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半仙股 |
发帖数:173 |
回帖数:10 |
可用积分数:110907 |
注册日期:2008-07-17 |
最后登陆:2008-12-15 |
|
主题:铅锌限产联盟不攻自破 大型企业将并购
铅锌上游限产联盟不攻自破 资源危局下,大型企业预期将展开并购 供需关系利益之争 27家公司联盟限产,源于铅锌行业目前的危机。 “目前整个行业的状况非常不好,以宏达股份为例,初步预测,2008年上半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5%-98%以上。排除灾害的原因,公司的效益也发生了大幅的下滑。”,广发证券有色金属分析师黄勇表示。 锌业股份(000751)也不例外,本报记者了解的情况是,锌业股份的半年报虽然到8月21日才公布,但是公司已经预计其2008年上半年度亏损额度为1.78亿元。 国内铅锌企业效益低下的背后,是全球铅锌价格的持续低迷。公开统计数据显示,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锌价从去年5月的4000美元/吨,一路下跌到现在的1700多美元/吨左右;铅价也从去年的3890美元/吨,急跌至现在的1500美元/吨左右。 在铜、锡价格屡创新高的情况下,铅、锌价格持续下跌与行业的供需基本面有很大关系。国际铅锌小组预估,2008年全球精炼锌产量1230万吨,而消费为1210万吨,过剩21万吨。来自国内方面的统计数据则表明,今年前5个月,我国锌精矿产量为107.6万吨,同比增长了21%,但是我国镀锌板产量累计增速大幅放缓,而近50%的精炼锌应用于镀锌板的制造。 罗平锌电董秘处的上述负责人认为:“当前的国内铅锌供需基本面的确不太理想,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也有铅锌企业不认可这种观点,西安方圆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衡在接受国内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年锌产量同比只增加了3%,远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0%甚至20%的增长量,去年9月开始的“供应过剩论”并不成立。 黄勇并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抛出“供应并未大于需求”的观点,主要是出于公司自身的销售角度考虑,“从目前各方面的统计数据看,供应都是大于需求的,不过目前供需格局还没有那么夸张,今后一段时间这种局面还将更为严重”。 10年后资源将尽 “可以预期的是,大企业利用行业低迷之际,将展开大肆的收购行动。”黄勇认为,“目前铅锌行业集中度太低,兼并重组也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铅锌企业迫切需要整合,与我国的铅锌资源紧缺有关。据中国矿业联合会循环产业发展部主任吴荣庆介绍,截至2006年底,我国铅的基础储量为1351万吨,锌的基础储量为4227万吨,按2006年的矿山实际开采量与采矿回收率,这些基础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只有区区9年与14年。 “如果未来几年,行业集中度依然低下,中国逐渐转变成大量进口铅锌矿资源后,这种局面非常不利于国内铅锌行业的发展。”黄勇认为。 正是看到这种境况,大型铅锌企业开始未雨绸缪。就在限产联盟达成不到一个月前,中金岭南已经频繁出动,在国内外开始展开大肆的收购行动。6月16日,中金岭南(000060)公告,拟以3.41亿元的价格收购广西武宣县盘龙铅锌矿有限责任公司55%的股权。 “收购盘龙铅锌矿是为了提升公司的铅锌资源储量。目前盘龙铅锌矿采矿权及探矿权内的总矿石量为1974.37万吨,铅锌总金属量为86.15万吨。”中金岭南在公告中称。 虽然铅锌行业目前不景气,但是收购的案例并不太多。黄勇表示,今后将会出现一批中小型企业倒闭的现象,收购的案例肯定会越来越多,不过大企业感兴趣的收购对象主要还是拥有自有矿山的铅锌企业,对纯冶炼型企业不会太感兴趣。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