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虎跳峡水电站和滇中引水
|
2013-04-23 12:44:36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虎跳峡水电站和滇中引水
规划报告获得通过 金沙江虎跳峡水利项目将启动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7日05:4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四月六日电(记者纳家骅)云南省常务副省长秦光荣日前在此间透露:国家发改委审查通过云南《金沙江中游河段水电规划报告》,其中,虎跳峡水利枢纽将在近期实施开发。
虎跳峡位于丽江石鼓以东,是金沙江切穿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形成的巨大峡谷。该峡谷全长十五公里,自谷底至江岸山顶高差达三千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两岸如刀削斧劈,谷底狭窄,江水奔腾咆哮,江面仅宽六十至八十米,传说有虎一跃而过,因而得名。该峡谷上下峡口间落差达一百九十六米,是理想的水利电力基地。
秦光荣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经对滇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而虎跳峡水利枢纽为滇中引水最理想的水源,在正常高水位二千零十二米时,总库容可达三百七十八亿立方米,可实现部分自流引水到滇中的目标。如果水位升到二千零三十米以上,则可能实现完全自流到滇中的目的。
他介绍说,虎跳峡电站和水库的开发实施,将为滇中调水工程带来发展机遇。
据了解,滇中包括昆明、曲靖、玉溪、红河、大理、楚雄和丽江,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工农业总产值占三分之二。滇中调水工程完工后,每年可新增供水量二十五点四亿立方米,除可满足昆明、楚雄、大理及沿途各县工业和城市发展需水要求外,还可根据需要调水置换滇池水体,彻底解决滇池污染问题。同时可增加灌溉面积二百零七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一百一十二万亩。(完)
该贴内容于 [2013-04-23 13:03:35]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3-04-23 12:46:31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以上是老闻,看错了。
|
2013-04-23 13:04:18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滇中引水工程
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工程总投资估算680亿元,建设工期10年,年调水量34.2亿立方米,渠首设计流量达每秒145立方米,输水总干渠全长877千米。工程初拟以迪庆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其中玉溪境内输水干渠长89.9千米,涉及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 初拟在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河段单独建取水工程,自流输水到丽江石鼓镇的望城坡,输水工程在石鼓以上需要上延约189公里。同时,考虑包括玉溪市和红河州在内的整个滇中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工程分期建设扩建代价大等因素,拟调整为一次建成本工程的实施方案。根据上述调整,滇中引水工程输水干渠总长877公里,渠首饮水流量及年调水量维持工程规划成果不变,2010年8月6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会议决定,舍弃之前争议较大的虎跳峡取水点,新的水源点位于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金沙江上游河段。“滇中引水”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为已故中国政协副主席张冲考察虎跳峡后提出的设想。此后,云南省于2003年底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签署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拟在滇西北虎跳峡进行水电开发的同时,引水进入滇中地区。 2004年6月,水利部水规总院曾在北京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对滇中调水工程规划任务书进行审查,但未获通过。水利部的意见称:考虑规划基础相对薄弱,建议将部分专题按专项规划列入。云南省政府曾发文称,龙盘水电枢纽工程总库容371亿立方米,装机420万千瓦,是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龙头水库,是“滇中调水”的最佳水源,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防洪工程。 滇中调水再度提速。早在今年4月2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滇中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会议,更改了取水点。会议提出,滇中调水工程不再与金沙江水电开发捆绑,即在金沙江奔子栏至虎跳峡河段,单独修建引水水源工程。会议还把“滇中调水工程”更名为“滇中引水工程”。
|
2013-04-23 13:05:26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滇中引水”工程将开工 规划报告已编制完成 2011年03月05日 2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史广林)“滇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水资源只能维持到2025年-2030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米东生5日在此间向记者透露,目前,《滇中引水工程规划报告》已编制完成,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审查。
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构成的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近60%。滇中城市群处于金沙江、澜沧江、珠江和红河的分水岭上,是云南降水量比较低的地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600-900mm,且蒸发量很大,人均水资源量为1150立方米,仅为云南平均水平的22%。
缺水将会对滇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继而制约云南全省的可持续发展。米东生称,滇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水资源只能维持到2025年-2030年,目前的清水海调水、掌鸠河引水、正在推进落实的牛栏江调水等工程,都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此前当地媒体报道,滇中引水工程总投资估算680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10年,年调水量34.2亿立方米,工程初拟以迪庆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
米东生表示,滇中引水工程将改变云南干旱缺水的局面,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滇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
|
2013-04-23 13:08:09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虎跳峡筑坝陷长期论证 滇中引水工程易址取水 2010-09-03 10:15:0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核心提示:“虎跳峡高坝方案(指龙盘电站,记者注)不建完全有可能的,实际上,这个高坝方案受到广泛的质疑,长江委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中已经没有它,剩下其他三个替代方案。”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在接受采访时称。 21世纪经济报道9月3日报道
中国水电“进”与“退”
编者按:3.8亿千瓦,这是十年后中国水电要达到的装机目标,否则难以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的承诺。而到今年8月底,中国水电装机也仅触及2亿千瓦大关。
不仅是距离目标1.8亿千瓦(约合十个三峡电站)的差距,需面对的另一现实是大型水电站建设周期长,2020年要投产的项目基本都需要在2014年前就开工建设。
更为捉襟见肘的是,在提出如此宏大目标之前的几年,中国水电审批政策全面收紧,导致“十一五”期间常规水电开工严重不足,这势必将影响后续十年投产水电装机容量。据统计,“十一五”计划开工的33座重点水电站仅11座获核准开工,以装机容量计算仅占比27.1%。
尽管目前水电站放松审批的迹象已现,加速上马水电项目也是大势所趋,但困难依旧,水电开发所面临的环境、移民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和争议依然存在,云南虎跳峡多年争议正是其典型一例。
那么,各方力量包括环保部门和水电开发主体如何权衡,合理进退,才能实现水电科学有序规模化开发呢?(徐炜旋)
虎跳峡筑坝争议
湍急的金沙江流经云南丽江石鼓镇长江第一湾之后,忽然掉头北上,从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之间的夹缝中穿过,形成了谷底仅数十米宽的大峡谷——虎跳峡。
近期,随着金安桥水电站通过核准,同处金沙江中游的虎跳峡龙头水库建还是不建?再度撩拨着各方人士的神经。
如不建,是否会影响到下游多级梯级电站的水能开发?如建,龙头水库到底选址何处?
“三个坝址都没有定论。龙盘作为第一级水库,对调蓄、削峰、调洪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国务院也很慎重,最终上不上就看高层的决心。”8月25日,云南省环保厅环评处于洋博士对本报记者说。
“虎跳峡高坝方案(指龙盘电站,记者注)不建完全有可能的,实际上,这个高坝方案受到广泛的质疑,长江委修编的《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中已经没有它,剩下其他三个替代方案。”8月26日,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人梦想了50年之久的“滇中引水”工程已不再和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捆绑。8月6日,云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舍弃此前争议较大的虎跳峡取水点,新水源点上移,由此导致引水总干渠增加近200公里,投资将增加两三百亿元。
滇中引水易址
云南人离“解渴梦”又进了一步。
8月6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会议决定,舍弃之前争议较大的虎跳峡取水点,新的水源点位于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金沙江上游河段。
“滇中引水”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为已故中国政协副主席张冲考察虎跳峡后提出的设想。此后,云南省于2003年底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签署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拟在滇西北虎跳峡进行水电开发的同时,引水进入滇中地区。
滇中地区包括昆明、玉溪、曲靖、大理、红河等州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水。根据规划,滇中地区现状缺水21.8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45.8亿立方米。
2003年,云南省滇中调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但一波三折。
2004年6月,水利部水规总院曾在北京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对滇中调水工程规划任务书进行审查,但未获通过。水利部的意见称:考虑规划基础相对薄弱,建议将部分专题按专项规划列入。
2007年9月,在云南省政协的推动下,滇中调水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云南省政府曾发文称,龙盘水电枢纽工程总库容371亿立方米,装机420万千瓦,是金沙江水电基地建设的龙头水库,是“滇中调水”的最佳水源,是长江流域重要的防洪工程。
然而,取水点虎跳峡,却是争议漩涡。虎跳峡高坝到底建不建,滇中调水和虎跳峡的关系自然也被提及。
“这次水源点改址,是不得已而为之。”8月30日,云南省发改委“滇中引水”办公室有关人士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虎跳峡争议虽大,但云南大旱引水势在必行。
今春百年大旱重伤云南,造成全省800多万人饮水困难。云南水资源总量雄居全国第三,但水利基础设施利用率才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滇中调水再度提速。早在今年4月2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滇中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会议,更改了取水点。会议提出,滇中调水工程不再与金沙江水电开发捆绑,即在金沙江奔子栏至虎跳峡河段,单独修建引水水源工程。会议还把“滇中调水工程”更名为“滇中引水工程”。
“正是考虑到该问题敏感,4个月后才正式宣布该消息。”内部人士称。
水库选址争议
滇中引水已弃虎跳峡另寻水源点,那么,金沙江中游开发的龙头水库——龙盘电站到底建还是不建?
记者致电云南省能源局副局长王勇,其称核准权在国家发改委。但据环保部门人士称,就环保方面都要做深入论证,估计是不会批准了。
实际上,关于金沙江中游龙头水库的选址,经历了多方案比选。
在虎跳峡河段,先是8个坝址的比较。
去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王启国撰文说,根据目前世界筑坝技术水平,大坝只宜坐落在覆盖层上,8个比选坝址的坝高最低为250米水平,修建高土石坝技术要求均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前沿水平,筑坝难度大。
文章称,上下峡口坝址国内施工技术非常成熟,但这两个坝址属于国家著名景观虎跳峡大峡谷地段,目前属国家限制开发区域。
往上游走,石鼓、红岩和上江三个坝址建坝技术难度大,存在渗透及渗透破坏,地震液化等,近期建设存在相当高的工程风险。
而龙盘、塔城和其宗,具备修建当地材料坝的地质地形条件,技术难度略小,是重点坝选。
由此,经国家发改委同意,按照后三个方案开展龙头水库的选址论证,分别由三个研究院独立完成,最终由中国水利水电规划研究总院完成比选编制,并上报国家决策。
记者拿到了一份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的书面发言。
其列表指出,最大坝高其宗最高,达356米,龙盘最低,为276米。水库总库容和发电能力龙盘均最大,分别为386亿立方米和271亿千瓦时。塔城水库总库容最小,为120亿立方米。发电能力上,塔城和其宗差不多,均为180KWh。
由于库容大,王浩认为,龙盘水库的防洪库容可完全满足长江流域防洪要求,而另两个水库选址则不行。
在发电效益上,除了水库自身的发电能力,水库还可对下游电站产生影响。
在增加梯级发电量方面,王浩指出,龙盘多年平均可增加全梯级发电量为521KWh,分别是塔城和其宗方案的1.58倍和1.39倍;在增加下游梯级经济效益方面,龙盘、塔城和其宗每年可增加梯级经济效益168亿元、88亿元和70亿元。
当然,在投资上,由于其宗位于云南迪庆州,处于最上游,比丽江境内建龙盘水库要多投入100亿元左右。
在改善生态环境上,王浩认为,龙盘、塔城和其宗水库调节,都可缓解长江口咸水入侵的影响。
所以,他总结道,金沙江兴建大型控制性水库总体上是利多弊少,建比不建好,大库比小库好,早建比晚建好。
但社会各界却有不同的看法。
在绿家园的网站上,文章《请手下留情:留住虎跳峡、留住长江第一湾》指出,据初步估算,虎跳峡大坝工程将导致近10万人被迫移民。按照虎跳峡高坝方案,现有耕地几乎全部被淹没,精于河谷农耕的移民有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生计环境而处于贫困境地。
除此之外,该文章还指出虎挑峡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对此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王启国也指出,虎跳峡河段属于强地震区或强地震影响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最大的1997年云南丽江7级地震,到2007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128次,其中七级以上地震有2次。
对此,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工程师卢大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风险通过抗震设计是可以规避的,国家现在规定要提高一度设防。如果是8度的地震烈度或者是7度,那要加一度设防的标准。这个在汶川地震以后,水电行业采取了比其他行业更严格的标准。
|
2013-04-23 13:21:35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昆明日报>> 2012年3月21日 >> 滇中引水进入关键阶段 发布时间:2012-03-21
滇中引水前期工作告别历时8年的规划阶段,现已进入立项审批的关键阶段。首席记者赵伟摄
新闻 背景 “滇中引水”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为已故中国政协副主席张冲考察虎跳峡后提出的设想。 此后,云南省于2003年底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签署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拟在滇西北虎跳峡进行水电开发的同时,引水进入滇中地区。 2004年6月,水利部水规总院曾在北京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对滇中调水工程规划任务书进行审查,建议将部分专题按专项规划列入。 2005年全国两会上,云南代表团提出《关于把云南“滇中调水”工程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并编制完成相关引水方案,相关专家开展多轮论证。 2008年7月,云南省政府批复了《滇中调水工程规划报告》明确了龙盘至奔子栏河段为最佳取水河段,由此确立了滇中引水项目立项的国家规划依据。 2010年8月6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会议决定,舍弃之前争议较大的虎跳峡取水点,新的水源点位于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金沙江上游河段,工程名称相应改为“滇中引水工程”。 2011年3月5日,“滇中调水”写入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2012年全国两会上,云南代表团再次呼吁请国家尽快批复滇中引水工程,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开工。 “我每天早上两、三点就要去村子里的水池边等水,不然就没有水喝了。”在昆明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办事处中对龙社区五山居民小组,今年60多岁的李大爷已经这样抹黑取水了好几个月,而有些村民因等不到水,只能辗转到周边村镇买水喝。 五山居民小组的情况只是云南严重旱情的一个缩影,持续三年的干旱已经让云南大地上的老百姓备受煎熬,也让“滇中引水”工程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云南代表团更是再次表达了实施滇中引水工程的迫切性。 滇中地区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发达地区,集中了全省2/5的人口、1/3的粮食产量、2/3的国内生产总值、1/2的农业总产值、4/5的工业总产值和3/5的财政收入,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 然而,由于滇中地区位于长江、珠江、澜沧江和红河四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各流域和自然降水来水时间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12%;加之地形地貌特殊,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以昆明为例,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低于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京津塘”地区,是一个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城市。 水资源严重匮乏将会是制约滇中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滇中调水”工程缓解严峻的缺水形势迫在眉睫。 令人期待的是,目前,滇中引水前期工作已完成工程规划修编、项目建议书报告编制及项目建议书受水区配套工程规划编制。同时,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工程规划获水利部正式批复。滇中引水前期工作告别历时8年的规划阶段,现已进入立项审批的关键阶段。云南代表团也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请求国家继续高度重视加快推进滇中引水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前期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尽早审批项目建议书,帮助实现项目立项,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而真正受惠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红河等滇中地区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在密切配合省级部门完成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余,还主动争取将当地受旱影响严重的地区列入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届时,整个滇中引水工程不仅可有效缓解滇中地区较长时期内的缺水矛盾,改善河道及高原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也将大力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记者缪亚平报道 影响 1 红河 每年增3.5亿方水 目前,红河州饮水缺口高达到4.5亿立方米,至今仍有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红河州水利局领导表示,按照现在供水能力,到2015年,红河州缺水将达到11.88亿立方米,也急切盼着滇中引水工程的早日动工。 红河州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河州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受降雨分布不均、地理地貌各种条件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只有7.69%,人均库容只有229立方米。目前,红河州总共建成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406座,远远满足不了当地的生活生产用水。 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红河工业园区和建水工业园区就缺水3.1亿立方米,同时,缺水还将影响现代化农业、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红河州整个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十二五”期间,红河州将重点实施“兴水十项工程”和“六大保障措施”,兴建一大批水利设施,力争到2015年,全州蓄水库容达到12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19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按照规划,“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新平到蒙自市的主干渠,每年可为红河州带来至少3.5亿立方米外来水资源。而红河州也做好很多方面的准备。 目前,红河州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州水利局牵头组织州水电设计院和县市水勘队等100多名技术人员,对蒙自市等7个县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各类规划现状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编制7县市各水平年的需水预测数据。同时,规划支渠建设,确保“滇中引水”主干渠的水能走进村民的田里。 红河州发改委负责人希望“滇中引水”项目尽快开工。按照规划“滇中引水”只惠及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红河州还希望将北部的弥勒、泸西也纳入到供水范围,增加红河州总配水量。 记者王宗林红河报道 影响 2 楚雄 呼吁四城镇列入受水区 67条河流断流,45座水库和1047个小坝塘干涸,17个集镇所在地、2381个自然村54.8万人、21.15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2012年刚开始,楚雄州就面临着严重的旱情。也正因为干旱的严重影响,楚雄州政府多次“上书”省政府,请求将武定县狮山镇、双柏县妥甸镇、禄丰县广通镇、土官镇列入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 “目前楚雄全州总需水量23.81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0.81亿立方米,缺水量13亿立方米,缺水率为54.6%。”楚雄州水务局滇中引水技术办公室高级工程师上官志毅在谈到水资源开发时无奈地表示,虽然楚雄州已经修建了相当多的水利设施,但全州区域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平均达40%,特别是楚雄市鹿城区重复利用后已高达127%,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40%。 位于金沙江与元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上的楚雄州,95%是山区、半山区,属于西南暖湿气流的大背风坡和东南暖湿气流的水汽衰减地带,为典型的滇中干旱地区。上官志毅表示,楚雄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地区在旱情发生时就缺乏“先天的自然防御能力”。而实施滇中引水工程才是破解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的关键。 上官志毅说,目前楚雄州已经配合省里完成了主干渠选线调查,受水小区水量配置等相关工作,委托设计单位完成了配套干渠规划工作,“滇中引水工程,楚雄已经做好了准备。” 虽然楚雄积极为“滇中引水”工程做好前期准备,但遗憾的是,目前滇中引水工程规划中尚未将武定县城狮山镇、双柏县城妥甸镇、云南禄丰物流中心广通镇、工业园区土官镇四个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城镇列入受水区。 上官志毅介绍,四个城镇目前城市和工业供水就已十分困难,特别是双柏县城妥甸镇城市生活供水限时限量后也仅能供至今年3月,且四个城镇周边均无开发城市供水水源工程的条件,只能依靠滇中引水工程解决城镇缺水问题。 “四个城镇距滇中引水工程主干渠和配套支渠渠尾较近,仅需建设98.3km的支渠,配套工程增加6.17亿元投资就能彻底解决四个城镇的缺水问题。”上官志毅表示,希望省政府能将这四个城镇列入受水区,解除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记者黄凯楚雄报道 相关新闻 军民兴修水利共抗旱 本报讯 记者刘瑞 通讯员吴善崇 刘正纲报道 面对旱情,武警楚雄支队牟定中队全体官兵近期一直在牟定县共和镇茅阳社区兴修水利设施。截至目前,已累计帮助社区开挖水渠420米,建设水窖3口,运送生产生活用水190吨,发放纯净水100余箱,极大地缓解了当地群众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 位于楚雄市牟定县共和镇的茅阳社区共有98户群众,全都是农业人口,主要的经济来源全靠种植烤烟。但是连续三年的大旱造成全县库塘蓄水严重不足,连人畜饮水都难以得到保障,更谈不上农业灌溉了。为此,牟定县政府及时启动“挂村包组”计划,安排中队与茅阳社区结成对子开展“1+1”爱心互助活动。 “1+1”爱心互助活动启动后,中队28名官兵带领技术人员多次深入村民家中问旱情、察旱情,在因地制宜兴修水利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社区群众修缮道路、运水保苗。同时还组建了一支“抗旱送水服务队”,大力实施“解渴”工程,用手提肩扛把“生命之水”送到村民家中。 至目前,该中队官兵已累计为社区群众捐款17800元,发放纯净水100余箱,运送生产生活用水190吨,帮助建设水窖3口,先后为社区修缮了乡村道路3.2公里,开挖水渠420米,以实际行动帮助驻地群众渡过难关。 影响 3 玉溪 干旱也能保用水 截至2月,作为玉溪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红塔、江川、通海、华宁、易门缺水量却达到1.3815亿立方米,蓄水量仅是正常年份的45%,占了全市缺水量的73%。3年连旱,玉溪社会经济发展饱受缺水之苦。按照2011年项目建议书中预测的受水量,滇中引水工程的实施,玉溪5个受水区将分配得到4.1586亿立方米水量,能基本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上世纪以来滇中地区发生的10多次严重干旱,几乎都覆盖了玉溪。截至今年2月,玉溪16座小型水库和149座小坝塘干涸,16条河流断流,杞麓湖、星云湖、抚仙湖水位先后降至最低点,玉溪230万人口生活受威胁。 按照特殊干旱年份计算,玉溪全市每年缺水4.7049亿立方米,占可供水量的40%以上,依靠增加降水等常规措施远不足以弥补。“如果真有了这4亿立方米水,玉溪的缺水情况就能得到根本性缓解”,玉溪市滇中引水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琼笑着说,尽管这只是2011年项目建议书的中间成果,但哪怕这个数字减少一半,也能解决中等干旱年全市的缺水量。 玉溪市常务副市长谢兴荣表示,在“三湖”可用水资源不多的前提下,滇中引水工程的实施,既可有效缓解生产生活供水不足问题,又可兼顾工业用水,将成为解渴玉溪的最好机遇。 如果按照2011年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中的引水量,每年将有6442万立方米清水补充进杞麓湖,相当于增加了近一年的平均入湖水量。同时,大量清水进入受水区,将大大缓解湖泊、水库和河流的来水量不足。届时,河道环境的生态用水量将大大增加,在环节资源型缺水的同时,通过恢复水体功能,缓解水质性缺水的情况。 周琼认为,除了保证受水地区的生活、生产和农业用水,滇中引水工程对于玉溪的另一个意义在于生态补水,“比如,杞麓湖如果能够复清,通海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将得到极大缓解。从根本上来说,生态补水对于玉溪水资源紧缺情况的缓解不仅治了标,更治了本。” 记者蔡钧玉溪报道 曲靖 旱情致工业产值下滑20亿 曲靖市是珠江的发源地,然而连续三年持续干旱,使原来奔流的源头水,如今只剩地下水。在旱情最严重的曲靖市会泽县和其他山区、半山区的地方,像蚕豆、小麦等农作物基本上都绝收了,很多群众要翻山越岭到几公里外的水源地去背水吃。目前,持续的旱情已造成曲靖全市70多万人和5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造成了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同时缺水造成了全市工业产值减少了20亿元。 “滇中引水工程对曲靖影响不是很大。”曲靖市水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滇中引水工程并未直接途径曲靖境内。惠及滇中30个区域的滇中引水工程,曲靖与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红河州和丽江市等7个州市同为规划区域。但在工程规划确定滇中引水工程32个受水区中,直接受水区为大理7个、丽江1个、楚雄7个、昆明7个、玉溪4个、红河4个,间接受水区2个,即嵩明嵩阳、官渡小哨;补水湖泊3个,即滇池、杞麓湖、异龙湖,曲靖并不在其中。 他认为,由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构成的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地处金沙江、澜沧江、珠江和红河的分水岭上,是云南降水量比较低的地区,滇中引水工程通水后,或许能缓解牛栏江向滇池补水的压力。 记者朱勋航曲靖报道 相关新闻 开发区将投3.8亿保生产用水 本报讯 记者缪亚平 通讯员唐馨报道 面对严峻干旱形势,曲靖开发区通过财政拨款、借、贷等方式预计投资3.8亿,采取应急供水与长远“解渴”双结合的方式,全力投入引水抗旱工程建设。 2011年9月,为保障驰宏公司、双友钢铁公司尽快供水复产,曲靖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及时论证启动了从西城污水处理厂铺设管道,引达标中水至两家企业的抗旱救灾引水工程,投资1400万元,铺设新的供水管网10余公里,仅用用20天时间快速建成了驰宏公司应急供水管网,保证了驰宏公司去年10月底恢复生产。 同时,为长远解决开发区工业用水及曲靖中心城区生活用水问题,曲靖开发区根据市政府及开发区抗旱引水相关专题会议要求,将独木水库作为开发区(含南海子工业园区)的片区用水水源地,迅速启动实施开发区独木水库供水工程。 独木水库供水工程利用现有独木水库至三水厂供水管线引水,管线总长69公里,供开发区工业用水,并确保每年不少于2500万立方的供水能力;从水城水库建管引水至三水厂,供中心城区城市用水;从三水厂前建管延伸至弥陀寺泵站后分两条线,一条引水至南海子高位水池,解决南海子工业园区目前急需供水问题。另一条管线引水至西片区,供西片区用水,两条线供水规模大约每天6.6万方。另外,从两江口污水处理厂至弥陀寺泵站应急管线,从西城污水处理厂引水至驰宏公司及西城工业园区供水管线。整个供水工程总投资3.8亿元左右。该工程建成后,预计可满足开发区南海子、西片区未来5-10年的发展用水。 目前,曲靖开发区先行启动的从两江口污水处理厂引水至弥陀寺泵站的管网工程进展顺利,意在解决当前多晶硅、西片区驰宏公司及其他大中型企业的工业用水,预计三月底可建成使用。 2015年 昆明总库容要超30亿方 “十一五”期间,昆明市相继建成东川坝塘中型水库,晋宁益州、打黑二库,嵩明麻箐、虎头坡,寻甸摩罗河,富民兴贡,东川野牛等7座小(一)型水库,新增蓄水库容3162.5万立方米。到2010年末,全市已建水库807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20座,小(一)型126座,小(二)型658座,总库容26.46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6.41亿立方米。 随着昆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小康社会的推进,昆明城乡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昆明市水务局相关人员表示,云南省实施“兴水强滇”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重要政策,这为全面推进水利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昆明市“十二五”时期将围绕兴农田水利强农业基础、治江河湖库防水旱灾害、优水源配置保供水安全、严管理制度促合理利用等工作重点,稳步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水资源配置供水能力、水环境生态建设能力和水务综合管理与服务能力。 力争到2015年,水利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全市新增总库容3.66亿立方米,新增可调配水量5.58亿立方米,总库容达到30.16亿立方米,可调配水量达到20.28亿立方米,基本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记者缪亚平报道 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滇中城市群新闻工作站新闻热线 曲靖站 18987409915 楚雄站 18987822575 玉溪站 18987720962 红河站 13608833250
|
2013-04-23 13:26:54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JD |
发帖数:2153 |
回帖数:7696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注册日期:2008-09-04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滇中引水十年叩关 2013年04月08日 10:3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2月底,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海文达即对43名驻滇全国政协委员进行沟通交流,表示急需各位委员帮助呼吁和反映的重大事项有两方面,头一个就是滇中引水工程项目立项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康正、傅天明 | 昆明、武汉报道
2013年全国两会上,云南团提交了《关于加强云南省抗旱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案。该案正式披露的“滇中引水工程”新近进展为: “2011年,水利部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规划》,启动了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程序。2012年12月,水利部将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函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目前,中咨公司正在对项目建议书进行咨询、评估。” 这一消息,意味着“滇中引水”工程经过十年闯关,终于抵近国务院立项审查阶段。 云南省发改委下设的“滇中引水”办公室(下称“引水办”)态度谨慎。3月11日,该办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工程并未动工,云南仍埋头于“滇中引水”前期工作,此前已数度拒绝媒体采访。 这项投资估算近700亿元的公共工程,经过十年的波折走到今天,前路依然未明。 滇中调水首审遇挫 10年前的全国两会上,云南团已开始谋求“滇中调水”工程闯关。 据《云南日报》报道:“2003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云南团代表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汇报了滇中调水工程情况,温总理要求,切实做好工程前期工作,水利部将工程规划列为重大水利前期工作项目,给予了前期工作经费支持。” 2003年12月21日,云南省滇中调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小组办公室与长江委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滇中调水工程规划》合同。这被视为滇中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10年后的今天,“滇中调水”已更名为“滇中引水”。 在2003年正式启动工程前期工作之前,上世纪50年代,已有云南籍官员张冲首提滇中调水设想,这一设想伴他近30年,在云南广为人知。 张冲系抗战名将,1945年赴延安,两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云南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0年于北京逝世后,将骨灰洒于金沙江虎跳峡峡谷---其滇中调水思路,起点就在虎跳峡。 张冲曾9次考察虎跳峡,提出了“引金(金沙江)入滇,五湖通航”设想,后人梳理其开发利用金沙江的一整套思路,发现他有水利、水电、通航多方面考量。 张冲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中央的积极回应。1960年,国务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完成的《金沙江流域规划意见书》中,明确滇中调水是金沙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之一。 张冲逝世后,1986年,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规划成果中又指出,“滇池流域的缺水问题已到了必须从外流域调水补充昆明城乡生活和工农业需水的地步。” 1990年,国务院批准、由长江委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修订)》中,进一步明确了向滇中调水是金沙江综合利用任务之一。这相当于对30年前滇中调水主张的再次重申。 2003年滇中调水项目前期工作正式启动时,云南省始设“滇中调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作为项目法人主体存在,意味着“滇中调水”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思想启蒙,进到工程操作阶段。 但项目开局并不顺利。有媒体披露,2004年6月14~15日,水利部水规总院曾在北京组织有关领导及专家对滇中调水工程规划任务书进行审查,未获通过。 参与该工程设计的长江设计院规划处总工程师刘子慧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4年那次并非审查,仅是征求意见,“总院和水利部没有批任务书的权力,提交第一份正式报告是在2008年。” 质疑、连旱下的滇中引水 2004年以后,云南方面对滇中调水时有推动,但动静不大。2007年9月,云南省政协利用“云南企业家论坛”平台,在昆明召开“滇中调水恳谈会”,使滇中调水再次进入公共视线。 此间,云南省政府适时公开了滇中调水的数个取水方案,却引发一波又一波公众质疑。其中,从金沙江虎跳峡取水的方案备受批评。 观察这一轮舆论质疑,焦点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虎跳峡人文自然环境考量的环保派,这当中既有专家、官员,也有民间环保人士和普通市民,声势最为激烈。 二是对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提出怀疑,对工程安全、大坝安全均有不同程度担忧。其中,对于“引金(金沙江)入滇(池)”,再将滇池污水回灌金沙江的设计,媒体直批其危及长江中下游两岸数亿人用水安全。 对于这一轮质疑,云南用了3年时间才勉强脱身。2010年8月6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前期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决定舍弃之前争议较大的虎跳峡取水点,改为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镇的金沙江上游河段。 滇中调水正是从这时候起改为滇中引水,在这一更动背后,由于取水点上移,由此使引水总干渠增加近200公里,滇中引水工程由原计划的约500亿元投资扩大至约700亿元投资。 云南之所以在2010年再提滇中引水,一定程度上缘于这年春天百年不遇的大旱灾。2009年末至2010年春,中国南方大旱,云南灾情尤重,全省有800多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据媒体披露,当年4月2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滇中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会议,更改了取水点,但“考虑到该问题敏感,4个月后才正式宣布该消息”。 2011年,云南连旱,当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锁定水利,这让滇中引水工程的前景开始柳暗花明。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快推进云南滇中调水等调水工程前期工作”一句话,写进了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同年,水利部批复了《滇中引水工程规划》,启动了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程序。 2012年,云南再旱。12月,水利部将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函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至此,云南已将滇中引水推至国务院立项审查阶段。 今年全国两会,云南团再提交《关于加强云南省抗旱减灾能力建设的建议》,吁请“国家有关部委帮助推动滇中引水前期工作,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发挥效益”。 立项审查未知数 十年来,云南在滇中引水项目上执著推进。其间,也通过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于全国两会之际呼吁,争取中央部委放行。 今年全国两会之前,2月底,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海文达即对43名驻滇全国政协委员进行沟通交流,表示急需各位委员帮助呼吁和反映的重大事项有两方面,头一个就是滇中引水工程的项目立项。 《瞭望东方周刊》从刘子慧处获悉,对于水利工程,通常情况下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批复,即意味着“整个建设盘子已经提到建设日程上来了,如果到了‘可性行研究’阶段,就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刘子慧解释,目前,滇中引水正在进行项目建议书审批,现在已经通过了水利部批复,如果国家发改委批准就能够立项了。 “我们在报批期间,同步也在做可行性研究,云南省希望一旦国家发改委同意项目建议书,能迅速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整个批准了,就说明到了实施阶段。” 对于目前项目抵达国家发改委阶段,刘子慧介绍,发改委会找专门评估机构,对项目必要性、技术合理性、经济可行性等给予综合评估,再判断是否要批,“目前来看,已经组建了评估机构并开始进入了评估阶段。”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