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观察]中金岭南净利续降 海外扩张势头不减
9月3日讯 在当下全球经济复杂动荡、大宗金属商品市场走势低迷之际,中金岭南(7.33, 0.00, 0.00%)(000060)再次出手7亿元收购海外资产,其合理性值得怀疑。
溢价六成收购资产
中金岭南昨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金岭南(香港)矿业拟全面协议收购澳大利亚佩利雅有限公司(简称“佩利雅”)剩余股权,总计约3.67亿股,收购价格0.35澳元/股,投资金额约7.06亿元。
资料显示,佩利雅是一家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探矿和采矿的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12年生产铅锌精矿含铅锌金属量13.1万吨,精矿含银59.82吨,铜精矿含铜金属量1.15万吨,黄金金属量433公斤。
这是近年来,中金岭南进行的第三次海外收购。2009年初,中金岭南(香港)矿业以接受定向增发方式,花费2亿元获得佩利雅50.1%股权。经过两次配股,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持股比例为53.37%。
2010年,公司利用佩利雅的海外平台,斥资12亿元,溢价三成收购加拿大全球星矿业公司。
而此次收购佩利雅,中金岭南更是给出了六成的溢价。公告显示,公司拟以0.35澳元/股实施全面协议收购。这一收购价格与澳交所2013年8月30日佩利雅股票的收盘价0.22澳元/股相比,有59%的溢价;与过去12个月的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格0.214澳元/股相比,则溢价64%。
海外资产收益逐年下滑
然而,中金岭南 “砸重金”买入的矿业资产,并没能为其带来高收益,反而有点“消化不良”的症状。
自2010年起,中金岭南净利润持续大幅下滑。数据显示,公司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依次为70.68%、34.48%、-54.48%。同期,佩利雅的净利润也逐年下降,2013年上半年,还出现1962万澳元的亏损。
财务数据显示,2010年-2012年,佩利雅的净利润依次为4.74亿元、2.65亿元、1.82亿元,按照当期中金岭南的持股比例计算,这三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为2.46亿元、1.41亿元和9713万元。
此外,自2011年以来,佩利雅不仅在销售收入、净利润方面出现下滑,负债额也不断攀升。截止2013年6月30日,其负债总额达3.74亿澳元,较2011年末上升30%以上。而佩利雅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0%,2012年跌至7%,低于中金岭南同期19%和8%的净资产收益率。
短期资金压力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3年6月30日,中金岭南的货币资金为10.86亿元。尽管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支付本次收购对价,但无疑会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
同时,上半年末中金岭南短期借款余额为35.87亿元,比期初增加32.71%;长期借款余额为6.56亿元,比期初增加18.95%,在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偏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不能如期偿还债务的风险可能大幅增加。
如此看来,公司在此时溢价六成收购似乎并不十分优质的资产,其行为是否“明智”尚有待考量。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