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国内首个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在成都开建
2012-07-12 13:21:4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国内首个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在成都开建


2012-07-12 10:2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成都智造”护网应急安全我市将新建57个地震预警台站未来拟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昨日,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监测技术中心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国内首个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在蓉开建,随着“三步走”的系统建成,未来将面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记者了解到,该预警系统采用“成都智造”,市防震减灾局将采用该技术在全市新增57个地震预警台站,这些预警台站已进入土建阶段。
  “成都造”技术
  将比日本预警系统更精准
  据悉,此次在蓉建设的国内首个城市地震预警系统,其地震预警系统技术由海归博士王暾创办的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自主研发,这套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地震波和电波的时间差发出警报,“当地震发生时,系统通过电波讯号,提前几十秒时间,抢在地震波到来前发出警报,为生命‘预留’几十秒通道。”
  昨日,王暾告诉记者,目前全球有两个国家将地震预警技术投入实用,即墨西哥和日本,日本曾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实施了地震预警,成功地让新干线27辆列车安全停车,没有出轨。“不过,日本的预警系统也存在缺陷,比如在‘3・11’地震中对海啸预警出现偏差。”王暾表示,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完善地震预警系统时,已将日本的这些偏差考虑进去并做出修正,应该说运用于成都的技术,在预警精度、降低误报率等方面,将比日本的系统更加灵敏精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12-07-12 13:22: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全域成都年内完工
  建57个地震预警台站
  “成都的地震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地震预警网络。”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监测技术中心副主任郑松林告诉记者,汶川大地震后,我市就着手构建“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该速报系统在全域成都建设了67个台站,能够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分析地震所造成的影响,提供各种数据,但没有设置预警功能,而此次高新减灾研究所中标的项目是“地震烈度速报系统Ⅱ期”,即为新建的57个地震预警监测台站提供地震预警功能技术。
  据悉,此次新建的台站将分布在我市19个区(市)县与高新区,预计年内完工,其中都江堰、彭州等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台站数量将比其他地区多。
  “三步走”实现地震预警
  手机、电视可联合接收预警信息
  据悉,成都地震预警系统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有望在2020年完全建成,使成都初步具备地震预警能力。郑松林表示,我市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在技术上,要通过系列项目的验证,让地震预警技术更加成熟。”待技术更加成熟后,预警系统将逐步在城市的“要害部位”进行试点,如高危化工、高速运转的交通系统等。通过实践,来总结配套法律法规的定制,以及公众认知的普及。第三步,在社会认可、法律法规配套之后,在全社会推广地震预警应用,面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就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的起步期。”郑松林说,三步规划完全实现后,成都市将初步具备地震预警能力。在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手段上,智能手机、计算机、专用预警接收终端、电视等皆可以作为接收终端,且已经在预警试验中成功实现,今后,随着我市地震预警系统全面建成后,市民通过手机、电视等就能接收预警信息。本报记者缪琴摄影报道
  新闻链接
  是“预警”而非“预报”
  昨日,针对部分公众对“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的概念混淆,市防震减灾局地震监测技术中心副主任郑松林专门作出解释:“地震预报”是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出预告,目前还是全球性的难题,而“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以最快速度发出警报。我市此次要建的是“地震预警系统”,而不是“地震预报系统”。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