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港珠澳大桥隧道人工岛主体结构昨日完工
2011-12-08 15:47:4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4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8062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9-04
主题:港珠澳大桥隧道人工岛主体结构昨日完工

 昨振沉最后一个钢圆筒,人工岛围堰合龙

  记者蓝辉龙 昨天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最后一个巨型钢圆筒顺利振沉,人工岛围堰合龙,标志着大桥建设重大节点之一的隧道人工岛的主体结构完工。位于桥隧转换处的东、西隧道人工岛,外围由120个巨型钢圆筒围成,其中西人工岛已于今年9月11日顺利振沉最后一个钢圆筒并成岛。

  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长度35.6公里,采用桥隧组合设计方案。海底隧道穿越伶仃西、铜鼓主航道区,沉管隧道长5664米,为世界第一。岛隧工程是大桥施工环境最复杂、技术难度最大、协调管理最具挑战性的关键工程。为实现桥隧转换,需在海中填筑东、西两个隧道人工岛,人工岛长度均为625米,最宽处分别为183、225米,采用蚝贝外形。岛体采用主格及副格仓围闭,其中主格采用钢圆筒结构(即钢圆筒),副格采用直线型钢板桩结构。完成隧道人工岛建设后,要在海底软弱地基上建设目前世界上最长、埋深达45米以上的海底沉管隧道,并实现海中岛隧的连接。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西两个隧道人工岛的外围由120个巨型的钢圆筒组成,其中东人工岛59个,西人工岛61个,这些钢圆筒插入海底之后,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柱子在海中围起了人工岛的形状,然后再往钢圆筒的中间填砂土,从而在海上形成衔接桥梁与隧道的人工岛。今年的5月15日,西隧道人工岛振沉第一个钢圆筒,并于9月11日完成最后一个钢圆筒的振沉后成岛。东隧道人工岛从9月22日起施工,至昨天振沉最后一个钢圆筒,标志着两个隧道人工岛的主体结构工程都已经完工。

  一个钢圆筒17层楼高

  昨天上午,在辽阔海面停着的巨大施工船上,8个巨大的液压“手臂”吊起了这个巨型的钢管,通过精确的卫星定位后将其缓缓放在海中,再由巨大的机械大锤高频次的震动慢慢将大钢管打入到海底20米,最后一个钢圆筒从被吊起到入海的过程,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据介绍,隧道人工岛的施工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如现场的巨大振沉设备,是中交集团与全球最大的振沉设备制造企业美国A T E公司合作,共同研发制造出的世界第一个八锤联动的振沉系统。

  据了解,隧道人工岛建设中采用的钢圆筒,由上海振华重工在上海制造,然后由远洋运输船分批运到珠海,总重量约6万吨。最后一批钢圆筒于11月26日从上海起航,11月30日运抵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在这120个钢圆筒中,最高的一个达到50.5米高,重量为555吨,若以3米为一层计算的话,这个插入海底的巨型钢圆筒,约相当于17层的高楼那么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1-12-08 15:48:0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随便股民
发帖数:12604
回帖数:3292
可用积分数:1288062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5-09-04
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记者 张彬)随着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西人工岛脊柱钢圆筒制造完成,标志着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马上将迎来合围,这为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定下了基调。由中交建集团所属的上海振华重工制造的8个圆钢筒经过千锤百炼,最后运载上船,20天后,钢圆筒将被植于珠海珠江口的西人工岛下。

港珠澳大桥——一个集岛、遂、桥于一体的世界性桥梁工程,其技术难度与制造水平都属顶尖水平,完全由中国国内的桥梁施工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设计、施工与一体总承包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 皇冠上的那颗璀璨的宝石

刚开工的港珠澳大桥,在海面未见任何桥梁的影子,可海底下,却是另外一派景象,岛遂、清淤各项施工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由于桥梁海面距离太长,设计方案中规划出两处人工岛,以此作为桥梁的柱体。如何在广阔的海面上进行人工岛的建设,成为大桥建设最大难关。珠海港口地处水、陆、空交通枢纽,海面高度必须严格控制,珠江流域又是多种鱼类的保护地,如何兼顾环保、交通等要素成为港珠澳开工以来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港珠澳大桥项目总部将设计、规划所能想到全部考虑其中,据港珠澳大桥项目总经理部副总工程师梁桁介绍,别的项目设计方案都是先考虑项目可行性,而港珠澳大桥是在设计方案中是从找怎么不行开始,采用逆向思维,采取设计与施工方共商议的方式。最终的设计方案是一个集技术、设计创新的全新方案,每天都是在自我否定中成长,就是在这样情境下产生的。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方案得到珠海、澳门等海事局的批准,尤其建人工岛是作为岛遂工程转换点成为一个新的创新。人工岛由高50米,直径22米、重6吨的钢圆筒制作而成,然后8个圆筒围城圆形通过机械锤把钢圆筒植于海内,8锤联动,误差在1/1000以内,对于港珠澳大桥来讲,每一个新的想法都代表一种创新。港珠澳大桥项目总部副总工程尹海卿如是说,大桥是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代表综合能力,没有这四化就没有钢珠澳大桥的诞生。


自主创新 依靠强大、专业的机械设备制造能力

高50米,相当于10层楼,直径长22米近乎半个足球场,总计重6吨,这是一个钢圆筒的外形,如何把如此庞大和重量的钢圆筒生产制造出来,又如何运送到珠海港口?对上海振华重工是一个考验。很多日、韩专家都在质疑生产与运输能力。振华重工公司总经理康给出了满意的答案,最后8个钢圆筒完工,对于提升港珠澳大桥的进度与施工信心有个大的转变。

港珠澳大桥项目总部总经理林鸣这样说,正在基于对上海振华制造能力的信任,才有了港珠澳大桥大胆的想法,他们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也表达同样观点,振华重工的专业与执着体现了国内一流企业所具备的素质,他们为港珠澳大桥所做的都是必将载入中国桥梁史册。

历经10个月,共制作120余个钢圆筒,在最后8个圆筒运载上船的那一刻,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这样感慨道,“直到今天,我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有幸能为港珠澳大桥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支持,为这一世界性工程标上我们的符号而感到自傲”。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