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96 |
| 回帖数:21881 |
|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富宝资讯:浅谈宝钢股份剥离不锈钢资产的利弊
600019>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部分资产调整事宜,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经公司申请,本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6日起停牌。”
一时间市场人士议论纷纷,其中市场猜测最大的就是宝钢将对其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调整,而涉及调整的部门很有可能是特钢和不锈钢事业部。宝钢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公司,旗下的钢铁产品包括碳钢、不锈钢、特殊钢等,而宝钢的不锈钢资产主要有三块,一是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宝钢拥有54%股权;另一个是宝钢不锈钢事业部(原宝钢不锈钢分公司);此外还有2010年底由宝钢出资控股的宝钢德盛镍业。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宝钢不锈钢产能为250万吨,全年共销售不锈钢产品134.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14.0%;而新成立的宝钢德盛更是令人瞩目——2012年形成180万吨的不锈钢产能,“十二五”期间形成400万吨的产能。
为什么宝钢要剥离这两项业务呢,富宝不锈钢研究小组认为,这更多的是由于今年国内钢企利润率下降的缘故。12月初,在一次钢铁峰会上,中钢协党委副书记罗冰生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10月份,国内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3.75,较9月份下降82.6%,产品销售利润率为0.47%”;而据另一份内部统计资料也显示钢铁业亏损面正不断扩大:9月份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9家处于亏损,而10月份,亏损企业增至25家,亏损面扩大至32.5%,即便是利润率较高的宝钢和包钢,利润额也仅仅为3.55亿元和3.22亿元。
据宝钢2010年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宝钢不锈钢产品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87亿元,而毛利率为0.86%,因此为了使上市公司账面更加好看些,剥离特钢和不锈钢业务有其个中缘由,但剥离后对其究竟有什么利弊呢?且听富宝资讯不锈钢研究小组为您浅析。
首先我们看一下有利的一面。在目前整个钢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剥离一些不良资产,一定程度上能使上市公司更专注于主营业务,有利于宝钢上市公司的发展。尽管钢铁业整体利润下降,但热轧和冷轧薄板仍是宝钢的主要利润来源,而特钢和不锈钢业务则长期吞噬其利润,剥离后将有利于宝钢整体利润率的提升;同时对于宝钢不锈钢业务来说,使其发展空间得以提升,有利于不锈钢业务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一旦组建不锈钢集团,其与宝钢股份同级别,将进一步提升宝钢不锈在市场中的地位。此外从环保方面也有利,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10月份曾表示,宝钢每年的能耗占上海总能耗的18%,如果不能解决环保和能耗问题,宝钢就无法继续在上海立足。经过剥离、搬迁,宝钢的总能耗将会有明显下降,节能减排压力将有所减轻。
再来看下不利的,短期看,宝钢股份剥离特钢和不锈钢业务对其整体盈利水平来说是利好,但这终究是短期。综合来看,宝钢不锈曾长期处于亏损,但近两年已逐渐有盈利——尽管不多;另外从中国不锈钢的发展来看,近几年中国不锈钢产销量都有大幅提升,2010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达1125万吨,表观消费量940万吨。而2011年11月初公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发展高强度钢及高端不锈钢材,并对关键钢材品种需求做了预测,其中预测到2015年,中国不锈钢消费量达1600万吨。因此,不锈钢发展潜力依然很大,而剥离不锈钢业务看似对盈利水平有利,实则失去了长期更大的利润。
此外,剥离会导致一些隐性资产的流失。宝钢不锈钢事业部位于上海宝山区长江路,前身为上海钢铁一厂,而宝钢特殊钢事业部位于同济路,前身为上海钢铁五厂,1998年11月经过重组两厂成为宝钢下属企业。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两大块地已成上海城区黄金地段,周边地价大幅飙升,单地块价值就在上百亿元,剥离意味着同时失去这些隐性资产。
总之,富宝不锈钢研究小组认为,若宝钢剥离特钢和不锈钢业务,对于上市公司宝钢股份来说,短期利益明显,但从长期看,失去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特钢和不锈钢业务,弊大于利;而对于整个宝钢来说,剥离后的不锈钢事业部发展空间将更加巨大,如不出意外搬迁至福建,有利于宝钢不锈钢资源的优化配置,中长期看,宝钢不锈在国内乃至世界不锈钢行业中的地位将明显提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