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谢卫:做大做强A股市场
2008-03-04 13:11:1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谢卫:做大做强A股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富国基金副总经理谢卫身处资本市场的最前沿。谈起如何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的话题,谢卫认为,应对国际化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谢卫分析,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和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A股市场逐渐恢复了融资定价功能,市值和筹资额也快速上升。截至2007年底,其市值已达4.44万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证券市场。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增强了A股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2007年11月,上证综指创出13年来最大月跌幅,单月下跌18.29%。其中,外部因素不可忽略,近阶段的多次3%以上的大跌,几乎都与国际市场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统计数据显示,A股和H股的联动效应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逐渐体现。近期,A股市场更是表现出与H股市场高度相关的走势。随着外资的流入,为达到影响中国A股的目的,境外又推出针对中国A股的股指期货。2007年11月8日,全球第一家做空A股的ETF在纽约成立。同一天,A股市场出现了“11·8”暴跌。

  “当前,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显现,美国经济的减速基本已成定局,并必将左右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趋势。这既是2008年决定全球资本市场走向的根源,又注定了国际化博弈将是A股市场今后一个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谢卫说。

  A股的国际化趋势已难以阻挡,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我们内外兼顾,在全球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思路,努力保持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为此,谢卫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做大做强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企业。加快国有龙头企业的并购重组,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通过制度创新、结构优化、产品升级、人才引进,真正使这些企业成为立足中国经济,具备全球竞争力,代表国民经济先进生产力的龙头,成为中国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同时,继续加快优质中小企业的上市步伐。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增长点在于大量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细分市场中具有充分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应该鼓励这些企业在A股上市,夯实中国A股市场基础。

  逐步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在中国A股上市。这既是A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又是中国投资者分享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为此,首先应该加快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做好技术准备。其次,要建立分步走的战略。先试点红筹国企,再过渡到核心技术在华、与中国有大量业务关系的境外企业,最后到全球知名境外企业到A股上市。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不断提升监管当局的监管水平,在A股国际化进程中,保持监管灵活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尤其应加大对涉及金融市场境外游资的监管力度。加快人民币升值进程,稳定资产价格,稳定楼市、股市的预期,严厉打击地下钱庄。

  继续鼓励以QDII形式的金融产品投资于境外成熟市场,实现境内外市场资金的双向流动。这不仅仅是解决外贸顺差的途径之一,也是应对A股国际化的必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提高与境外成熟市场的国际交流,提高QDII产品设计水平,引进高素质投研人才,增强QDII投资风险防范,加大QDII产品普及力度。

  采取一切措施扩大内需,减少外贸依存度,保持中国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应该看到,A股的国际化趋势与我国近几年外贸的高依存度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国策,保持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性,从而使我国资本市场在国际化浪潮中有一个健康稳定的发展。

  不断壮大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资力量。中国基金业经过近十年发展,尤其是近两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中流砥柱,无论在产品设计还是投资水平上,都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在A股国际化进程中,基金业应当承担重任,在产品创新、制度设计、人才培养、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做好工作,充当A股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桥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