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haorenla |
发帖数:5383 |
回帖数:548 |
可用积分数:100060 |
注册日期:2008-07-04 |
最后登陆:2010-11-18 |
|
主题:银行QDII收益逆转 打新收益低至1.6%
随着8月份A股大小非解禁高潮的到来,市场情况很不明朗,届时FOF产品收益可能再度下滑
深陷收益亏损泥沼的不仅是那些大举与股票挂钩的结构性产品,更有一大批QDII产品和基金优选FOF产品。此外,去年一度风靡银行理财市场的打新股产品,如今已彻底被边缘化。
表现最好的QDII收益逆转
农业银行发行了9款不同币种的QDII产品。在本报5月份的专题报道中,农业银行的QDII收益水平是所有银行中最高的,平均收益为1.005,中资银行中仅农业银行的QDII平均值未出现亏损。但截至8月13日,9款QDII产品的平均净值为0.947。其中仅3款未跌破面值,其余6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净值最低的产品仅0.7247,亏损27.5%。
而在5月底,农业银行表现最好的3款QDII产品净值分别为1.2756和1.1567。截至8月13日,这三款产品的净值已降至1.2304和1.1039,下跌幅度达3.5%和4.5%,就当前QDII的表现来说,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抗跌性。就农业银行QDII当前的收益水平,仍属领头羊。
部分银行QDII亏损37.6%
与农业银行相比,其他的中资银行远没有这么幸运。
截至8月13日,招商银行(21.99,0.38,1.76%,)发行的7款QDII产品继续全部亏损,平均亏损额高达23.58%。其中,有4款产品亏损率在30%以上。链接“景顺中国”基金的QDII亏损最严重,亏损率高达37.6%。
这还未包括产品存续期内美元贬值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招行内部人士表示:“自2007年9月25日招行第一只QDII产品,至今年7月底,美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幅度为-8.98%。”如果照此计算,这些QDII产品亏损率还要攀升。
QDII亏损较为严重的中资银行产品为民生银行(5.68,0.08,1.43%,)QDII三期“港基直通车”产品。根据民生银行7月31日发布的收益公告,该产品投资标的霸菱香港中国(欧元)基金净值为519.44,产品净值仅为成立期初的52.77%,已下跌将近一半。这款产品是屡遭媒体曝光的产品,在今年上半年曾面临清盘危机,遭到投资者的热议。产品直到现在仍未恢复元气。
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同样不容乐观。拿汇丰银行为例,其发行的QDII产品占据外资银行一半以上江山。但截至8月13日为止,汇丰银行发行的20款开放式海外基金,仅3款保持微弱盈利状态。其余27款海外基金,自从理财产品成立以来,跌幅从2%至38%不等,共有10款海外基金跌幅在10%以上。
打新股产品年收益低至1.6%
去年红极一时的打新股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看不到任何投资吸引力。近期发行的打新股产品,按照年化收益来计算还不到3%,与信托贷款类和债券类理财产品相比,差距相当明显。
招商银行自去年10月份至今年6月份以来,共发行了12期新股申购产品,发行日期越靠后,收益率越低。去年10月份发行的新股申购第12期产品,截至7月底年化收益9.6%。其后发行的新股申购产品年化收益逐渐猛降到2%-4.5%之间。今年6月份发行的新股申购第22期,年化收益率已低至1.6%。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招行在去年9月份之前发行的新股申购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15%以上,甚至20%。“但这种盛况已经不复存在,由于A股惨淡,IPO的速度越来越慢,甚至一段时间从未发行新股,且股价估值越来越低,股票破发情况增多,A股市场走势远不明朗,打新股产品的风险自然越来越大。”某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鉴于打新市场如同鸡肋,目前,新股申购产品已几乎为中资银行所抛弃,招商银行(21.99,0.38,1.76%,吧)从今年6月份之后,再没有一只打新股产品发行,工商银行(4.71,0.01,0.21%,)自今年3月份之后也未发行打新股产品。建设银行(5.39,-0.02,-0.37%,)发行的单只打新股产品,自6月份以后也未再申购新股。
大小非解禁,FOF收益或再下滑
噩耗还波及到去年以来受到银行追捧的基金优选(FOF)产品上。
深圳发展银行的4款FOF产品中,仅“腾越计划4号”微盈0.99%(截至8月5日),而“鸿运计划”3款FOF产品,截至7月中旬公布的净值,亏损率在18.7%-35.3%之间。
招商银行发行的5款FOF产品中,截至7月底,“中投策略”已亏损37.5%,仅“添富增利二期”获得0.48%的微弱收益。其余3款亏损在19%-31%之间。
民生银行(5.68,0.08,1.43%)的FOF亏损20%。中信银行(5.18,0.14,2.78%)发行的10款基金计划产品中,6款不同程度亏损,但亏损均在10%之内,每万份累计净亏损在100元-1200元之间,在所有中资银行中表现最好。
多家银行在7月份安慰投资者,认为CPI会持续回落,奥运会带来一波行情。但截至发稿时,A股已滑落至2400点上下,市场一片惨绿,因此银行业内多位人士告诉记者,随着8月份A股大小非解禁高潮到来,市场情况很不明朗,届时FOF产品收益可能再度下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明天涨停 |
发帖数:20129 |
回帖数:1193 |
可用积分数:98351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10-12-27 |
|
汇丰银行目前QDII理财产品高达142款,但实现正收益的仅7款,亏损率高达95%;中资银行QDII产品9成亏损。 汇丰QDII:最大输家 汇丰银行是目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理财产品运行款数最多的一家,高达142款,但实现正收益的仅7款,亏损率高达95%。外资银行跌幅超过20%的70款产品中,就有65款是汇丰银行的,并且有4款跌幅超过40%。 首先来看看汇丰银行的“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挂钩(IPFD0029)”QDII产品。它是汇丰银行“海外基金挂钩结构性票据”QDII系列122款产品中的一款,7月29日该产品最新公布的收益率为-42.92%。它投资起始日为2007年11月2日,投资期限为2年。该产品募集的资金投资于英国汇丰银行发行并挂钩海外公募基金的结构性票据,挂钩基金为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此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以及在台湾注册成立或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或在台湾有相当大比重的资产或其他权益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汇丰银行“海外基金挂钩结构性票据” QDII系列的122款产品中仅有3款收益为正,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亏损的,近98%的亏损面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并且其中有62款产品的亏损超过20%。该系列QDII产品的运行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但收益相当差,表现最好的产品的收益率仅为1.68%,可以说汇丰银行是银行系QDII产品的最大输家。 业内专家指出,身为国际知名银行,拥有成熟的市场运行机制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给出这样的“成绩单”,让人寒心。那么,原因究竟在于海外市场的低迷,还是银行产品自身的问题? 中资行QDII: 9成亏损 民生银行(600016行情,爱股,资讯)QDII三期“港基直通车”自2007年10月31日成立后,到今年6月30日净值只有原来的51.63%。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计算民生银行QDII三期的年化收益率达到惊人的-72.36%。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银行理财团队负责人李要深说,按规定,银行QDII投资股票有50%的投资上限,与基金相比应该较为稳健,民生银行基本上把能亏的都亏了。 据悉,截至7月31号,9成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处于亏损状态。具体来说,正在运行的190款QDII产品中,仅有20款产品收益为正,有170款产品跌破面值。其中37款中资银行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仅有5款,亏损超过20%的QDII产品有17款之多。外资银行正在运行的153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有15款,另138款均跌破面值。 中资行QDII产品中有2款产品亏损超过30%,均为招商银行(600036行情,爱股,资讯)旗下产品。据悉,招商银行旗下7款QDII理财产品目前全部亏损,其中“金葵花”QDII系列之“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链接理财计划产品亏损了32.05%,为中资银行亏损最严重的QDII理财产品。 “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链接理财计划,采用开放式设计,投资于境外公募股票型基金。具体来说,是将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全额转换成美元,投资于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A类。 据悉,招商银行目前正在运行的QDII理财产品共有7款,产品数仅次于农业银行的11款。招商银行与农业银行同为QDII理财市场的“大户”,但两家银行的表现却不一样。招商银行全部7款QDII产品均亏损,平均亏损20.42%,其中有3款产品亏损超过20%,亏损最严重的达32.05%;农业银行有4款产品收益为正,7款产品亏损,11款产品平均亏损2.57%,其中有3款产品收益超过10%,亏损最严重的为25.01%。另外,农业银行有一款产品长期以来表现稳居所有QDII产品首位。 招商银行的QDII产品中,除“金葵花”海外寻宝系列之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理财计划的运行时间不足6个月外,其余6款产品的投资期均在6个月以上,而这部分6个月期以上产品的平均亏损达23.17%。 业内人士认为,招商银行QDII理财产品的总体收益表现让人失望,充分暴露出其投资管理人在海外投资领域理财能力的不足之处。 我们同时看到,尽管大部分银行QDII战绩不佳,但仍然有部分产品“鹤立鸡群”。 中国农业银行“汇利丰?金土地1号”(农产品(000061行情,爱股,资讯)挂钩型)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达到23.89%,与表现最差的民生银行的QDII三期港基直通车-72.36%的年化收益率相比,年化收益率高出近96个百分点。 投资标的决定业绩 从相关数字来看,不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QDII产品业绩都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我们来看看7月份的数字。 先看7月15日的统计,60款产品当中,中资银行QDII产品收益最高的为25.27%,最差的则是-31.97%。外资银行收益最高的产品达到了12.35%,最差的为-29.84%。截至7月17日,9成银行系QDII产品跌破面值,但仍有产品年化收益率达23.89%。 谈到银行系QDII产品业绩不佳,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首先,投资标的的不同是银行系QDII的“成绩单”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其次,不同银行QDII产品由于运行时间的长短不一,受到的市场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运行时间短,QDII的表现就较好。目前运行期在3个月以内的2款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1.68%,运行期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的15款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84%,而运行期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产品有159款,其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92%。 据报道,表现最好的农业银行某款产品,除了投资票据外,还投资于国际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豆和玉米的期货价格,这些产品在今年都有一个较大的上涨过程。而表现最差的某银行产品主要投资于境外的股票型基金,受到国际股市调整影响,产品收益出现了大幅波动。 不妨来看看2007年首批发行QDII的3家中资大银行的业界表现。中国银行(601988行情,爱股,资讯)的中银稳健增长 (R)和中银新兴市场(R),上半年的跌幅分别为17.46%、17.86%;工商银行(601398行情,爱股,资讯)QDII——“东方之珠1期”下跌约19%;建设银行(601939行情,爱股,资讯)“海盈1号”6月30日的单位净值为0.8621元,较去年12月31日的1.0168元缩水15.21%。从建行“海盈1号”的3月份投资来看,其所持的股票基金在大中华、澳洲、韩国的资产占比分别为22.0%、19.2%、5.0%。反观跌幅较大的QDII基金,不仅股票持仓比例偏高,而且过度集中投资在香港市场。 若把中资行与外资行相比,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也不乏亏损40%、50%的,但是也有一批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产品。而且业内专家认为,外资QDII产品一般时间较长,没有设止损线,也就是说还有翻盘的机会。但中资银行QDII一般期限都较短,亏了就亏了,没法翻本。 银行QDII整体发行放缓 还买不买? 目前,大多数银行QDII产品亏损,发行明显减速。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银行理财团队负责人李要深介绍说,亏损让中资银行发行QDII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今年以来,除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等少数几只外,中资银行QDII产品几近绝迹。 外资银行的QDII产品发行数目虽然也有所缩水,却仍然持续不断。近期,渣打银行发行了4款QDII理财产品,分别为“开放式结构性投资瑞银彭博固定期限农产品超额回报指数挂钩”产品人民币款和美元款,以及“开放式结构性投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挂钩”产品人民币款和美元款。据悉,该4款QDII理财产品设计方式大致相同,投资期均为5年,投资者可每周申购或赎回该产品。 据悉,“开放式结构性投资瑞银彭博固定期限农产品超额回报指数挂钩”产品收益与瑞银彭博固定期限农产品超额回报指数挂钩,瑞银彭博固定期限农产品超额回报指数跟踪一系列农产品期货表现,主要包括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小麦、大豆、糖等农产品期货。 尽管银行QDII大面积亏损,但作为一个资产的组合部分,具备良好的资产配置性能。这是因为,各经济体的周期并不完全同步,QDII的投资机会始终存在,其业绩表现主要看QDII的投资标的。譬如,去年QDII若投资于商品基金,到现在都可以翻番了。如何把握资产轮动及区域经济轮动,对QDII来说最为重要。 光大银行总行财富管理中心专家刘延说,今年三、四季度可适当参与QDII投资。他认为,在通胀形势明朗前,投资商品QDII值得关注;通胀形势明朗后,股市将会有机会。下半年,资金可能大量离开新兴市场,美股相对有机会。
|