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42 |
回帖数:21876 |
可用积分数:9988716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04 |
|
主题:平安股价不跌反升 股权疑云或致转让推迟
某财经媒体近日发文质疑汇丰平安股权转让背后另有推手,引发轩然大波,涉事各方迅速“辟谣”,称该媒体的质疑毫无凭据,纯属臆断。安信证券发表报告称,事件可能导致汇丰与正大集团的股权交易推迟或另寻买家接盘。中国平安昨天股价不跌反升,微涨2%后收于43元;港股因圣诞假期休市,在有关报道刊发的周一也仅轻微下跌,收盘价收于63.1港元。
有专家认为,虽然各方均火速撇清有关传闻,正大集团授意旗下四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收购平安股权,其资金来源或难于追查。
正大受让平安股份是“蛇吞象”?
12月22日,财新网(微博)在微博预告了即将于周一发行的杂志《新世纪》封面文章的核心提示,称“明天系”掌门人肖建华或涉平安股权转让事宜,并且怀疑肖建华是利用手下控制的三家城商行进行资金运作。
而昨天面世的《谁买平安》正文中,财新记者提出,“正大规模不小,2011年净资产90亿美元,但要一次过吃下这笔作价93.85亿美元的平安股权,还是令人难以想象。资金哪里来?”
尤其是正大集团安排收购平安股权的是四家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离岸公司,引发了人们的揣测和想象。这样的离岸公司因为注册地无外汇管制、公司股权转让不需要在官方备案,成为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天堂,其资金往来也比较隐秘。
该文提出,据来自不同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数个消息源”,在第一笔152亿港元资金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泰国他信家族,其余部分来自由肖建华领衔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肖建华的资金来自其影响力所及的哈尔滨银行、潍坊银行和包商银行等3 家城商行,并于20 天后归还账上”。
该报道称,对于谁提供了下一步的资金腾挪,有人怀疑资金来源于平安集团的管理层。不过“截至发稿,未取得证据支持这一怀疑”。
涉事各方迅速澄清或否认
中国平安于12月22日晚迅速作出回应。针对财新网的微博,中国平安的官方微博回应道,第一,公司收到的新股东的资料均为正大集团下属子公司;第二,公司管理层不管直接还是间接买卖公司股票均须依法披露。“平安管理层绝对没有参与此事”。
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也立即在自己的微博上作出类似的声明。中国平安品牌部负责人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关报道没有提供详实的证据,不能予以采信。中国平安是被怀疑的一方,举证的责任在对方,而且正大集团如何筹措资金完成收购与平安无关,不能凭空揣测资金来自平安高管。该负责人还表示,平安高管可以在A股市场上购买到便宜的解禁股,没有必要去溢价收购高价的H股。
12月23日晚,肖建华委托律师事务所发表一份言词严厉的律师声明称:肖建华并未参与媒体所述正大集团与汇丰控股关于中国平安的股权交易,为上述交易提供资金更是无从谈起。涉事各商业银行也纷纷表示没有参与其中。
当晚,正大集团也在其官方网站挂出声明,称个别媒体针对正大集团战略入股中国平安做出了严重失实的报道,“四家买方公司为正大集团(国际上又称“泰国卜蜂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且本项目以正大集团有限公司,其股东或其控制的企业的合法资金购买”。正大集团还表示,非常看好平安保险集团的发展,本次重大投资举措,旨在将来与中国平安共同探索与实践在农村金融各领域中适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正大集团官网的中文声明没有说明收购资金来源,但是,正大同时发布的英文声明称:“在与泰国商业银行协商后,正大集团已经签订协议,购买了汇丰银行持有的平安保险约15.57%的股份,约为93.9亿美元,部分资金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的金融支持。”
最坏影响或致后续交易审批延期
安信证券周一发布报告称,财新报道可能影响的是汇丰出售股权的第二部分,因尚须保监会审批,若于2013年2月1日前未得到批准,双方需要续约,否则失效。假如这种情况发生,需要汇丰再次寻找接盘方,进而影响H股股价。安信证券认为,虽然各方的声明一时难辨真伪,但导致双方交易暂停的概率较小,且公司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维持对公司增持的评级。
有关报道也引起了网友的争论。有网友认为,该报道的消息源可能是被拒绝参与交易的某些机构,因为无法参与而向媒体爆料。有些网友认为财新此次的报道缺乏足够的证据,还有网友认为,“一幕大戏刚刚拉开”,期望随着媒体的追踪而水落石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