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当好非遗传承“守艺人”
2024-02-26 20:13:2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花脸
发帖数:71375
回帖数:2176
可用积分数:17759486
注册日期:2011-01-06
最后登陆:2025-08-06
主题:当好非遗传承“守艺人”


今年春节假期,于年味中寻非遗、赏非遗、感知非遗魅力,成为文化消费新时尚。非遗“火起来”,离不开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的坚守、传承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越来越多青年人成为非遗传承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创造,让传统非遗焕发出新活力。青年人还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开发出一系列非遗文创产品,让老技艺更加贴近生活。
青年人与非遗的双向奔赴,展现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青年人要继续发挥优势,助力非遗传承。
融合时代特征。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深度融合,才会活跃在日常生活中。将非遗发扬光大,需要青年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求变,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契合消费者的审美,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非遗生活化、产业化和时尚化,把“好手艺”变成“金饭碗”,让非遗焕发出崭新而持久的生命力。
练就过硬技艺。掌握甚至精通一门传统技艺绝非易事。非遗工序复杂、工艺繁复、要求严苛,并非一朝一夕能习得。例如,安徽泾县的宣纸生产过程包含100多道传统工序,没有多年积累难以掌握诀窍。青年非遗传承人要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敢于坚持所爱、耐得住寂寞,虚心学习、追求卓越,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
探索传承方式。传承非遗技艺需创新表达方式,青年非遗传承人应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融合,进行“非遗+科技”“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跨界、跨域、跨行业探索,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期待越来越多青年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 波)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