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石化甩下新奥牵手中国燃气 敌意收购案宣告失败
2012-10-16 07:36: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中石化甩下新奥牵手中国燃气 敌意收购案宣告失败


2012-10-15 20:10 来源:网易财经 字号:1214
  新奥联手中石化收购中国燃气,历经十个月的这场中国首例敌意收购大战最后以一幕“移情别恋”式的狗血剧情结尾。

  新奥、中石化和中国燃气这三方10月15日傍晚几乎同步发布公告。“不出意外”,双双承认收购失败的结果符合人们对于新奥和中石化联合体的预期,但是中国燃气一纸和中石化建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为这场收购大戏带来了另类的高潮。

  最后结局颠覆传统收购案模式

  今日下午17时13分,中石化首先在港交所发布放弃收购的公告,称因“先决条件未能得到满足,收购要约不再继续进行”,5分钟后新奥能源内容相同的公告也挂到了港交所的网站上。

  联合体最终放弃收购中国燃气,这是一个被事先多次预测到的结果。于是,外界在一片平静声中讨论了40分钟三方今后的发展前景,但是到17时53分,中国燃气突然发布了《设有先决条件的自愿现金收购要约失去时效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恢复买卖》的公告。

  中国燃气发布公告称,与中石化已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互通销售渠道和网络;同时,中石化原则同意中燃参与其负责建设的省际天然气管线及配套设施的投资。

  中国燃气今日早前曾发布停牌公告,业界分析认为公司停牌是涉及别的业务,与联合体收购要约并无关系。谁料想,最后会是这样一个“老情人被抛弃、小三暗中上位”的戏剧性结尾。

  中石化成赢家顺利进入天然气下游

  当初中国燃气管理层频频向中石化方面暗送秋波之时,人们以为这只是“受害者”的离间之计,不知能有多少人想到,中石化会真的甩掉最初的合作伙伴新奥而和中国燃气牵手。

  “中国燃气一直对新奥比较抗拒,希望能和中石化开展深入合作”,一位接近新奥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

  “中石化一开始应该确实希望收购能够完成,毕竟新奥和中国燃气两家公司的下游市场合起来比中国燃气一家要大很多”,董秀成表示。但是观察者也认为,最后当发现收购无望时,中石化顺水推舟从了中国燃气也可以理解。

  中石化进军天然气下游是集团的既定战略,尤其是傅成玉2011年来到中石化后更是加大了在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领域的推进速度。“作为中石化来说,当初很重要的思路是进入天然气下游城市燃气市场,中国燃气正好跟它的现有气源具有互补效应”,董秀成表示。

  业内分析师此前对网易财经表示,新奥中石化联合体收购失败早就不可避免,但是最后三方有可能会以战略合作的方式开启新的合作模式。只是没想到,新奥会被最后的战略合作协议抛弃。

  根据新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石化不单是承诺增持中国燃气的股份,而且要和中国燃气成立合资公司互相进入对方的主营业务领域,中石化还原则同意中国燃气然于自己旗下的天然气管线建设,可谓一揽子合作方案。

  虽然以丰富的气源进入天然气下游市场,但是目前还不清楚中石化在城市燃气销售终端市场究竟有怎样的规划和野心。“中石化应该不会直接进入城市燃气终端市场”上述接近新奥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士认为。董秀成则表示,中石化目前和中国燃气只是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具体项目怎么合作还需要再谈,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

  新奥最受伤?投行看好新奥股价回升

  截至发稿时,新奥能源关于此次放弃收购以及中石化联姻中国燃气还没有最新的表态。“中国燃气是盘乱棋,不了解情况的人来下很难的”,“中石化倒不是甩开新奥,这个事情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上述接近新奥比较了解情况的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

  但是一方面收购不成,中国燃气未来在市场竞争上必然更加充满敌意,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中石化这个财大气粗的劲敌,未来如何有新奥的好果子吃?如此看来,新奥应该是最受伤害的一方?

  据中石化方面此前透露,收购中国燃气的交易最初也是新奥主动拉上中石化操作的。在业内看来,新奥的动机可以理解,若收购成功即有了中石化的稳定气源,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中国燃气的市场份额。如果新奥与中国燃气果真合二为一,那么合并体将拥有将近270个大、小城市的燃气专营权,其中包含了近80个地级城市。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在资本市场上,由于本次敌意收购需要付出167亿港元资金,新奥要负担90亿元左右,这对于这家民营燃气运营商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如今,放弃收购或许反而能减轻自己的资金压力。在宣布放弃收购前,瑞银已经发布报告认为,向中国燃气发出收购要约的风险已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新奥能源业绩的积极增长亦已众所周知,故将新奥能源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

  中国首例“敌意收购”宣告失败

  新奥和中石化宣布放弃收购也标志着被称为中国首例“敌意收购”案例最后失败。2011年12月12日,新奥能源和中石化联合对中国燃气发出现金收购要约,要约价3.5港元/股,总对价约达167亿港元,但是中国燃气称这一收购“未获邀请”,是敌意收购,由是开始激烈抵制。

  十个月来,三方曾围绕收购与否多次大打口水仗,并纷纷出奇招应对。中国燃气方面,为了阻止被强行收购,一方面动员背后的各个分散的股东增持公司股票,另一方面则以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集体的名义多次向新奥和中石化联合体喊话拒绝被收购。

  现实的局面也确实在加大新奥中石化联合体收购的难度。目前,中国燃气的股价在每股4.3元左右,已经远高于联合体报出要约价3.5港元/股,要想完成收购必须提高报价,但是新奥和中石化始终没有松口。中国燃气大股东富地石油与韩国SK E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