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王生物发力药品阳光集中配送
2013-02-07 18:03:4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海王生物发力药品阳光集中配送

2013年02月07日 15:16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个股行情资金流向机构评级大单统计核心数据个股公告所属板块: 更多>>
医药生物 (1.06%)
制造业 (0.6%)
医疗保健 (1.05%)
更多>>相关个股
亚宝药业 (5.78 7.64%)
福安药业 (21.52 7.17%)
金宇集团 (18.41 6.91%)
誉衡药业 (23.78 5.45%)
瑞普生物 (21.48 5.04%)

  医药分离已是大势所趋,由此带来的政策红利和利益重构空间,让诸多医药流通企业虎视眈眈。地处深圳的海王生物(000078),近年来着力打造“阳光集中配送”这一医药物流商业模式,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三年来,参与合作的规模以上医院超过50家。日前公司刊登公告,称在湖北安陆与黑龙江佳木斯两地再签阳光集中配送新单。

  医药分离催生模式争鸣

  “药品从生产走向患者的供应链条中,商业流通是咽喉要塞,兵家必争。现在,竞争已演变成商业模式的对决,有好的利益分配、好的模式才有机会做大。”圆融方德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冉兰对记者如此表示。

  海王生物过往公告中对“阳光集中配送”有过描述,即以一个市或一个地区为单位,在完全遵循国家相关药品管理制度、价格和医院用药选择权前提下,由一家综合实力最优的医药配送企业完成各医疗机构主体用药的集中配送工作。

  据了解,海王生物“阳光集中配送”于2009年开始推出,适逢医改全面启动,其中《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鼓励地方制订方案,探索降低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

  冉兰认为,集中配送动了过去利益链条上一些灰色利益的蛋糕,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缩减流通环节、高效配送,挤出一部分药价虚高的水分,并以规范的税收、回馈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或直接降低药价等形式,实现政府、医院、患者和厂商之间较好的利益平衡点。

  集中配送势头良好

  三年来,海王生物“阳光集中配送”业务规模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据海王生物相关公告,以最早实施阳光集中配送模式的枣庄银海为例,2010年营收4.3亿元;2011年营收6.5亿元;2012年上半年营收就达4亿元。从实施阳光集中配送模式的地域上看,以山东枣庄为起步,目前已扩展至河南、安徽、湖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加入新模式的规模以上医院超过50家。

  华林证券财富管理中心研发部副总经理胡宇认为,海王生物这一模式,能在过去数年间多个地区成功复制,值得关注。他说,在一个地区的成功发展,可能与在当地的特殊资源背景有关,而好的商业模式的价值,就在于普适性,有被不断复制的可能。胡宇说:“这背后所支持的运营能力,事实上也是有门槛的,新的竞争者要形成这样的能力,需要不短的时间”。

  当然,新模式的推进也面临着市场激烈竞争。医改推进几年,医药流通行业大浪淘沙,完成了数次兼并整合,市场群雄割据,其中包括国药控股(01099.HK)、华润医药、新上药、九州通(600998)等各自牢牢占据自己的领地,同时也通过类似的医院纯销模式延伸商业触角。

  此外,以医院纯销为主的医药商业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资金占用量大,医院回款账期长,这为新模式的批量复制带来挑战。胡宇认为,对于各家医药流通企业来说,等于是要比拼资金管理能力的内功。短期看,要比各家的现金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长期看,则要比各家获取资本市场资金支持的能力。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