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难保 慎购结构性理财产品
2013-03-21 19:18:1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e599
发帖数:2300
回帖数:781
可用积分数:1334550
注册日期:2011-08-24
最后登陆:2021-07-06
主题:银行理财预期收益难保 慎购结构性理财产品

临近季末,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收益率等又开始回升,不少普通投资者也有点“春心荡漾”。而此前多家外资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被曝大幅亏损,而近期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部分中资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出现预期收益率无法兑现的状况。专家和理财人士提醒,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并非“板上钉钉”,实现不了收益甚至亏损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理性配置银行理财产品,尤其是在选购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必须慎之又慎。

  预期收益率“不靠谱”?

  白领小陈称自己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将近3年,“或许是我比较走运吧?我的每一期产品到期,都实现了预期收益率或最高预期收益率。”

  并不是所有普通投资者都能像小陈那么幸运。根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2012年全年及2013年前两个月,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36416款,23793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有130款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而2013年2月到期银行理财产品共计2723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有1537款,其中有16款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1款产品超过最高预期收益率。

  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此前发行的一款“焦点联动系列之黄金表现联动理财计划(看涨)(104035)”,产品挂钩标的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黄金现货上午定盘价。若挂钩黄金的期末价格大于期初价格,产品到期收益率为5.30%,否则到期收益率为3.00%。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对此表示,“投资期间黄金价格有所下跌,使得期末价格低于期初价格,因此该款产品到期收益率仅为3.00%。“

  投资理财勿“头脑发热”

  临近季末,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收益率等也开始回升,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称这应该与月底季末银行又开始“揽存”有关。但对于蠢蠢欲动的“宋倩倩们”,资深理财人士提醒称,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必须头脑清醒,仔细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和投资方向,确认产品的风险评级,选择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切不可盲目跟风投资。而且,在咨询或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结合自身的资产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等做出合理判断,切忌轻信银行或其他信托公司做出的保本保收益承诺。

  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李小晶称,“2012年资本市场一度很差,不少挂钩股票、海外基金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不仅仅是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即使是一直以稳健著称的国有大行今年来也开始爆出理财产品亏损。”另外,她还提醒投资者切勿跟风投资。

  分析人士直言,结构性理财产品可以算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高危区”,普通投资者应谨慎涉足。银行业内人士介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由固定收益证券和以期权为主的衍生金融工具组成,其到期收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收益证券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另一部分是衍生金融合同所带来的收益,投资者是否能够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取决于后者的收益大小。

  另据了解,针对当前理财产品销售说明、风险提示、收益实现等方面存在的信息披露问题,银监会在其2013工作会议上强调,2013年将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严禁误导消费者购买,实行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分账经营、分类管理等措施。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