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中国石化料将加速收购海外资产
英文字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简称:中国石化)2012年开年即完成了一笔大规模的收购交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1年6月29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国石化是一家国有企业。过去一年间,该公司大举进行收购,就在本周二,中国石化刚刚达成了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收购美国页岩油气资源的交易。
中国石化的掌门人过去也曾在美国有过类似尝试,但却以失败告终。
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在另外一家中国大型国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简称:中海油)担任总经理。人们应该还记得,正是这个中海油曾大胆试图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打那之后,傅成玉改进了收购策略,开始买入美国公司较少的股份,尽量避免惹人生事。在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失败之后,中海油随后做出了调整,买入了美国墨西哥湾一个深水离岸油田的股份,此外,该集团还购入了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的页岩油气资产。
2011年4月,在一次中国国企高层的例行调整中,傅成玉被任命为中国石化的董事长,并肩负起中国石化转型的使命。对傅成玉而言有利的一点是,中海油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案失败之后六年,中国在海外进行投资的环境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比如,中国公司曾全资收购了几家加拿大的公司,另据数据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去年美国来自亚太地区的并购资金达到了历史高位。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的分析师Clement Chen说,过去中海油不过是中国一家离岸石油公司,不过现在该集团的资产已经遍布全世界,这是多年在乌干达和加拿大等国大举收购积累的结果;过去10年间,中海油的产量持续上升,这大部分都是傅成玉的功劳。
傅成玉的一个策略是要降低中国石化对炼油业务的依赖,手段是买入石油和天然气资产,包括页岩气等非传统资源。一直以来,炼油业务都在拖累中国石化的利润率。截至目前,傅成玉言出必践。中国石化近期的收购交易包括北美的页岩气资源和伊拉克、喀麦隆和西非等地的传统油气资源。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11年中国石化总共斥资197亿美元进行收购,其中包括花费51.9亿美元收购了葡萄牙石油公司Galp Energia SA在巴西的部分资产,该交易是中国去年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购案。
与中国的其他石油公司录得的收益相比,中国石化以炼油业务为主就意味着利润相对较低。尽管该集团在上半财年实现了盈利,但炼油业务还是营业损失。其中原因在于,中国政府刻意压低汽油和其他卖给消费者的产品的价格,使得中国石化在按照市场价买入石油和天然气的同时,常常以亏损的价格卖出汽油等产品。
今年,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价格市场化改革,这种情形或许会有所改变。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说,出于对能源安全和进口依赖的担忧,价格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政府的重中之重。政府希望该行业的效率能够更高,并降低企业的损失,这有可能令业内公司加快在海外投资的步伐。
中国石化的竞争对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简称:中国石油)本周二完成了收购加拿大Athabasca Oil Sands Corp油砂资源的交易,尽管中国石油更加财大气粗(因为有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支持),但分析人士对中国公司运营这些资产的能力提出了质疑。在非传统能源技术方面,中国企业仍落后于西方石油企业。不过,当下无疑是开始学习的最好时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