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股市密码 |
发帖数:4589 |
回帖数:427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注册日期:2008-06-29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南京楼市成交量缩水近四成
南京“限价门”:房价调控上演多方对决(主) 中央政策、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各种力量最终发生正面碰撞 编者按:“目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严峻,毋庸多言。本次市场疲软,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次。”8月1日,全国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举行在沪举行“士兵突击”誓师动员大会,万科某高层在倡议书中做出上述表述。 楼市这一刻,史无前例的焦灼感正在蔓延:房地产业牵动甚广,严防房价大跌以及保护金融系统安全,成为调控不得不走的“平衡木”;地方政府,一面遵照中央宏观调控方针,出台一系列严控政策,一面又通过各种方式“安抚”开发商,试图挽救地方财政;开发商则一面加速优胜劣汰的整合进程,一面仍在大喊“救市”刻不容缓…… 各方的深层博弈首先体现在房价这一焦点之上,各地的土地与商品房供应趋紧、成交萎缩,城市周边区域楼盘价格开始试探性下降;在投资上,来自国际和民间的游资,看空者谨慎出逃地产股,看多者开始低调挺进楼市,尤其是商用物业投资;在资金链上,部分开发商被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逼到绝境…… 自本期开始,上海证券报独家推出“楼市这一刻”大型系列调查,我们尝试从房价、土地、投资、资金链等房地产市场的各个要素环节入手,条分缕析,以全景展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这一历史性时刻,所经历的不同凡响的对撞与变局。 此刻,正在说明什么,又在预示什么?我们期待找到答案。 本期房价样本调查,就从汇集着中央政策、地方调控、开发商等各种力量碰撞的南京“限价门”事件说起。 本报记者 于兵兵 从7月底至今,短短几天时间,南京万科事件成为房地产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也成为地方政府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经典案例。 “先不论南京实行核价制合规与否,南京的房价倒的确是稳定下来了,没有像深圳等城市那样出现大起大落,成交量也下降了三分之一。”南京一家大型开发企业的一位高层表示。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显示,南京房价涨幅由2007年6月份的排名第3位回落到今年4月份的第27位。虽然有开发企业内部统计显示,南京住宅价格基本上稳中有升,江南八区销售价格更有近10%的同比上涨。但市场人士感慨说:“如果没有政府限价,房价可能上涨更多。” 与房价涨幅回落相对应的是商品房成交量的大幅下降。7月21日,南京市新闻发言人夏德智介绍,今年上半年,南京商品房销售大幅下降,其中住宅销售面积降幅高达38.9%,销售额下降34.1%。 分析其中的原因,多位市场人士认可“购房者观望气氛浓厚”的说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