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石化拟与俄石油巨头建合资公司
|
2011-10-11 19:50:09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4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965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8-01 |
|
主题:中石化拟与俄石油巨头建合资公司
中国石化(600028)11日消息,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最大的石化控股公司西布尔公司在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在俄罗斯和中国上海设立两个合资公司生产丁腈橡胶,并考虑在异戊橡胶领域以及其它领域扩大合作。
中石化称,上述两个合资公司将采用西布尔公司提供的聚合工艺技术。俄罗斯克市现有的丁腈橡胶装置将从4.1万吨/年扩建至5.6万吨/年,上海将新建5万吨/年的丁腈橡胶设施。双方合作还可能包括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天然气化工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原料供应,以及上下游一体化的全面合作。
西布尔公司是俄罗斯及东欧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生产链包括天然气处理,单体、塑料、橡胶、矿物肥、轮胎和工业橡胶制品生产,以及塑料加工。2010年,西布尔公司加工石油伴生气174亿立方米,生产各种石油化工产品超过1650万吨,营业收入超过75亿美元。
中国石化表示,合资项目将增强中国石化与西布尔公司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能力。
“西布尔公司有生产合成橡胶的先进技术,与中国石化开展合作将服务于中国该行业的增长需求。”西布尔公司首席执行官Dmitry Konov先生也对合资项目的商谈工作表示满意,并希望取得更多进展。
双方是在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此次访问中国期间达成上述合作意向的。据悉,此次普京访华团包括俄罗斯多家国有能源巨头领导,讨论双方能源合作的项目将是此次政府间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1-10-13 07:34:25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中石化改变合作模式 曲线进入俄罗斯石化领域 2011年10月13日 06:3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10月11日,中石化宣布,与俄罗斯西布尔公司已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合资在俄罗斯和中国设立两个生产丁腈橡胶的合资公司。
“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合作,为市场提供高效优质的产品。”12日,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告诉记者。
据他透露,目前合作双方还在探讨更深层次的合作,不排除未来在包括天然气化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原料供应等更多领域合作。
事实上,随着普京总理访华,中俄能源合作已进入到一个更深层次,开始谋求对石油石化产业链的全覆盖,在油气勘探、炼油化工及国际能源贸易合作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
“通过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更好的加强中俄经贸联系,而且对我国开辟能源进口多元化通道也将大有裨益。”国家发改委一位负责中亚、俄罗斯产业投资研究的官员称。
不再单纯“要资源”
此次是中石化首次进入俄罗斯化工市场。
根据合作备忘录,两个合资公司建成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丁腈橡胶装置产能将由过去的4.1万吨/年增至5.6万吨/年,而上海也将新建每年5万吨的丁腈橡胶设施。丁腈橡胶因耐油性极强的物理机械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开采、石化、纺织、电线电缆、印刷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这只是我们合作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西布尔是俄罗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石化企业。”黄文生说。
据了解,西布尔公司是俄罗斯及东欧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其生产链包括天然气处理,单体、塑料、橡胶、矿物肥、轮胎和工业橡胶制品生产,以及塑料加工。2010年,西布尔公司加工了174亿立方米的石油伴生气,生产了各种石油化工产品超过1650万吨,年营业收入达2390亿卢布(约相当于75亿美元)。
目前,中石化与西布尔公司的合作备忘录尚需两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但两家公司已开始探讨下一步在异戊橡胶领域合作的可能性,而未来双方还可能在包括俄罗斯和中国的天然气化工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原料供应。
“俄方很不愿意中国将它作为原料、资源的供应商,这也是中国油企近十年来在俄罗斯鲜有建树的原因。它们欢迎中国企业到那边去投资炼油、化工等下游领域,但过去我们的企业只想拿资源。”上述国家发改委官员称。
今年9月普京宣布竞选总统后,提出未来将提高俄经济发展速度,实现GDP年增长率达到6%-7%,这使得俄石油企业谋求与中国油企在石化领域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我们也希望抓住这个机会,全面进入俄石油市场”,黄文生说。
据了解,目前中石化在俄罗斯只有几个上游勘探开发项目,其中最大的是2006年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共同收购的UDM石油公司。它拥有俄罗斯乌德穆尔共和国68%以上的原油地质储量和65%以上的原油产量,是当地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占股51%,中石化持有剩余的股权。目前,公司正开发油田24个,正勘探的区块1个。
“西布尔有石油伴生气资源,更熟悉俄罗斯投资环境,正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黄文生。
未来西布尔将通过与中石化的合作,分享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中石化也将借与希布尔的良好合作关系,更深入的进入俄罗斯市场,弥补包括上游资源领域在内的短板。
由单向转向双向
“普京此次来访,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模式将更加深化,这种合作将是全方位的,它将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久时间内,双边合作的发展方向。”上述国家发改委官员称。
众所周知,在过去十年中,中国油企海外拓展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获取区块、资源,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然而正是这种“直接索取”的模式,导致中国油企在海外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增大。
在俄罗斯,中石油主要通过持有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资组建的东方能源公司49%股权,分享部分俄资源收益;而中石化参股的UMD所控制的资源量更不及东方能源公司。
“这些年我们对俄能源合作就是一个词——贸易,通过中俄原油管道获取原油,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获取天然气。”有原中石油高层无奈地评价道。
这种模式下,俄方只是资源提供者,它无法分享中国高速增长的市场利益,自然也不愿向中国企业做出更多让步。
然而现在不同了,两国全方位合作的加强,为双方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创造了更好的环境,“现在中俄关系已经提升到有史以来最高水平,首先政治领域的互信是前所未有的”,11日普京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
随着中石化与西布尔公司合作的启动,一种新的模式开始了——中国油企向俄方企业出让部分国内市场利益以获取进入俄罗斯石油市场的机会。
据悉,目前三大中国油企都在制定计划,筹谋与俄大型石油公司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双方一起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一起建炼油化工产能、共同分享利益,这种合作将不再有地域的限制,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投资的规模和地点。
“俄经济发展转型离不开中国,这就是中国企业的机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说。
他指出,俄罗斯能源依赖型的政策短期内不会改变,普京所描绘的创新型经济需要大笔资金,这是俄目前所欠缺的,需要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帮助;而中国旺盛的能源需求也急需能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将是很好的补充。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