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08 |
|
主题:前海概念和B转H效应余温扩散 中集集团领涨
前海概念和B转H效应,让中集集团(000039)在A股、H股市场上火了一把。港股今年以政策市行先,中央稍有消息传出都带动相关板块急升,前海概念股自去年年中不时有炒作,近日有消息指深圳当局拟定《土地出让暂行办法》,令多只深圳地产股热炒。中集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再加上B转股市场效应,令该股成为市场上的明星。
前海概念爆发
2013年将是前海启动大规模建设的元年。1月22日,有消息称,深圳市政府将很快审批前海《土地出让暂行办法》等土地政策,并与招商局B(200024)、中集集团和深圳国际(00152.HK)三大地主协商已出让土地营运方案。受此消息刺激,中集集团H股和A股联袂大涨,昨日中集集团A股上涨3.63%,中集H股在周一更是大涨18.25%。
资料显示,前海基建虽然距离完成之时尚远,但已转化成投资概念,在前海的1500万平方米土地中,约27.5%或412万平方米分别由招商局集团、中集集团和深圳国际三大地主拥有,其土地估值均已远高于公司目前市值。
另外,中集集团的大涨与行业数据的回暖有关。根据统计数据,今年以来,BDI(波罗的海运费指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1月份以来,BDI指数探底回升,1月2日,BDI当日报收698点,此后该指标一路上扬,本周还创出了近期的新高838点。短短十几个交易日,BDI上涨的幅度接近20%。
“2011年,国内航运企业大概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这个数字超过了80%。”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在公开媒体上表示,2012年航运企业的生存环境继续恶化,原来没亏损的企业在2012年也出现了亏损的状况,2013年航运业将持续低迷。张守国说:“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关于振兴航运业的‘救助’方案可能会在2013年上半年出台,现在还在征求各方面意见。”
中集B转H带动市场效应
熟悉市场的投资者一定还记得,就在2012年年底,中集集团成功地从B股转到了H股,成为首家转板成功的B股公司,以“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引发了市场对现存的100多家B股公司的无限联想。也正是这种联想造就了市场对“A+B”股的一轮炒作。
中集成功从B股转战H股,在市场上形成了带头效应。此后,万科也推出了B转H股方案,内容与中集模式相似。另外,丽珠A、B股在新年后同时停牌,揭开了2013年B转H的大幕。B股公司的动作,预示着今年将有更多的此类公司将效仿这一模式以盘活B股,使市场充满了想像。
市场的想像在于中集模式示范效应将覆盖更多B股,而这并不是天方夜谭。根据有关媒体报道,德勤于近日发布报告,认为约40家同时于A股市场上市的B股公司可满足港交所的上市要求,2013年可望转换成H股公司。
据了解,目前沪深两市共有107只B股,其中“A+B”股86只,“纯B股”21只。据统计,截至14日最新数据,“A+B”公司中,B股的PB值全部小于A股,相差大的能有4倍之多。另外,2472只A股中,破净股44只(剔除负资产);而107只B股,破净的就有12只(剔除负资产),虽然在中集转板刺激下,B股近日股价普遍高涨,但破净问题依然明显。
估值偏低、成交不活跃等一系列沉疴困扰着许多B股,这也让其中不少成员渐生“逃离”之意。中集集团的成功转板,以及证监会透露出的“转A”希望,下一步恐怕会撩动更多转场者的神经。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