,今日碳中和板块中超七成股票收盘飘红。其中,英科再生(688087.SH)涨超10%,雪迪龙(002658.SZ)涨停,龙源技术(300105)、冰轮环境(000811.SZ)等涨超5%。

  “声明给中美下一步的气候减排工作提出了方向,也给中美整体的气候合作打下了强心剂。”能源基金会(北京)战略规划主任傅莎对界面新闻表示,两国重申了此前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确立的“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的目标,并明确了行动的时间是从今年开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候任总监李硕对界面新闻表示,从政治角度看,中美最新气候声明的主基调是中美在气候方面恢复了商谈,包括建立双边气候工作组及一些议题上的会晤或讨论,符合当前两国关系缓和的趋势。两国加强对话沟通,对解决气候问题至关重要。

  在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领域,中美两国表示,将在未来向联合国提交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制定、纳入甲烷减排行动/目标。

  声明称,上述甲烷减排行动/目标将在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制定。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傅莎认为,目前中国对于甲烷减排还缺乏中长期的量化目标。

  11月7日,中国生态环境部联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了中国首个《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界面新闻此前报道,该《方案》在中美关系趋稳之际发布,并为中美两国发布新的气候联合声明奠定了基础。

  声明还表示,中美将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推动政策措施和技术部署。

  针对将于本月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美在声明中表示,将敦促发达国家缔约方将其提供的适应资金至少翻倍。

  中美两国还承诺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将会是全经济范围、包含所有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且两国还将在COP28大会向各国呼吁采用这一减排原则。“这完全符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要求。”傅莎称。

  此外,该声明涵盖中美两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或利好两国可再生能源、CCUS、建筑、交通等行业。

  中美两国宣布,争取到2030年,将在工业和能源等领域推进至少五个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的大规模合作项目。

  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废弃物等领域,两国将推动地方省市、州政府、企业、智库多方的交流和合作。

  两国还宣布将重启中美能效论坛,加强在工业、建筑、交通和设备等领域的节能降碳政策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最新声明中并未涵盖国际期待已久的中国淘汰煤电的时间表。

  “从实际内容方面看,双方的合作未出现特别重大的突破,这也符合中美目前关系的现实。”李硕认为,因为双边关系仍存在局限和挑战,不能对中美两国达成的气候行动成果,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这份中美气候声明像是给即将召开的COP28大会、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上了一个保险。”李硕称,如果说中美十年前的气候合作设定的是“天花板”,现在的合作成果可能算是“地板”,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地板”的价值。

  2014年,中美两国元首在北京发表了历史性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国首次提出到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较2005年整体下降26%-28%;中方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将于2030年将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此次声明发布后,两国塑料、制冷设备生产行业或面临更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

  声明称,“中美决心终结塑料污染”,两国将与各方制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塑料污染)国际文书。

  在基加利修正案下,两国还将确保生产的所有制冷设备采用有力度的最低能效标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