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300亿国开债热销 难改市场谨慎气氛
2008-08-07 16:49:3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stock2008
发帖数:26742
回帖数:4299
可用积分数:25784618
注册日期:2008-04-13
最后登陆:2020-05-10
主题:300亿国开债热销 难改市场谨慎气氛

 8月6日,国家开发银行招标发行今年第14期金融债券,发行总量200亿元;招标结束后,发行人有权追加发行总量不超过100亿元的当期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债券以3+7形式发行,前3年是以中标利率为票面利率的固息债券,3年后投资人有权按照面值售回给发行人,而如果选择不回售,则可以以票面利率加75基点形式继续持有该债券。

  此前第13期国开行5年期固息金融债,招标倍数仅为1.11倍,显示市场需求较淡。因此多家机构都预期本次国开行债券中标利率将维持在4.8%的市场水平上。

  但招标结果超出了预期。包括首场招标和追加发行在内,本次国开债招标总量为267.7亿元(另外32.3亿元为基本承销部分),有效投标总量达到830.6亿元,认购倍数为3.1倍;最终票面利率为4.75%。

  发行结果超预期

  对于认购倍数的放大,兴业银行(601166)资金营运中心研究处徐寒飞有些意外。他认为,这可能跟信贷额度放松有关,“资金面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缓解,机构可以稍微拿一些期限较长的债券”。

  交易员则将“可选择权”视为刺激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加75个BP”的可选择权,令本期国开债非常具有吸引力。“机构更为看重它作为十年期债券的投资价值。”8月6日,一位上市银行交易员直言,该行也配置了一定数量的本期国开债。而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分析师也认同这一观点。

  富滇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唐定认为,对于机构来说,目前3年期金融债需求相对较好,而按照上一期3年金融债4.8%的收益率计算,只要三年后7年期金融债的收益率低于5.55%,投资者即可获利;“因此,我们认为,本期债券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徐寒飞指出,当前3年期金债利率为4.82%,10年期金债利率为5.19%,价差为37个基点,隐含7年远期利率为5.35%,与当前3年期利率价差为53基点,该利差小于发行人的75基点定价。

  当然,可选择权也是一柄双刃剑。

  前述上市银行交易员表示,由于含有可选择权,机构只能将本期国开债放入交易类和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而不能放入持有到期类账户,这将影响以配置需求为主的机构投资热情。由于可选择权的存在,也会降低债券的流动性。

  同时,可选择权的存在也将拉低债券收益率。“可选择权将对收益率约有2至3个BP的影响。”上述城商行交易员说。

  银行保险仍谨慎

  以本期国开债的认购额进行排名,中信证券(600030)、招商银行(600036)、国海证券位列三甲。前十家认购机构中,券商占据4席,全国性商业银行占据2席,城商行拿下4席。

大行的投标热情显然不高。虽然基本承销额居前,但建行、中行的中标额低于多家城商行;而工行、农行除基本承销部分外,甚至没有中标。

  由于机构的认购额中含有代理部分,如多位交易员反映,在券商接受的委托中包括基金、大型银行和保险等机构。所以,无法判定各家机构的实际投资情况。

  但一位交易员表示,今年上半年,保险机构对债市的投资是持平的,基本没有增加。债市的新增资金主要来自于基金;“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可能产业基金的吸引力更大”,债券市场疲软与很大部分的保险资金没有入市有着一定的关联。

  “主力需求没有起来,分析机构也一直比较谨慎。现在每家机构的观点都是再等等看,一看再看。”前述上市银行交易员坦言,而且在目前的分析中,还有一个因素被忽视了——因为资本市场持续低迷,资金从股市撤出,由第三方存款账户转到一般的存款账户,大型银行手中的同业存款持续转化为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

  “同业存款是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的,而在转为储蓄和对公存款后,需要缴纳准备金,这将影响大行投资债券市场的能力。”这位交易员表示,今年以来,这种影响是持续的,且比较大。
“大行和保险对整个市场的心态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因为小银行的配置需求很有限,而交易类操作是跟着大行走。”这位交易员直言。

  多位债市交易员都认为是目前的市场只能用“谨慎”来形容。“等着看本周五的20年期(国)债吧!”前述保险机构分析师如是说。

  前述上市银行交易员认为,如果周五的20年期国债认购活跃,则代表市场对后市比较乐观;否则,“就代表市场需求还没出来,对市场的看法还没有统一”。

  “对于10年期以内的品种,如果票息较高,银行还有配置需求;而20年期的债券收益类曲线比较平坦,我们不会拿这种债券。”一位银行交易员直言。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